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EN
首页 /江宝全著作/上金山

第七章:惹“事”生非(10、“狗咬耗子”)

2016年01月04日
01.04

2016

>2016年01月04日

3277

3277
分享至

金东县政府有一个部门,叫经济发展局,有一个局长叫梁祥顺,有文凭、有能力,本来有望升任副县长的,没想到为家乡推销了一批产品,人家送了几千元好处费,被人揭发出来,检察机关逮进去半年,最后放出来没追究刑事责任,但却失去了“从政”前程。何大福做工作将他聘为副厂长。

在梁祥顺任经济局长的时候,何大福曾经为不同意见与他发生几次激烈争吵。当梁祥顺被聘为副厂长后,何大福几次为企业的事与政府部门发生分岐,梁祥顺都站在何大福立场上帮腔助势,两个人回忆这段逆差往事的时候,有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谈话。

何大福事后问梁祥顺:“你现在说话办事怎么都站在企业立场上了呢?”

梁祥顺说:“屁股指挥脑袋。我原来不了解你们企业难处,现在理解了。”

何大福对他说:“谢谢你终于理解我们的难处了,可惜你已经不在台上了,那些在台上的人可能永远也不会理解我们企业的难处。就象大家挤公交车一样,挤上去的人说,不能再挤了,实在吃不消了;而没挤上车的人在下面却说,再挤两个人吧,我们实在等不及了!其实,我们企业与政府就是因为一个在车上,一个在车下,所以才发生冲突观点和行为,这个道理不知道那些在位的政府官员懂吗?”

梁祥顺说:“你说的是,我想以后慢慢会懂的,我现在就懂了。”

“可惜,等你懂的时候,你已经不在政府舞台上了。”何大福幽默地说:“现在有三种人喜欢我、赞扬我,第一种人象你一样,落难的人喜欢我;第二种退休离位的人喜欢我;第三种同我一样搞改革、干实事的人喜欢我.而政府在台上的人,大多人都不喜欢我,因为我的观点和做法不合他们的意和品味,有的甚至与他们对立、对抗,他们怎么可能会喜欢我呢?!”

就在何大福与梁祥顺这段对话还没有几天,金陵市又发生了一件令市领导与何大福都十分“对立、对抗”的“激烈交锋”。

这件事本来并不与何大福有多大干系,可何大福却说:“陆铁军的事,就是我的事。你们现在搞他,下一步可能就是搞我!所以,我必须要站出来说话!”这件事起源是这样的。

二十世纪末期,金陵市从上到下都在急:因为这个市的GDP搞不过江南许多市。要想搞得过,怎么办?靠谁?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家越多就越有希望。可是,金陵真正的企业家太少了。改革开放涌现出来的几十名企业家到今天几乎都不在舞台上了。少数升官去了,多数人被撤职查办了,就剩二、三名还在舞台上“跳跃”着,其中包括陆铁军和何大福。可是就在数量少得可怜的时候,世纪之末,金陵市又少了一个人:金陵装饰集团总裁陆铁军。就在全市极力提出努力创造一个企业家生存环境,提高企业家各种地位的时候,陆铁军竟被抓了起来。

市里纪检机关抓陆铁军的时候,喜欢选择有震憾连锁作用的当儿.那天,整个金陵企业家正在一家大企业开会,会前十分钟陆铁军电话还打得通,说马上就到,结果会上等了十分钟,电话已不通了。有人传来话,说陆铁军已被“双规”了。传话说,他牵涉到挪用贪污罪。

这陆铁军何许人也呢?原来,陆铁军与何大福一样,是金陵市最早冒出来的创业企业家。

1984年,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进入一个良好的发展期。当时的金陵市房产局下属单位有一个木匠出身的退伍军人陆铁军,看到中国的装饰行业刚刚起步,于是便向局里借贷25万元,利用本单位的几个木工,组建了一个当时社会还搞不清的新行业:装饰公司。十几年下来,金陵装饰公司成了国家一级企业,为中国许多重大重要工程增添过光彩。九十年代初,陆铁军还在金陵浦口大桥下面建造了中国第一个装饰城:金陵装饰城。面积有几万平方米,占地六百多亩,数全国之最。

曾几何时,金陵装饰集团是金陵的骄傲。陆铁军,成了金陵企业界著名的人物,曾经数次当选过金陵市、江南省人大代表,连续多届当选为江南省、金陵市优秀企业家,并担任当地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国家级的装饰协会副会长。

陆铁军,为金陵的装饰行业,为全国的装饰行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战功!提到装饰行业,人们很难忘掉陆铁军。

