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的企业改革创新,金箔事业取得巨大成就,金箔集团如此 迅速成长壮大的秘诀之一,在于在企业经营实践过程中,提炼出一套 既有借鉴价值又兼具“金箔”特色的企业文化。 (1)激励:最好的激励就是在关键的时候,关键的欲望,给予满 足,这就是金箔的“激励”理念。过去,金箔产品闻名世界,可是数 十年来,金箔艺人自己却被冷落,被歧视,大部分竟然是农民工、临 时工。我上任以后,打破工资等级制度,实施同工同酬政策,还让干 了二十年工作的员工全部免费上北京天安门、故宫参观,让他们知道 金箔工作的伟大意义。在企业经济亏损还没扭转时,就投资建造了一 尊“金箔故乡纪念碑”,为金箔艺人树碑立传,人人都觉得在金箔做 工、干事,自豪骄傲,他用鲜活的人和事,激励金箔人热爱自己的企 业、忠于自己的企业。三十年来,将员工的“三忠于”:即忠于金箔 事业,忠于金箔企业,忠于自己的岗位叫得震天响。 (2)目标:“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就会没有方向,没有动力, 没有灵魂,没有激情,用什么来改造人、改变人呢 ? 只有用一种崇高的 伟大理想,意识融入人的脑海,才能占有人的灵魂,从而达到积聚力 量的效果。”为此,我又为“金箔人”确立了鲜明的奋斗目标——“让 世界金光灿烂”,用这个最高目标来激励全体金箔人树立崇高的信仰、 信念、信心。之所以这么做,因为毛泽东说过:“对于社会主义阵地,社会主义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必然去占领”。企业员工的思想阵地同 样如此,只有用一种崇高的伟大理想,意识融入人的脑海,才能占有 人的灵魂,从而达到积聚力量的效果。因此,在金箔的企业文化建设 中,始终用“让世界金光灿烂”统一人的意识,使金箔人的目标长远。 (3)精神:金箔集团三十年成就大业的力量源泉,就是“金箔精 神”:“敢于开拓,勇于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居安思危,永 无句号”三句话、二十四个字,已成为金箔人的“传家宝”,在我看 来,培养人要看重训练员工的精神、意志和勇气、胆识、观念。教育 员工永远要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热情、豪情”。金箔精神的来 源并非闭门造车,而是与长期的企业实践以及我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 妈妈留下的遗产“靠人不如靠自己”演绎为“自力更生”;“不为失 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办法”;“不准怨天怨地怨社会怨客观”让金 箔人始终“居安思危”;“不可小功即满,小富即安”成就了“永无 句号”的思想观念。 (4)责任:要实现基业长青、永续经营,企业就必须承担起相应 的社会责任。在我的带领下,金箔人长期践行“五大社会责任”:为 国家多交税、为社会多安置人员、为市场多创造产品、为环境治理负 责、为未来培养更多更好的后继人才。以此,培养员工具有强烈的社 会责任感,不为私利,只为企业多贡献,金箔集团十多年是江宁地方 企业第一纳税大户,兴办的十多个市场解决了几万名下岗职工的再就 业,经营的商品均为百姓消费品,百姓的高度依赖,成为金箔人不断 前进的动力源泉,深感责任重大。从金箔锻制技艺的传承发展,到开 创香烟包装材料的国产化,金箔人创造、创新的产品层出不穷,为市 场新物质的丰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金箔的三大产业、六大板块 始终遵循生产环保、产品绿色、无污染的底线。责任始终在肩,“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责任感,金箔人牢记于心。(5)理论:“办好一个厂有‘三个一’:一个好厂长,一个好产 品,一套好方法”,近年来,多位领导人反复使用的一句话,我早在 1983 年便提出,并在《鱼塘理论集》中已明确记载:“历史都是承认 改革者的,但现实总是惩罚改革者的——”改革不易,但必须勇往直 前。这样的理论在金箔集团并非偶然,我的“十大土理论”:转移理 论、抢喜糖理论、篮球场理论、扑克牌理论、鸡蛋理论、树干树梢理 论、大老婆小姨子理论、主仆理论、爹妈理论、搭牛屎巴理论,已形 成系统化的企业理论,不少被《人民日报》《群众》杂志全文刊载。 这些土理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解决了企业改革开放,各项工作 中的各种思想障碍,一系列模糊认识。金箔的干部员工近水楼台,不 断学习,不断践行,也成为江苏民营企业家争先拿来学习、消化、吸 收的智慧锦囊。毛主席说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好农民”,一个企业 严重的问题就是教育好员工。“十大土理论”正是金箔人的理论教材。 (5)歌曲:用“金箔之歌”唱响“金箔王国”每一个角落,唱出 金箔人的豪情满怀,意气风发,金箔人积极主动歌唱金箔最强音。我 先后创作了二十多首金箔人改革创新的“金箔之歌”,颂人、颂事。 二十年来,金箔人经常组织职工自己唱,自己演,唱出了金箔的历史, 唱出了金箔的故事,唱出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金箔人,凝心聚力,“金 箔歌”成为金箔人前进的号角! (6)修炼:“三吃”即吃苦吃怨吃冤,来进行自我“三修”:修 心修志修德。我认为,一个企业、一个员工能不能成长、成功、成熟、 壮大,关键看企业与员工能否自我反省,自我修炼,金箔人主张自我 修炼。每年都发动员工寻找企业十大问题,要求每位员工都进行自我 反省,“吃苦,吃怨,吃冤,人生之路不可少;修心、修志、修德, 为君之道必须多”,我本人将“三吃”“三修”写成座右铭,悬挂在 办公室,时刻警示自己,影响他人。(8)宣传: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 已意识到宣传的重要性,金箔集团冠名的一条“金箔路”现已成为江 宁的最主要干道,让每位金箔员工、亲戚、朋友、客户,增强了信心 感、信任感、光荣感的同时,在宣传方面起到了永久、不可估量作用。 (9)造馆:高瞻远瞩、抢占行业制高点是金箔集团稳坐世界第 一把金交椅的“利器”。1999 年,我带领金箔人又干了一件让世界瞩 目的大事——建造中国最大最全的“金箔艺术馆”,集金箔历史、铸 造技艺、展示、销售于一身,成为展示金箔文化的重要阵地,反映金 箔历史的博物馆,起到了弘扬金箔文化的巨大作用,党和国家许多领 导人,社会各界人士数十万人前来参观了解。现如今,金箔艺术馆已 成为世人探究金箔历史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成为金箔事业日益繁荣的 象征。 (10)“三字经”:除此之外,金箔集团的企业文化其实是极 大丰富的,它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全部体现在我的五大著作之中,同 时,“三字经”成为金箔人耳熟能详的人生教材,如“三则”:原 则、准则、法则。做人讲原则,行为有准则,处事有法则。此外“三 不提”“三个能”“三心”指引金箔人不断向前。这些“做人、做事、 做企业、做文化”的一些认识、做法和体会,久而久之,已成为金箔 员工们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 (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