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EN
首页 /江宝全著作/鱼塘理论集

49努力创造新人生

2016年01月18日
01.18

2016

>2016年01月18日

3405

3405
分享至

 今天是金箔学院首届三年制大专班和岗前教育班的毕业典礼。从此,金箔集团终于有了自己培养出来的大学生。

虽然大家拿到的是大专文凭,但却是经省教委认可,由江苏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颁发的正规文凭。更值得一提的是,你们这批学生是按我们集团自己确定的办学宗旨和思路培养出来的。这多么令人高兴呀!我比自己生个小孩还高兴;比自己家出钱到外单位培养人才回来还高兴 ;比自己获得多所大学颁发的兼职教授证书还高兴。金箔学院校歌的歌词有一段这样唱道:“我们是黄埔、抗大精神的再现,我们是中国未来的哈佛和剑桥。”身为金箔学院的一名学生,做为金箔学院的第一批毕业生,你们能不感到骄傲吗?在江宁县大部分企业纷纷倒闭的困难时期,我们金箔集团还有金箔分院130名毕业生举行毕业典礼的喜事,这真令人感到骄傲和自豪。若在你们130名毕业生中以后能冒出13个象江总这样的人物还得了吗?我领导下的金箔集团一年创造产值就有6个亿,那么13个的话创造产值就是78个亿!那将创造多少财富!到了那一天,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一定高兴得痒都不知到哪儿抓了!

说今天的毕业典礼非同寻常,值得历史记载,还有另一层含义。昨天阳历7月7日,阴历6月6日,恰逢55岁的我回家祭了宗谱,纪念老祖宗。今天7月8日我又和未来连在一起——在这里参加金箔学院97级的毕业典礼。我正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可见金箔集团的事业就象奥运会的圣火一样,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今年正值集团大发展大提高的大好时机,正需要大批人才来补充集团的各条战线、各个岗位。所以大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为集团注入新鲜的、充满活力的血液,把金箔的事业发扬光大。

人是一直处于矛盾之中的。特别是你们这群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班学员更处于复杂的矛盾之中。但很多同学并不知道自己处在矛盾体中,在矛盾中生存着,更不知如何面对和处理矛盾。在毕业之际,我收到了很多学生的来信。今天我选一封给大家读其中一段:“一年前父亲把家底拿出来送我到这儿来学习,我知道他们是下了很大的决心。那一夜他们仿佛又苍老了许多。我不敢正视他们,正视他们殷切的目光、他们满鬓的白发、憔悴不堪的容颜。不敢正视他们被生活日渐压弯的脊背,我只能满怀负疚。在这个年龄,在这个岁月里,我本该挑起家庭的重担,分担着父母的包袱。到了这繁华的都市,我不敢放纵,因为深知这是父母的血汗钱,是他们辛苦一辈子的积蓄,我不能任意地挥霍。面对身边花花世界,我冷眼旁观,这一切都不属于我。我是一个外来者,我还没有权利分享这一切。我要等待着那一天,等待这个城市接纳我的那一天再来享用。我幻想凭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回报,得到认可。但一切都出乎我意料,我对这个世界认识的太少,我把这个世界想得太简单。我尤如一片孤舟飘泊在大海上失去了方向找不到停靠的港湾。日夜狂风的撕裂、雷雨的惊吓,我迷茫,我不知所措,我四顾企盼,希望能得到帮助。但周遭都是茫茫的一片,毫无反映。是不是我的选择错误?是不是我的决定有些草率?但一切无济于事,我已经使尽了种种办法,但是得到的都是摇头。我不甘心一年的时间就此付之东流,我不愿意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不愿听到他们无奈的叹息,他们已背负重荷……”

