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把我的观点“推销”给他
企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善于把“我”的观点“推销”给“他”,用抓经济跑市场的观念去做人的工作。
——1992.11.13
人人都要做思想政治工作
书记不脱离经济工作,厂长不忘思想政治工作,党、政、工、团、妇全力以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将企业非生产性机构配备得象政府机构那样是不必要的。思想政治工作决不能单靠哪一个部门来做,也决不能单靠哪个人来做。在一个企业里,应当人人都要做思想工作,个个都可能有思想问题靠别人来做。
思想政治工作不是讨好卖乖
用讨好卖乖的方法拢络人,用专讲好话不指出缺点的方法融洽感情,用请客吃饭喝酒打牌的方法建立感情,这都不是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
——1992.9.14
用市场经济观念来抓思想政治工作
所谓“用抓市场经济的观念来抓思想政治工作”,说白了很简单:“客户是皇帝”。在我们搞市场经济的人们眼里,这个观念是很牢固的。那么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想把我们党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灌输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也就应当把人们群众当皇帝一样看待,而决不能以上级找下级、正确的找错误的、领导找职工的观念、口气来说话办事。你要想向“皇帝”推销你的“产品”,你就应当千方百计向“皇帝”介绍你这个产品的特点、质量、价值、服务等情况,使“皇帝”欣赏并接受你这个“产品”。
——1993.4
思想政治工作要变换花样
用抓市场经济的观念意识来抓思想政治工作,其形式方法也要和产品更新换代一样,经常变换花样,推陈出新,给人一种新鲜感、兴趣感。
——1993.4
思想政治工作切忌空谈
用抓市场经济的观念意识抓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象办企业一样,坚持信誉第一的宗旨。思想政治工作切忌空谈,更是反对说假话,说大话,一定要让广大职工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
——1993.4
善于把“我”的观点推销给“他”
党政工团兼职是削弱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吗?不是。以前或者是现在,思想工作的一般做法都是:(1)正确的找错误的;(2)上级找下级的人;(3)特定指派人;(4)宣教式或培训式的。而我认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寓于经济工作之中,以抓经济、跑市场的观念方法去做。应该是“我”“巴结”“他”,把“我”的观点推销给“他”。象共产党当年打天下时做群众工作、统战工作一样,并且亲切地说:“老乡,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1992.11.13在南京市委组织部于我厂
召开学习十四大文件座谈会上的发言
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讨好卖乖”
有些干部不善于团结人,不太注意身边人的思想动态,等问题暴露了才后悔;还有一些人不会做思想政治工作,他们用讨好卖乖的方法拢络人,用专门讲好话不指出缺点的方法融洽感情,用请客吃饭喝酒或打牌的方法建立感情等等。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感情都是脆弱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有一整套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而开展这一工作最好的方式便是诚恳交心,沟通感情,沟通思想,沟通纲领。现在我们有些分厂干部一争论就反脸,一反脸就“一山不容二虎”。有你没有我,有我没有你,要么要求别人“绝对服从”。这些都是思想素质低,不会做这项工作的表现。
——1992.9.14
把职工当“皇帝”是党的宗旨要求
多少年来,我们企业界曾广泛传着一句话:叫做客户是“上帝”。这么多年的实践,我还有另一条感受,叫做职工是“皇帝”。领导是不好当的。当领导一定要诚惶诚恐,乐意接受下级监督,经常虚心听听下面意见,把他们当人才来看,当“皇帝”来看,而不能当奴才来待。每个领导都要深深扎根于职工之中,在他们中间生根、开花、结果。可是,我们现在有些领导不是闻过则喜,而是闻过则怒、则跳、则叫。一见到下级向上级反映问题,马上寻找是谁,找不到就乱怀疑,找到了坚决排挤打击。甚至有些正常的汇报情况,随便聊天都随不了便,马上产生报复心理。这样的干部根本不能完成大任,只能是草莽人物。
鉴于这些基本认识,集团总部要求各级干部都要把手下员工当“皇帝”,处处、时时、事事想到职工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共产党的宗旨和一贯要求,也是各级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只要当干部,就不能忽视这一条。
——1999.1.22
把工人冷暖放在心上
这几年,我为什么要喊提高领导人的待遇和位置,就是领导人的压力很大。他在企业的工作没有句号,顺利的时候要大步往前走,困难的时候要作垂死挣扎。我这几天在想,假如金箔厂工人向双宁、钢铁厂那样,那么危险就要比我这次受车祸大。我遭受的车祸,最大的危险就是个人牺牲。但是,金箔厂的三千多人一旦失业,我和在坐的就很丑了。因此,把工人的冷暖放在心上是我们每个干部责无旁贷的。否则,我们当这个干部还有什么意义?
——1998.9.19
厂长是好是坏,就看心中有没有大家
有些干部为表示自己不脱离群众,吃饭到食堂排队。我在厂里没有客人来时吃饭也不去排队,叫厨师给我烧一个菜一个汤,习惯了。职工看来也没有意见,可能有意见也提不通。我认为一个厂长是好是坏,职工不是仅看你是否自觉廉政,而是看你心中有没有大家,能不能给他们带来实惠。我过去曾经排队买饭,厨师看到是我,打菜都多一些。有些人研究后就跟在我后面打菜,看给我打多了,也不敢给他打得少,这样影响反而更坏。当然,我并不是一次也不排队。
——1998.10.31
改革变少数人忙为多数人忙
归纳改革以来得到的好处,重要的一条是“千斤重担大家挑”,变少数人的忙为多数人的忙。过去我们厂搞集权管理,生产搞得不好,矛盾集中在几个领导身上。业务搞到搞不到,集中在供销科长一个人身上。如果少数领导能力有限,工作出差错全厂都要受到影响。现在“分而治之”,责、权、利都分到各经济实体去了。这些同志责任心大了,肩上的担子重了,为整个厂挑了很大一部分担子,这样力量就大了。众人拾柴火更旺,这样工作必然搞得活、搞得好。现在由于任务都下到各单位了,主要领导个把月不在家机器照转,生产照搞。这说明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
——1985.11.9
有权有钱要想到是谁给的
牢牢树立职工是“皇帝”的观念,时时把职工利益放心上,处处多为职工谋幸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些能人、一些有本事的人,遇到国家改革开放好机遇,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走到重要领导岗位。有了权、干了事、发了财,这毫无疑义是值得可喜可贺的。但是,你是能人也好,你是有本事的人也好,你能靠一个人什么事能办成吗?你手下必须有一批精兵强将。“人是生产力之要素中最最重要的要素”。手下没有一班人,你这个领导不论本事有多大都将一事无成。不错,你有权招人,可是人招来了,你怎么带?怎么用?怎么征服他们的心?你既无“言”,又无“钱”,谁跟你走?过去旧社会资本家对手下有本事的伙计都能百般照顾,千方百计稳住他们的心;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企业老板对手下员工也都是无微不至。可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集团现在许多经营承包者,对这个基本道理熟视无睹,把手下员工当奴隶、当差使,动辙训骂,漠不关心他们的冷暖。恨不得自己的收入越多越好,手下员工收入越低越好;有的分厂竟然克扣工人工资待遇,搞得上下级关系紧张,职工怨声载道。这样下去怎么行呢?!
——199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