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EN
首页 /江宝全著作/边干边吹集/七拼八凑篇-管理思想

江宁金箔总厂 发展壮大的三条基本经验

2024年12月02日
12.02

2024

>2024年12月02日

47

47
分享至

1983 年底当我与现任党总支书记杜恒金走马上任,担任金箔 厂主要领导的时候,这个厂的年终财务报表有关数据如下:固定 资产 38 万元、工业总产值 175 万元、利润 5 万元、上交税收 26 万元,经过我们全厂职工七年的艰苦努力,预计今年底,有关数 字变成:固定资产 700 万元、工业总产值 5000 万元、利润.200 万元、上交税收 300 多万元。如今我们厂已变成南京地区远近闻 名,江宁县利税产值第二名的骨干企业,报纸经常登,电台经常播, 电视经常放。参观访问者络绎不绝。今年元月二十二日,国务院 总理李鹏亲临我厂视察,并欣然挥毫题字:“金箔之光,灿烂辉 煌。”回到北京以后,李鹏总理又在《求是》杂志上专门发表文章, 特别提到我厂,他说:“江宁县的金箔厂,就是砾用了多少年流 传下来的传统工艺,有它的优势”。

我厂是一个小型集体所有制企业,社会上通常称我们这样的 企业为“属鸡”的企业,即产品销售靠自已找,原材料供应靠自 已找,资金来源靠自已找。在我们集体企业里,有一些顺口溜, 叫做“国营企业政策好,万一亏损国家保”,“乡镇企业有苦也 有甜,万一倒闭还可以回家种良田”,而集体企业呢?“国营乡 镇两头挂不上号,企业办不好,只好干叫叫!”这些议论说明办好集体企业难度是相当大的。七年来我们厂为什么年年有发展, 企业办得风风火火,比较有起色,要总结的经验教训当然是很多的, 但我认为主要三条基本的经验做法,实在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改革企业的机构设置。建立责任明确、办事讲效率、 指挥自如、真正的精兵简政管理机构。我们厂实行总厂领导下的 分厂制,以产品为龙头,分别建立十二个小分厂,全厂共有职工 1100 多人,按常规配备 13%的管理人员,大约需要 140 余名管理 干部,设立这个科那个科,现在类似我们这样规模的企业科室大 约需要十多个,然而我们总厂机构设立很简单,一个生产管理部, 一个财务管理部,一个行政管理部,一个办公室,一个党群口, 总共配备三十二名管理人员。生产管理部五个人分别管理计划统 计、质量、计量、标准、设备、安全、劳保;财务管理部五人分 别为主办、出纳、往来、材料、成本;行政管理部五个人分别为 人事、劳资、生活、保卫、基建房产水电;厂部办公室四个人包 括秘书、宣传、文件、印章、机要、档案、公关;党群口五名同 志包括书记、副书记、工会、共青团、女工、纪检、党办等。每 个人管理一个摊子,既当领导又当办事员,手中都要有事做,我 们的口号是:凡是手上没有实事的人,都是最早精简和撤并的人。 例如:总厂计划统计员只有一名同志,全厂十二个分厂的各种统计, 上级需要的各种报表资料都由这一个人担当,每天八小时工作最 少要忙七个小时。再如:总厂工会主席,既当工会主席、又当工 会干事、又当党办主任、还当机关党支书、总厂组织、纪检委员, 每天也都忙得不息。短小精悍的管理机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防止了管理部门互相推诿、互相扯皮,“三个和尚没有水吃”的 现象发生。几年的实践证明,企业的管理是特别重要的,但是臃 肿的管理机构是不可取的,我们厂经改革的管理机构是有效的。当然,短小精悍的办事队伍,需要办事人员有较高素质,不能滥 竽充数,我们的宗旨是员工适应岗位的需要,不能让岗位适应员工, 凡是不称职的员工都要随时更换,逼迫员工尽职尽力尽心,不断 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本着: 凡是一个人能办的事决不设两个;凡是能合并为一个岗位的决不 分成两个岗位;凡是能兼职的一律不设脱产人员,使企业的非生 产人员只占总人数 8%以下,但是企业的各项工作都开展得很好。

第二,改革常规的用人指导思想、用人制度和用人政策,确 立适合商品经济发展需要,适合企业工作需要的用人原则与用人 政策。我们厂创建于五五年,建厂将近三十年,企业只有 38 万元 固定资产,产值只有 200 万元不到,什么原因?关键是用人问题。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没有独特的用人原则与用人 政策,企业是难以搞好的。这个道理虽然一般人都懂,但是大都 习惯于一般流行的用人办法,选人、用人都形成老框框、老套套, 所以企业很难发展。我们厂八四年之前一名中技以上的科技人员 都没有,当年跟上级要来一名中技生,全厂评为十大新闻之一, 如今我们厂中技毕业以上的各类人员七十多名,有力地改变了我 厂职工的文化结构,促进了生产技术的发展。