这封信令我感动,同时也令我深思:一个不会认识矛盾、分析矛盾和处理矛盾的人能当企业家吗?你们能成为金箔集团的栋梁吗?从学校步入社会,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会充满着矛盾,但是这就要看你自己如何对待了。一个不会分析和处理矛盾的人不可能成为企业家。企业家就是能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局面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能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化险为夷,转危为安;面对天大的事情都能做到泰山压顶不弯腰,能够镇定自如,指挥自如。前些天一墙之隔的乐超毛绒厂起火,漫天大火在屋顶熊熊燃烧,现场有200多人,大多惊慌失措。唯有我集团金艺公司总经理李桂玲镇定自如。这就看出了什么是总经理,什么是普通人。你们在坐各位,如果想成为总经理,你面临突如其来的大火和灾难能不能泰然处之,镇定自若?想干成事业,这一点能做到吗?现在很多矛盾都严峻地摆在马上毕业的学生面前:如何进入社会这个战场?如何选择事业的道路?如何解决自己的认识问题?这一切的一切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可能永远只能在此自卑、自叹、自惜。如果各位同学不把自己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彻底解决,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挫折就会退却、失意。因此同学们以及在集团内任职的青年干部们要想充分地施展你们的才华,就要用哲学的思维来分析问题。下面我就请大家顺着我的思想,来解决“四大认识”问题。

一、理论的实践与实践的理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每个领导者、教育家、长辈们在学生毕业时必谈的课题。我也如此,但表达方式不同。什么叫“理论的实践”?简单地定义为:学校里学的理论现在用于实践中,即将理论拿到实践中去检验,叫理论的实践。“实践的理论”是通过实践再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理论。我们现在的干部都是两张皮,学生也是两张皮,坐在办公室、教室谈理论头头是道,但在实践中却连不起来,无法运用。如上述那位同学信中所有的思考、担心,从客观上讲便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造成的。就象学打太极一样,有的人不光打得很好,而且每招每式都与自己的呼吸相配合,轻松流畅;有的人却极不自然,招式是对了,但却象背出来的一样,不会将呼吸运用到套式中去。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些人谈理论夸夸其谈,讲实际却不知所措。很多人都想成为企业家,这就要求你能把你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行,不能遇到实践就傻眼。例如好多学营销的大学生,他们对市场的调研、决策及理论都分析得很透,可马上要推销某个产品,就不知怎么搞了,说老师没教我!再举个例子,有的人在单位任党委书记兼经理,突然上面给配个书记就不知怎么处理了,多个书记怎么弄?他马上就这个关系理不顺,那个工作搞不好,再就是一套机制不知如何运作等等。怎么才能避免理论与实践脱离呢?如何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呢?这就要求我们将所学的理论和知识都要回到实践中检验、理解、加深,与实践相结合,与实践在一起来研究。我们多少人学习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总不得其要领。要想成为知名的企业家、出色的企业家若在理论和实践之间解决不好,是无法成功的。1982年我在南京理工大学学网络技术理论,同样一起去的几十个人,他们后来有许多都用不来,悟不出。而我回厂后,这个用网络技术,那个用网络技术,用得非常巧妙、非常周全。有的同学会说:“这只有总经理才能用得好”。其实不论做业务员还是做别的工作,干哪行都能用网络技术。大家想想为什么学知识?就是要用,学得本领不用怎么行!光是书本上学得一套是没有用的。在我们集团中文化高、成绩好,而理论在实践中运用不好的人大有人在。这样的人是成不了企业家的。我虽然理论知识学得不多,功底很差,但学一点用一点,与实践揉合得很好。“文化大革命”时林彪总结学《毛选》的三十个字:“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带着问题去学,在用字上狠下功夫”。我认为现在依然实用。今天,你们的理论学习结束了,不等于学习任务就结束了。学校里学的只是基础,理论是千变万化的,前面有的理论早就过时了。我曾创作了五大理论,现在又创作了一个新理论。所以面对新的理论,现在还得学,必须带着问题学,干到什么事急用先学,还要在用字上狠下功夫。这就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实践的理论是在实践中善于总结而得。我们过去曾经这样形容有能力的干部:戴眼镜、拎皮包、会总结、能提高。不会总结就不能提高,你的理论永远都是落后的理论、淘汰的理论。所以说每个学员一定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自己,在实践中总结新理论,我们这项工作几乎是年年做、月月做、天天做。多总结、多提高,不论遇到什么事,都要善于总结。哪个成功的人不是善于总结的?那些工作、事业干了多少年都干不好的人,绝对是不总结不提高的。集团有的干部谈起大道理头头是道,但全是顺口溜、社会新闻,若要叫他深刻地研究些问题,就傻眼了。总结不出来这就是功夫不深!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就总结了很多“土理论”:为了把全厂职工引导到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上来,我创造了“转移理论”;为了说清楚什么是市场经济,什么是计划经济,我创造了“抢喜糖理论”;针对市场上十几种经济性质的企业在一起混争市场,我创造了“鱼塘理论”;为了把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说得准确、贴切,我创造了“扑克牌理论”;还有“球场理论”,把市场经济的人才竞争机制概括得很形象生动;为解决分配问题,我又创造了“鸡蛋理论”。所以说很多经验都要善于总结。我们集团在全县是第一个推行会计派出制的,现在又率先搞改制。金箔集团始终按自己确定的思路去办,这一切都是实践的理论。我们凡事都要通过理论→实践→再提高→再实践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任何理论都要有个检验的过程,都要与实践有机地结合。由此来看,在座的每位不光学习理论的任务没结束,另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任务也没有结束。

