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我见小儿子江山一人在看电视剧,剧目叫“我不是一个 好爸爸”。我也跟着看了会。看着看着,我潸然泪下,止不住。故事 说的一位男主人公,因忙于事业,无暇顾及家庭,无法照料儿子,欠 了儿子很多债。故事仿佛说的是我。 一九八三年底,我被组织调到金箔厂任职,当时厂里资不抵债, 人心涣散,唯有孤注一掷,卧薪尝胆,决一死战,才有翻身可能。可 那时我两个儿子,一个九岁,一个七岁,最需关爱之时。一般我下班 回家已是晚上十一二点,儿子睡觉了,早晨上班时,儿子已上学走了, 一星期也讲不上一次话,更是无精力抚育儿子了。全靠老婆一人拉扯。 因此,我一直承认自己不是一位好爸爸。但尽管如此,在百忙中,我 对育儿还是确立了一整套“大政方针“的。 第一,决不做溺爱儿子的爸爸。我是我父母独子,掌中宝。我 一九六〇年大难不死,这才有娶老婆生儿子的后来。有了儿子以后, 我也将他们视为珍宝。但想想自己历经磨难才成熟成功的过程,我因 此在思想上确立了必须让儿子也要历经苦难,不让他们养尊处优。因 此,我从不惯他们。两个小孩从上幼儿园,到上大学,我从不找人特 殊关照他们。小儿天生颈脖歪斜,手术前在幼儿园常常跌得鼻青眼肿, 有时青肿像鹅蛋,因我系厂幼儿园老师们直接领导,老师常上我家赔 礼道歉,我都是当着儿子面说,不怪老师,只怪儿子天生有疾,加上不小心。时间一长,儿子跌得再重,也不哭不吵。大儿子上小学时, 与一女同学打闹受伤,证明人都说,是那女生耍强,谁知那家长反带 着小孩上我家吵闹,大儿当场回嘴反驳。我与老婆当即训斥大儿,说 男儿与女孩争斗,再有理都是男的错。并且告之,凡是在外与他人闹 事,都必须找自己不是,不准讲别人不是。 由于从小不惯儿,不护儿,不娇养儿,我的两个儿子,从小到大, 邻居同事,亲戚朋友,单位职工,反映都还不错。 第二,做有意让儿子能吃苦中苦的爸爸。我的两个儿子成长之时, 我已是企业高管人物,条件比普通员工要好得多。吃喝不愁,出门还 有车。但是,我对两个儿子的训练却不放松。我大儿子在东南大学上 几年学,我从不去学校一次,全让他一个人自生自长。有次下大雪, 他妈怕他冷,让他再带一床厚被到学校,要我用车送他去。我说农村 学生有车送吗?让他自己背着被子挤公共汽车。二儿子初中暑假,想 要一辆捷安特自行车,我告诉他到建筑工地打工,每天十元,两个月 可得六百元,差一点我先借,明年打工再还。结果,赤日炎炎,高温酷暑,他头戴安全帽,每天从一楼往八楼拎泥桶,再苦再累我们当面 都不讲。开始,只要求他说是安徽来的小打工仔,不准说是江总裁儿 子。结果,他连干了五十六天,被厂里一位女同事发现了,硬拉到她 家里,含着眼泪说,你父母怎么这样心狠,中暑了怎么办? 由于两个儿子从小到大都在艰苦条件下锻炼,所以他们养成了不 怕苦不怕难的习惯,工作起来也能吃苦耐劳。二〇〇四年,集团承租 高淳县财政局一个瑶池山庄企业,大儿子江南主动请缨,连续在高淳 呆了几个月,日夜苦战,终于使山庄变为盈利,成了高淳一个有名的 旅游基地。早几年,集团在宿迁购得一块土地,开发房地产。二儿子 江山丢家弃小,独往宿迁打拼,终于使“金箔文枢苑”项目获得成功。 第三,做一个比对手下干部更为严格的爸爸。大儿子东南大学毕 业后,先在南京市旅游局人事教育处工作,工作很轻松,条件非常好。 但我考虑到这样的环境锻炼不了人,便劝他回集团干实业。二儿子银 行中专毕业,又在金箔学院学了三年,凭我的关系进入金融系统工作 不会有问题,但我也劝他到“金箔梁山”来干实业。他们来了以后, 我对他们严格要求是出名的。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如果 是其他干部,我批评处理往往手下留情,可对两个儿子,我可决不留 情。许多时候,集团干部都觉得我对儿子严格过分。 前年,大儿子夫妻俩上美国,孙子在南京家中无人接送上学,就 叫集团办公室用公司车每天接送孙子上学。当我知道后,立即公开发 通报,要求接孙子的汽油费,全部由大儿子自付。我也主动罚款千元, 承担管理不严责任。2002 年,大儿子任金元宝大酒店总经理,因作风 不实,靠口头指令抓工作,出现失误,我为了让他知道“细节决定成 败”这个道理,立即免去他的职务,到别的公司当副职,接受再训练。 由于我的严厉,两个儿子有时很不理解,甚至产生我不像是他们亲爸 爸的感觉。如今,两个儿子在我们长期的正面教育和严格训练下,已逐步成 熟。大儿子任集团党委书记,执行副总裁。二儿子任集团房地产公司 总经理。他们俩都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善待员工,尊老爱幼。他们没 有官二代富二代的陋习,不张扬,不摆谱,不挥霍。他们在集团里尽 职尽力,为集团的长治久安发挥着积极作用。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