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国家无论何时出台什么国策、法规,设法让老百姓有快 乐感,这才是最重要的准则。改革开放前,我们国家那时很穷,老百 姓的各项条件都很差,但是心中的快乐指数并不差。
一九七四年,我与一名教师结为伉俪。十四岁成为孤儿,单身 十四年的我,从此有了伴侣相随,再不寂寞孤独,好不快活!
结婚时,单位分给我一间九平方米小平房,是原茶水炉改造的, 里面只能放一张床一张桌,四把椅子一张半截橱,烧饭的煤炉只能放 在屋外面。这样的简陋条件,我和老婆日子过得很快活,心情好极了。
一九七五年我们添了一个小男孩,单位又给我们调了一间住房, 用集体宿舍改造的,里面能增放一张小人床。那日子过得也好快活。
一九七八年,单位建盖了有史以来第一幢共四十套公寓房,我也 分得一套最小的新房,只有 28 平方米,一间主房十三平方米,一间客 厅十三平方米,厨房厕所两平方米。两个小孩无法住,我将客厅北墙 上搞了个活动床板,白天推上去挂在墙上似幅画,晚上放下来即是床。 那日子过得更快活了。
一九八四年,我调到新单位江宁金箔厂工作,单位穷得叮当响, 没有地方住,我从朋友处租了两小间房子,三十多平方米,一家四口 住有居所,安居乐业,也非常快活。
……
快活,什么叫快活?我想,心情愉快,心里踏实,心眼满意,没 有怨言,十分满足。就是快活。
那时候的住房,都是单位分的,或者都是在外面租的,我们从没 有想过哪天应该自己拥有,所以只要有房住,我们好像都很快活。我 们先辈们,有的已租住了几代,好像他们都很坦然快活。
谁知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房改了,许多人通过房改,或者通 过购买房,终于有了一套拥有“产权证”的私有房,一人或一家,或者 一族人,都兴奋异常好一阵子。心想,这一辈子和下辈子,我们都有自 己的“私产”了,好不快活!尽管房产证和土地证都表明使用权七十年 字样,但在快活的心情下,谁还顾得上那么多!七十年?早着呢。
不料,就是这种“私产”理念,现在导致了几乎所有拥有“私产” 的人从此再没有那种“快活”感了。许多家族,许多人,拼搏一生不 够买套房,只得找银行搞房贷,成了“房奴”。买了房后,又在“七十 年后怎么办”的问题上提心吊胆。七十年后“私产”到期,如交不起 续租金,那“私产”可能又是“租产”了。后面怎么办啊?这代人还 房贷,下代人还要还房贷,这不是同样属于房租房吗?
细想一下,眼下在南京租套 120 平方米的单元房,大约 2000 元左 右,一年也就在两万多元,一百年也就在二百多万,如果买这套房也 要一二百万。如果有现钱还说得过去,假如没钱要进行房贷,二三十 年下来银行利息也要还一二百万,从这个方面来说那你一辈子也“快 活”不起来了。
希望政府多研究出一些好办法。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老百姓多快活 一些呢?
(2016.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