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头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实践的理论就是将所学的理论完善、升华、提高。学好书本知识只是事业成功的一半甚至还少,实践的理论和实践的知识是我们成功的另一半。 各位同学一定要把所学的理论完善,想完善就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想干成功必须要升华提高书本的理论知识,否则将一事无成。

二、社会的复杂与复杂的社会

刚才读的这封信,那位学生对进入社会面临的复杂情况,认识不足,准备不足。因此,我在此讲一讲社会的复杂与复杂的社会第二个课题。

什么叫“社会的复杂”?我这里所说的“社会的复杂”是指在对社会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你遇到种种事情得出的结论;而“复杂的社会”指在头脑清醒,对社会认识较深的情况下,对社会的理解和感受。只有对复杂的社会有警觉,懂得复杂的社会,就知道怎样处理矛盾。社会肯定是复杂的,千万不能幼稚地对社会报有幻想。社会复杂是正常的,不复杂反倒不正常了。古时候如此,现在的中国如此,外国还是如此。若你对问题没有考虑到复杂的一面则是你知识平乏的表现,是你对社会认识不够,对矛盾看不透,不会分析、认识矛盾的问题。我们要在复杂的现象中认识社会,要透过表面现象看到社会的本质——社会的本质即是复杂。好的企业家能在复杂当中找到他自己,善于研究复杂的社会并去驾驭它。步入社会并不等于找一个港口,一定要把社会看作是复杂的,牛鬼蛇神、香花毒草并存。这样不论遇到何种困难、何种问题心理上都不会感到难以承受,而认为这一切都是正常的。

同学们都看过我出的书,对集团一些理念都不陌生。所以希望大家在毕业之际不能再对社会存有幻想,不能再幼稚地认为“凭我的水平、凭我的成绩,单位肯定录用我”。可等到名单公布一看没有自己的名字,就感到奇怪,就胡思乱想了。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你自己认为不错,可领导有很多随意性,他们聘用员工都要全面地看这个人的素质。听说金利来公司招聘时在大门口放把倒地的扫把,哪个应聘者把扫把扶起,就录取哪个。像那些眼中无事,看不到问题的人,学再多的知识有什么用?象我当初,在化肥厂那样苦干,负责生活服务公司时搞了30个服务项目,每个服务项目都挣钱;6个厕所都是又脏又臭,上厕所需戴草帽,垫砖头,我就用手一个一个把坑扒通。按理我可以受提拔,结果被提拔的是别人而不是我。但我对一切都不奇怪。所以请同学们面对一些社会现象都象我一样看成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足为奇。面对复杂的社会既不能轻视、盲目,也不能气馁、颓废、丧志。要坚信一条:是金子终究会闪光。现在江宁县有些人认为现在是江宝全走红时期,但五年前从上到下可不是这样认为,十年前更不是。十年前我搞改革抓创新,走许多人不敢走的路,社会舆论对我是诽议的多,各项荣誉称号都是加给别人的。而这一切,我都不在乎,我认为都是“正常的现象”。有本事的人,有功夫的人,能把不公正的、不正常的“社会现象”,看成是正常的现象。而那些老是闹着不公正、不正常,在前进路上不想走、不肯走的人,实际上是没有多大功夫与能耐的。我今天的成功是跟人比了一场持久战、耐力战所得来的。

