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词句表述】
不提职务高低 不提待遇多少 不提条件好坏
B.【词义解释】
创业所要付出的代价,难以用世俗条件来衡量。创业之初,创业者为梦想使命而战,不应 该计较客观条件。无可否认,无客观条件支撑,则无法起步,然而,全然沉迷其中,必然迷惑 心智。要相信,全心付出,清风自来;太过于蝇营狗苟、汲汲于利禄,必会南辕北辙。要明白, 职务高低、薪资多少是结果,是自己形成的结果,这个变量取决于你的付出,而绝不是预先设 定的定量。所以,掌握好这其中的因果逻辑关系至关重要。 “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说的是一百里路,已经走了九十里,其实才是走了一半。越往 后越艰难,越接近终点、越接近成功,越有阻力。很多时候,这个阻力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 内心。对于创业者而言,有时巨大的失败不是由于外界的压力,而是由于放松了自己。这样 的情况比比皆是。慎终如始,只要创业还在路上,创业者就一定不能在职务、待遇、条件上 计较,否则,贪图享乐、见利起欲的结果,必是功亏一篑。三“不提”是对创业者个人修养 的一个规定,指创业之初,创业者不应该过于计较自己的切身利益,而应该无条件投入创业 奋斗之中。 不提职务高低 指的是在创业团队内部和企业内部的职务上,以事为准绳,使得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在既有的管理体系中,职务总是有大小、有区分的,创业者应先着手于事,多想如 何干好事情,干成事情,不出事情,那么事成之后,一定会有相应的回报,最合适的奖励往往 会给予能干事的人、干好事的人、不出事的人。职务高低绝不是由主观讨价还价的协商决定的, 而是客观做事之后的结果。 不提待遇多少 对创业者和企业而言,待遇指的就是工资、奖金、福利。但是,一切创业者和普通的企业员工都应知道,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的待遇都要依靠奋斗得来。这个 奋斗不是一时兴起的,也不是时断时续的,而是长期的、坚韧不懈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 需努力。在创业的路上,这些不能作为创业者的牵念、绳索和羁绊。对待遇过度斤斤计较,不 仅动摇创业者的初心,更会撕裂创业者的团队,慎之戒之。当然,适度的待遇激励会成为促进 力量,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是企业领导阶层必须仔细思考的问题。 不提条件好坏 创业者大部分都是白手起家的,自身的客观条件严格受到资源、能力、渠 道等的很大限制。也正因为如此,创业才更凸显出意义。所谓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 与其苦苦计较条件的好坏,裹足不前,不如振奋精神,坚韧向前,尊重客观条件,更需要在 尊重的基础上发挥主动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要相信事在人为。细细想来,世界上哪一个创业 的奇迹,不是源于人的精神对环境束缚的突破?这是人之高贵之表征,亦是人之价值实现之 途径。贫瘠的条件可以使人生于忧患,优厚的条件也可以使人死于安乐。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 依然是人。
C.【言论摘选】
◆ 金箔集团考察干部的八条标准 一个企业,不能单纯选那些生产型、听话型的干部,也不能选那些花言巧语的干部,更不 能选那些凭关系、靠钻营投机取巧的干部。 企业规模化发展这一时期,我们衡量和考察干部有八个方面。 一是看干部的文化素养,但更看干部的实践本领,看其政绩如何。 二是看干部对领导本身态度的好坏,但更看干部对工作态度的好坏。 三是看干部年龄大小,但更看干部能否适应工作。 四是看干部现有贡献大小,但要考虑到所处地位。 五是看干部工作是非,但更看现实表现。 六是看干部在群众中的议论情况,但更看事实如何。 七是看干部肯不肯干,但更看会不会干。 八是看干部专业水平,但更看其综合领导能力。 ◆ 创业者绝不能在意眼前小利 社会上曾有一种说法:“改革承包,不捞白不捞。”少数干部把心思放到捞钱上,把精力 放在搞名堂上,这样下去结果必然是成为企业的蛀虫,成为昙花一现的小人。我们要用自己的 模范行动表明,我们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开放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创业家,而绝不是什么见利忘义、 贪图小利的无名鼠辈。
D.【案例一】
自 我 提 拔
刚调进金箔厂时,我是金箔负责人,大家叫我江书记,我的任务是带领金箔人振兴 发展金箔事业。我没有想过职务的高低。 国家实行厂长负责制,大家叫我“江厂长”,企业越搞越大;成立总厂,叫我“江 总”;发展成集团,叫我“江总裁”;现在我是金箔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下属十个集团, 有十个总裁,十个董事长。 从来没有人,给我发个文件,提拔任命我。几十年,我就是自我提拔。当初金箔厂 小厂没有人肯来,现在我的位置,想要的人可能很多。当初我也没想过什么职务高低、 职务名称发生变化,只是把带领金箔人发展金箔事业的责任一直担在肩上。 自我提拔,只为将事业越做越大。称谓变化,也正代表着事业越做越大。
【案例二】
脸热 心热 锅热
我刚调到金箔厂时,一分钱奖金也没有。而在原来的化肥厂可以领奖金,仅每月的 营养补助费就有 70 元。 由于我们两口子热情好客,厂里的干部职工们上门的越来越多,有的人来商讨工作, 有的人来反映困难,我都热情款待。可时间一长,家里的财力就吃不消了,到了捉襟见 肘的地步,只好一味节俭,紧巴巴地度日。 我还常常把厂里的人带回家吃饭,把家当成旅馆饭店,弄得爱人措手不及。有一次 我开完会又带人回家吃饭,一进门就看见她在拿盆罐接雨水,这时候又没时间去买菜招 待。我说来的都是客,尽其所有吧,没有丰盛的菜肴不要紧,但一定要脸热、心热、锅热, 做点合口味的家常菜。然后我又笑着对客人说,请你们吃饭不是来看这里的条件有多差, 好歹自己住的是单间呢。好在大伙也不计较,围坐一桌,吃得开心,谈得投机,欢声笑 语不断。 创业艰苦,“三不提”,我出门不敢说自己的真实身份,只说“业务员小江”。企 业有条件时,我没有节假日,没有上下班,也不提待遇多少,只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苦在其中,乐在其中,坚定不移。
【案例三】
六个盆等漏
我调入金箔厂,退出原单位的住房,带着妻儿,租住在县城一人巷内,一户破旧的 房子里。一下雨,房子就漏,连续下雨,我们家把所有的盆拿出来,脚盆、脸盆、什么 盆都一起上阵,六七个盆全都派上了用场,等漏接雨。与此同时,我就化身为鼓手,自 娱自乐地敲打起来。房间太小,放不下小孩的床,我就自己捣鼓了一个活动床,床板白 天掀起来挂在墙上,晚上放下来睡觉,还说这是创新、是创造。居住条件差,我们一家 人就这么克服过来了。一贯任劳任怨的妻子,也从来不发牢骚。 我那时上班骑自行车,有时也能爬上个拖拉机上班,在厂里大会上,我曾炫耀:“爬 上拖拉机,脸上笑嘻嘻。” 创业伊始,我忘记了条件好坏,只是一门心思扑在创业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