我厂用人原则与用人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广揽人才广 开大门,口号是:“是关系严格控制,是人才不受限制”,凡是 有文凭的,有特长的,有一个进一个,来暂时没有适合工作的, 储蓄起来也先收;(2)考察人才不问历史,不看档案,不看关系, 实行面对面交谈,只问其有什么特长,愿意干什么,能干什么等等, 当场双方口头协议,能进就进,能用就用,愿进就进,愿用就用, 简简单单;(3)起用人才尊重个人意愿,提倡“你想干什么,就 尽量让你干什么”,不强调“一切服从组织分配”,凡是岗位缺人的,有人愿意站出来干立即就同意他干,干不好再换;我们厂 现在各级干部岗位,管理人员岗位 90%以上都是尊重个人意愿而 安排的,每年全厂都搞一次干部意愿设想,主要内容就是你在现 岗位满意不满意,你最喜欢干什么等等,尽量给予满足;(4)使 用人才不分户口,不分年龄,不分有无文凭、职称,不分男女, 不分全民、集体、合同工、正式工、临时工界限,一律一视同仁, 每个人都可以“上舞台表演”,是驴是马都可以出来溜溜。现在 总厂的文字秘书就是一名农村户口的临时工,由于有一定的素质, 胜任工作,仍可以得到重用;(5)允许各级干部自己组阁。分厂 厂长自己挑选组阁。凡是互相有矛盾经过调解无效的都可以调整, 不团结现象几乎没有;(6)坚决实行能上能下的原则,每个岗位 都渗透竞争意识,在什么岗位拿什么钱、有什么权、享什么待遇, 不在岗位再享受另一岗位待遇,一切看政绩、看效果、不管客观 因素;(7)培养、帮助、爱护、关心人才做到仁至义尽,凡是想 干事的,肯干事的都给条件、给舞台、给时间,允许失败,允许 唱反调。凡是有一定专用的人才,工资上、生活上、分房上都给 予关照,使他们感到温暖。凡是为工作而出差错的,领导都主动 出来担当责任。凡是因个人责任心不强而使企业受损的都会受到 严肃批评处理。大胆的、灵活的、新颖的用人政策,激励了众多 的人才在厂里拼搏、奋斗、奉献。现在厂里人才济济,应有尽有。 会计师张琳被我们从外单位引进后,由于各方面使她满意,她在 厂里尽职尽力,被全厂职工誉为“好管家”。工程师田广被我们 从外地引进后,对解决铜箔的配比、标准、氧化,中性衬纸的选择, 金、铝箔的质量攻关,都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第三,改革现行的工资奖金分配办法,将现行工资奖金放进 档案挂起来,极力推行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制定一整套打破“大锅饭”,打破“平均主义”,有利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分配办法。 我们将上级按政策规定核定发给我厂全体职工工资奖金的总额揉 在一起集中使用,所有干部职工档案工资都存放起来,一律实行 如下工资形式:干部为职务工资制、工程技术人员为职称工资加 项目奖励制,服务人员为岗位工资加效益奖励制,工人实行计件 工资制。总厂对分厂,按照联利计酬的办法,事先确定分厂的利 润基数、工资基数、人员基数、生产基数、生产条件基数,然后 根据效益情况,总厂每月核给分厂,由分厂进行再分配。在制定 整个分配方案过程中,我们按如下顺序给予政策倾斜:首先是经 营者,即总厂与分厂的厂长、副厂长。“搞得好不好,关键在领导” 责任厂长最大,因此他们的收入也应当最高。其次是业务供销人员。 再者是工程技术人员,其四是生产骨干和管理工作人员,其五是 前方人员高于后方人员,其六是企业特殊贡献人员,不论在前方 或后方,不论在什么岗位是什么人,只要对企业有特殊贡献,都 要给予特殊奖励。本着以上六个分配原则,我们不断修改完善企 业内部分配制度,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我们厂有一个说法, 叫做:好男儿纷纷上前方打仗,妇女老弱病残者都留在后方织布 纺棉花。一般有本事、想干事的都要到分厂干实事,而不愿意在 总厂浪费光阴。原人事科副科长潘必斌、赵玉祥,原厂办副主任 经伟,宁愿到金箔分厂,工艺分厂跑供销,而不愿意留在总厂当“干 部”,在他们认为跑供销能锻炼人,这说明我厂的政策倾斜有效果, 一个企业,大家都想往科室跑,肯定是难以办好的。

经过几年的修改完善,我们厂的分配办法逐步达到了比较好 的程度。现在全厂十二个小分厂,职工人均收入是不一样的,效 益好的单位职工人均收入就高,效益差的单位职工收入就低。高 的单位职工月收入达到 400 多元,低的单位人均月收入只在 70、80 元。高的单位领导年收入达到两万元,低的单位领导收入只有 二、三千元。在一个分厂内部,职工与职工收入也不等。金箔分 厂打箔工,好的月收入能达到 300 元,差的月收入只有八、九十 元,每个分厂都是如此。由于我们完全按照效益联利计酬,因此, 我们全厂工资奖金不仅没有突破,而且年年有节余,八九年节余 效益工资八十七万元,今年也可节余六十万元。不仅如此,分厂 与分厂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还没有什么大意见,全厂已形成 强烈气氛:只有办好企业,才能有高收入。全厂始终形成你追我 赶的竞争、拼搏的气氛,企业越办越兴旺。八五年之前,我们厂 只有金箔、铝箔、贴花三个产品,现在已发展有二十多种产品, 原有的金箔、铝箔、贴花不仅得到了巩固提高,还开发了金字招 牌、金字牌匾、金拉线、烟箔纸、铜箔、彩色印刷、安全防盗门等, 均是市场“古、冷、新、特”产品。主产品真金箔八七年还荣获 国家最高质量奖金牌,60%销往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地区。

(此文获南京市 90 年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三等奖)

用户登录

同意 用户协议 或 注册协议
我要用验证码登录
还没有账户? 点我申请
Copyright © 2024 南京金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05008524号-1    

Copyright © 2023 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686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