要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认识社会,要在社会当中懂得它的复杂性。譬如我讲的一套理论,同学们不要以为在金箔厂所有部门都能实现。认识上有差距、实践上有距离、想法上各有各的不同,这都是正常现象。如果大家都和江总我一样的看法,那他们都成江总了。不光是金箔集团,社会上更是如此。现在我们的任务是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等一旦掌握主动权后再创造社会。当初我来到金箔厂时,面对的是一片坟堆。我就是要让世人看看,坟堆上也能创造奇迹!所以大家不要悲伤,不要失落,不要气恼。“难”不算什么,我们有的是时间,有的是机遇,面对现实做好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心理准备。不论安排在什么岗位,都不必在意,是驴子是马,终究能见分晓。

三、专业的对口和对口的专业

什么叫“专业的对口”呢?用我的话解释就是指你所分配的岗位正好符合你所学的专业,。而“对口的专业”呢?则是指在你的岗位上学习与你岗位相符合的专业知识、技能等。专业的对口和对口的专业。这个问题也是辩证的,并且将始终伴随你们的一生。

你说我江总学什么专业的?我搞了二十年化肥,按理应把我分配到搞化肥的单位。可1984年县里却调我去搞金箔。化肥是白色的,它的制作过程是化学反映。而金箔是金黄色的,它的制作过程是物理反映。两个截然不同的专业,我不是一干又近二十年嘛?!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能把专业的对口和对口的专业这样的问题当成自己成功的绊脚石。金箔学院究竟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我想问你们哪样是你的专业:会计?英语?计算机?随着时代的变化,什么专业都将不是专业了。驾驶员马上要兼职化了,我们集团50岁以下的干部坐小车都不配驾驶员;英语已是国际上通用的语言,每个大学生都必须会听、会说,象江泽民、朱钅容 基都用英语演讲,那他们的专业也不是英语吧;现在会玩电脑也不稀奇了,小学生都在学……。今后一切的一切都不存在专业了。因此说,专业对口是相对的,不对口是绝对的。

