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雷锋精神并不是可以不要按劳分配
提倡雷锋精神并不是按劳分配。有些传统观念认为,全国都在学雷锋,提倡奉献,提倡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提倡为人民服务,因此要把自己所有的活动都变成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不能计较个人收入的多少。有些人甚至错误地认为,只要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了,我们的按劳分配就解决了。这些观念都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发扬和提倡雷锋精神是一种公德,一种良好风尚。但是,单单强调发扬雷锋精神,决不是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当今社会在我国绝大多数人还处于温饱型和既得利益的时候,大家都想在劳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硬叫人单纯地学雷锋,多干活少拿钱的做法是难以持久的。特别对那些在改革开放中搞个体的人,政策上本身就允许他们先富起来,你硬叫他们多干活少拿钱甚至不拿钱怎么可能。到最后,企业里学雷锋的人也会越来越少,自己出去创收的人越来越多,使公有企业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因此,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学雷锋和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之间的关系,按真正的按劳分配来确定我们的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我们可以向那些创造好效益、多收入的人多做宣传,让他们为社会多做贡献,救助生活困难的人,但不能把提倡雷锋精神当成是按劳分配的原则。在学雷锋和提倡奉献的前提下,企业的分配制度更应该改革,调整和完善,使分配制度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1987.2
我们厂职工先富起来是完全应该的
在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理论中、在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决定中都写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政策,什么时候也没有说过让哪部分人先富起来,难道只能让个体户富,只能给投机倒把富,不能给金箔厂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富吗?所以我认为对企业分配制度认识上要提高,在理论上要突破,制度上要坚决改革。只要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我们金箔厂职工先富起来是完全应该的,这并不违背邓小平理论和党中央的政策。
——1987.2
金箔集团如何“按劳分配”
金箔集团确立了一个推行“按劳分配”原则的指导思想:干部实行岗位工资加风险责任奖励的办法,并将月度的经济效益与奖金挂钩,到年终还再根据一年的总贡献发放提成奖励;技术人员实行职称工资加项目成果奖励的办法;生产工人一律实行计件工作制加有关补贴的办法。并且,我们将工资、奖金合在一起发放。
——1987.2
大胆地实行“联利计奖”
我们大胆地实行“联利计奖”。联利:将员工的收入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挂起钩;计奖:按企业的经济效益发放个人收入。“联利计奖”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将分配制度制定得比较合理,使思路比较清晰。
——1987.2
如何切好企业分配这个蛋糕
我不想做没经过主人批准同意而偷吃鸡蛋的人,也不想做垮台企业的“替罪羊”,而想搞“阳光下的吃鸡蛋”,想在企业盛兴时讨一个“说法”。可是,现在的现状就是不搞如何“吃鸡蛋法”,平时老是“盖着葫芦摇”,全凭你自己“看着办”,无事时你“安然无恙”,有事时就说你“偷吃了蛋”。到时真的这样做了,你二话说不出来,因为你确实“偷吃了蛋”。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企业现在急需要政府能拿出一个激励企业家的政策。改革的时代将企业家推向了市场,搞产品、搞销售、搞投资,别的政府都“推”出去了,唯独到底给企业家吃多少蛋老“推”不出来。光是嘴上喊你要切好这个“蛋糕”,实际上这个蛋糕多大,是什么蛋糕,怎么个切法,谁也讲不清。到时说你没偷蛋也行,说你偷蛋也行。这样下去怎么行?再这样“推”不出来,“老企业家”一个一个都要“倒”下去,新企业家一个一个难上来。要上来的都是私人企业“老板”、外资企业“老板”。
——1998.5
把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摁绑在一起
金箔集团为什么要改制?第一,产权明晰必须要改制;第二,集团改制的重点目的,是要使企业员工走向更加富裕的道路;第三,通过改制,企业员工将变成双重身份,是为了更好地将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捆绑在一起。
——1999.12
企业改不改制,不能只改差的不改好的
那种改小的不改大的,改差的不改好的,改快垮的不改兴旺的认识是不正确的。作为企业,不论大小、不论何种性质,都必须把她办好才有出路,公有办不好不行,私有办不好也不行。改制后,我们只有一如既往顽强拼搏,努力奋半斗,才能对国家、对员工、对个人“三有利”,国家可以多收税,员工可以多收入,自己可以早致富。
——2000.3
五花肠子六花心不可能大富
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怕政策变,不要急于捞钱。抱着“承包年把年,手里捞点钱,管他来年不来年”的思想,只能捞小钱。这几年有人名人没有肥多少。我对他讲,我说你为什么没富起来,东山地区名人都富起来了。你的毛病就是五花肠子六花心。在坐的每个人,只要你跟我好好的把江山一步步的打下来,你按照我的战略扎下根来,把你江山开辟起来,然后你是什么概念?你是一万、二万、三万的概念吗?不是。你绝对是“百万富翁”的概念。
——1992.12
算小账发不了大财
你一天到晚算小帐,是发不了大财的。你只要真心真意把头埋下去扎下去干,绝对不是三万五万十万八万的概念。你绝对是“百万富翁”!现在我还不敢说有的人究竟能成多少万的富翁,你绝对是钱没地方花的。
——19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