不久前,我带着两名同志前往浙江考察市场,发现浙江市场发展太快了。义乌市场比江宁金宝市场大二、三十倍。其它市场,如中国轻纺城、中国领带城、中国灯具城、中国小五金城、四季青服装城等,都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面对此景,感慨万千,思绪连翩。经过反复思考,我突然产生异想,口出狂言:“三号路应该叫金宝市场,江宁商城应改叫金宝商城”!
一个城市活不活,富不富,市场办得如何是至关重要的。江宁历史上虽然商贾不活跃,但是经过努力,这个局面是可以改变的。把江宁变为南京市附城、南门口,加强市场建设,与南京早日连成网,构成片,这就不存在历史活跃不活跃的问题了。金宝市场虽然是“人造市场”,但通过努力,办得初具规模已说明了很多问题。可惜,金宝市场太小了。当初16000平方米在江宁地区算大了,现在看来16万平方米也不算大。怎么办?金宝市场要发展,南面有三号路,北面有上元小学,东面有乐超,西面有电机厂,自身搞不起来,只有看政府高级决策者的态度了。
决策者的素质与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当初“春兰”一出
注:远近闻名的金宝市场位于江宁县城主干道—金箔大道的偏东头,江宁商城位于偏西头,1.5公里的大道两旁,排列着千余家工厂商号。金箔集团总部及其数十家分厂、酒楼、公园、商号散座其间。江宁商城是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兼营小商品市场、灯具市场的开发园区。
来,南京冷冻机厂的上司、决策者们对此“不屑一顾”。结果泰州决策者们“慧眼”识宝,一下子抢过去,变成今天的几百亿大规模企业。轻纺城刚出现,几家几户,几条街,决策者们边分析边研究边决策,将整个轲桥镇都改成“中国轻纺城”,如今成为全国轻纺之源。江宁金箔这个世界闻名产品,谁来“决策”?“金宝市场”这个南京已颇有名声的市场,谁来“决策”?当然靠政府来决策。
现在我们来个假设:如果把三号路改成金宝市场,结果会怎样?如果把江宁商城改成“金宝商城”,结果会怎样呢?金宝市场目前的现状已经有了一定的势头。如果连江宁商城加在一起,那样结果会怎样呢?武汉汉正街就是这样搞的;浙江四季青就是这样办的,效果不得了!
政府主要任务就是决策,就是按系统工程来统一设计、规划,不要直接办市场。而象金宝市场这样,不要政府投资,又办得生气蓬勃的市场,政府为什么不能“决策”一下,给予扩大呢?!如果三号马路叫金宝市场,马路两边商场林立、车水马龙;江宁商城改叫金宝商城,从头到尾,按地段分类规划,形成规模;东头有金宝市场,西头有金宝商城,统一规划布局。政府再在政策上给予相对扶持,要不了两三年,繁华昌盛的东山镇将是另一番景象。
(1996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