要知道金箔学院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现在无论叫你干什么,你都要拿得出来。没有本事的人,最终的结局就是下岗。你知道作为一名总经理需要会哪些专业吗?首先要懂营销、财务、管理才行。所以接受高等教育,学习这专业那专业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素质。我们要在不对口的专业中寻找对口;要在专业对口时做好准备下一步的不对口。情况是随时变化的,只有先适应社会再驾驭社会的人才能算成功者。有些同学放不下身份,认为我是学会计专业的,怎能做销售呢? 且问,集团要那么多会计干什么?现在集团有这么多金箔画要卖出去,有这么多鸭子、酱菜、锅巴等着人去销售。若大家都想专业对口,都想选个好的专业,谋个好的工作,那差的岗位、辛苦的岗位没有人去,金箔集团怎么能发展成今天的规模?年轻人是要站得高看得远,但不能死抠着专业对口的问题不放。一天到晚寻找专业对口的人,他总是觉得不对口的。年轻人只要能在每个不对口的专业中把能力、智慧、应尽的责任释放出来,就是对口。当年我第一次分配工作是到供销社上班,我的任务就是打水、扫地、跑腿。为了干好工作,我一次能拿八个水瓶,后来又发明了挑水的担子;10多个办公室要扫,怕早上来不及就等到别人下班后晚上来扫,所以领导上班,办公室永远是干净的;后来在县化肥厂任政工科长,将劳动、宣传、工资、人事、保卫、办公室六大口子管理得有条不紊。你说哪行是我的专业?做每样事情都要用劳动去创造它,用智慧去改变它。我们130名学生要分配,大家的岗位能对口,也可能不对口,但不要怕,对口与不对口都是可以改变的。从上看,李鹏是学电的,现在任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从下观,我们集团年轻干部中如陈士羽中 在金陵职大是学机械的,现在任房地产公司副总经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同学们千万不要满脑子都在想对口。市场随时需要人才,不论叫你干什么,你都要能干得比别人好。我曾经对一个干部说过,如果现在组织上叫你打牛屎巴,你就认真去打,打得比别人光滑、干燥,配方比别人好,进炉火堂 好烧,什么人都打不过你,你就行了,下一步肯定有人叫你挑大梁。如果你认为我堂堂一个高级人才,干这个算什么玩意?对每个事都这样牢骚发发,漫不经心,日后你就会一事无成。这次实习中,我看到一位老朋友的儿子周琪在金太阳端盘子,很认真,很卖力,我很高兴。在最基层干事,能够这样认真的人将来肯定有出息。金箔学院是培养领导人的地方,你们要按一把手的素质来严格要求自己。什么叫做领导?怎样才算市场的领导者?以我之见,走在最前面的人,并且可以控制和影响后面人的人方可称为领导。很多年轻人总是想入非非,却又不练好真功夫,最终一事无成。用农村的老话形容就是:“天天做梦到苏州,醒来还在家门口。”所以我希望各位同学不论分到哪个岗位,一定要练好本领,将自己岗位的工作、专业知识吃透,创造出奇迹来,从一个外行变成为一个内行,这就是对口的专业。相信在座的130名学生都想干一番事业,想成为一个管理者、领导者。那么,你们就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彻底解决“专业的对口与对口的专业”这一对矛盾。否则,当人家发财的时候,你就只能发急了。

四、条件的优劣和优劣的条件

 “条件的优劣”用我的话来解释就是现有条件的好坏、多少、高低的问题;“优劣的条件”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造出来的优越条件和不努力而使自己条件恶劣的问题。现在有的毕业生刚分到单位,因每月工资只发二、三百元钱不够用,便心有怨言:这么大了还要父母贴钱。许多人就动脑筋,找人拉关系,想分一个好单位好岗位工作,收入高些,条件好些。这个观点和做法也需要纠正。老实说,现在的一个大学生,想想二、三百元是少了些。但是作为有四千余名职工的一个企业,给每人每月多发100元钱是个什么概念?要创造多少财富?每个人都想多发钱,可都不创造,钱从哪儿来?这个年头有很多人这样认为,什么专业对口不对口,只要能分到金箔、烟箔、机关等好单位就行了。这反映出什么问题?金箔集团各分厂效益不等,条件优劣差异较大。但是所有的人都分到好单位去,那单位能好吗?把130个学生都分到金箔分厂去才好呢。可这么多人过去是吃金箔还是分金箔?现在你们这批学生在集团实习已有50天了,有的同学是真学了。有的同学哪里是在实习,主要任务是在调查情况,看哪个分厂收入高,然后想办法托人尽量分到这个厂。但是我告诉你们,市场是多变的,企业是多变的,象去年金艺公司效益还很好,今年就因金箔画四处泛滥,效益就滑坡了;十七年前金箔集团只是个建在坟堆上的濒临倒闭的小手工作坊,没人看得起没人要来工作,在江宁县谁要是分配过来, 准是被别人认为犯了错误贬来的。而现在谁能分配到金箔厂还得了,就是团长级的能来都高兴。的确,今天到金箔厂当副老总,就意味着高收入,当厂长就意味着拿钱。当年职工的宿舍是用五厘米厚的三合板隔起来,20多平米的地盘,大人小孩挤在一起,夫妻之间想亲热一下都难。可今天是什么条件?——中层以上干部住房面积达130多平方米,家里装潢得象皇宫。由此你们要知道:条件的优劣是相对而言的;条件的优劣是可变的;条件的优劣是人为造成的;条件的优劣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我想,即使今天选择了好的条件,明天不一定就是好的。一切的条件都是靠自己改变、自己创造的。不要用打工者的心态去衡量条件的优越与否。只要自己用心,用智慧去做了,就会成为一个能为集团创造财富的外交专家、业务专家、管理专家。当你一旦成为这些专家的时候,你自然会拥有优越的条件。当你一旦拥有优越条件的时候,你还会在乎条件的优劣吗?想当年,我如果不到差的地方去创业,不到当时最贫困的金箔厂来创业,我在金箔集团怎会有今天?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一切的条件都是靠自己改变、靠自己创造的。初到金箔厂创业的那几年,我有很多与恶劣条件抗争的故事。当年“爬上拖拉机,脸上笑嘻嘻”,如今坐着“奔驰300”比县长还神气;到福州出差,舍不得买卧铺,座位票又买不到,便在硬座下面垫几张报纸,蜷在别人的裤裆下达38个小时;与原工业局张局长到北京出差,因囊中羞涩,只得给顶头上司点了半只烤鸭,自己不忍下筷,还谎称“今天胃不好”。……。所以,同学们要做好思想准备,条件艰苦没什么可怕的,只要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改变它,这样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人才。现在的日子不叫艰苦,大家对现在给的条件好些、差些不要计较,一切靠自己去创造,“条件的优劣和优劣的条件”这个哲学关系就会明了。

    今天,我之所以在毕业典礼上给大家分析这四个观念的认识问题,是非常有针对性的:第一个问题“理论的实践与实际的理论”,指出了有些人拥有两张皮,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第二个问题“社会的复杂和复杂的社会”,针对有些人幼稚地认为社会很简单,想象当中一切可以如愿的现象,明白告诉同学们社会不会象小说一样美丽,要认清社会的复杂,练就一身驾驭社会的本领。第三个问题“专业的对口和对口的专业”,打破了大家陈旧的思想观念,让同学们懂得专业的对口是相对的,要能在不对口的专业中寻找对口。职业是双向选择的,千万不要指望请客、送礼、托人、讲情。送礼永远送不出一个好单位,而且是不会长久的。我希望同学们做一匹俊马,驰骋在各个沙场,战无不胜。第四个问题“条件的优越与优越的条件”,清楚地指出对于企业家来说,对于一个有本事的人来说,对于一个有价值的人生来说,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条件是创造出来的。它让同学们树立一个信念:“靠自己的本事去创造一切。”

这四个课题就是要让大家去认识矛盾与分析矛盾,将我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创造出一个新的人生,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成为金箔集团的栋梁。但是如果大家思想上的问题不能解决,遇到矛盾不会分析,遇到问题和挫折就沉沦的话,就不可能成为栋梁,不可能成为复合型人才,不可能为集团创造财富。如果你们想日后受到人们的尊重,就要做个有价值的人。想成为金箔集团充满活力的新鲜血液,就要成为一个真正领导人的人。只有那种能在所有人都不愿干的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来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只有那些找最困难的事去干,把最困难的企业办好的人,才是令人佩服的英雄。有志不在年高。现在大家才二、三十岁,一定要把自己看成是金箔集团的栋梁,不要辜负金箔集团的培养,不要辜负领导们的期望。站出来,到最困难的岗位上去奋斗、去竞争、去创造。  

            (2000年7月8日在金箔学院三年制大专班和岗前教育班毕业典礼大会上的演讲)

 


用户登录

同意 用户协议 或 注册协议
我要用验证码登录
还没有账户? 点我申请
Copyright © 2024 南京金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05008524号-1    

Copyright © 2023 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686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