但是,由于他连续干了近十九年的老总,在内外哪能无“对手”?近年来,全国的装饰行业越来越多泛滥成灾,竞争激烈,加上此行业门槛低,陆铁军早期合作的伙伴相继出现了“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状况,好几位助手都“私下”另搞一套,致使他们领导的分公司亏损严重。陆铁军面对企业效益的严重下滑危机,感到了事态严重。于是,下定决心要对属下的一个分公司总经理亏损500万元的行为进行追诉。结果,“你不讲我,我就不讲你”;“你讲我,我就讲你”,有几个“对手”联手对陆铁军进行“反攻”,更为复杂的是,到九十年代末,中国改革的官商勾结开始严重,金陵市一位“权贵”的兄弟看准了陆铁军企业拥有的一块“黄金宝地”,多次“软磨”获取未果,让他好生恼怒,“太不识相了!”正好陆铁军几位“助手”联名写信“揭发”陆铁军的“罪行”,举报信落到了这位“权贵”之手,他立即大笔一挥:立即查办!

有人说,在中国许多企业家的下场大都是悲惨的:总结总结,全国模范;搜集搜集,牢房囚犯。陆铁军的经历应验了此话。纪检机关十几个人花了四、五个月时间对陆铁军进行各种审查,结果,陆铁军经营金陵装饰近十九年,无贪污、无挪用。但是,这班人受那位“权贵”的旨意:我就不相信,他干了19年老总,难道一点问题都找不出来?你们吃干饭的呀?于是,这班人就硬是在鸡蛋里面找骨头,结果终于找到了一条“受贿”罪,十多年来属下各单位进贡的“模糊奖金”和“红纸包”累计90多万元,怪吓人的,可以做文章。

然而,陆铁军的“受贿罪”完全属于”欲加之词”。

二十多年的中国改革,许多办法政策都是不清不楚,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年终送红纸包”、“模糊奖金”这类做法,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在企业普遍流行的,恐怕也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之列。据说,陆铁军“受贿”的主要金额就是来源于这种“年终红纸包”和“模糊奖金”。听起来数额不小,实则是十几年啊!十多个下属单位啊!陆铁军都是这些企业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平时一分钱不拿,就是年底发点红纸包,而且所有领导成员都有一份。可是其他人都不算犯法,唯独陆铁军算犯法。

“受贿罪”一条前提就是利用职务进行交易。陆铁军从来没有当过什么干部,也从没有权可使。由于当时在金陵,许多企业家心有余悸,不敢脱掉“红帽子”,所以陆铁军才挂个享受房产局下属企业,名为处级单位,实则就是个经济实体。他牵头办,他全权负责。陆铁军是金陵装饰公司的大法人,下属企业的责、权、利都与他有关。搞他的人说“南装”出现的严重亏损,就是与他有关,而兴旺时他得的一些“奖金”和“红纸包”之类的收入,就说是“受贿”。

陆铁军在金陵企业家中勤政廉政也是闻名的。他性格刚正,一身正气。当时听说陆铁军的90多万元是“受贿罪”,装饰公司职工都说:奇怪了,怎么该抓的没抓,不该抓的抓了?开庭宣判那天,装饰公司500多号职工将市中级人民法院围了个“水泄不通”,抗议人民法院冤枉好人,结果法庭不敢当众宣判。

就在市里将金陵装饰集团陆铁军抓起来的前不久,何大福还应《江南日报》理论版之约,写了一篇“二十一世界最紧缺的是企业家”文章,全文刊登在《江南日报》理论之窗上。

在这篇文章中,何大福说到:“21世纪到底缺什么人才?各种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都很缺乏。但是,我认为最紧缺的人才是企业家。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国有企业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培育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党中央的这个高瞻远瞩的决断,正是抓住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同时我认为,不仅国有企业需要大批优秀企业家,非国有企业同样需要大批优秀企业家。”

在这篇文章中,何大福还说:“什么叫企业家?企业家不是一种职务,企业家应该是一种称号,就象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文学家、艺术家一样,是一种特别的人才。企业家是成功创办和经营管理企业的专家。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都存在社会分工:工人是执行性劳动;科技与管理人员是组织性劳动;企业家是决策指挥性劳动。企业家的这种劳动具有全局性、复杂性、创新性等鲜明特点。因此,企业的基本劳动者是工人群众,决定企业成败的是企业家。”

“怎样才算真正的企业家?”何大福在文章中说:“我认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必须是具有相当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并在企业运作上取得特别成功的厂长或经理。再讲实一点,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必须是这样的人:没有企业能创造条件办出一个企业;交给他一个小企业能把它发展成一个大企业;给他一个差企业能把它变成一个好企业。这就决定了企业家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和能力。由于市场经济的变幻莫测、残酷无情,我认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应该比其他的‘家’要求更高。他不仅要有军事家的指挥才能、思想家的分析能力、理论家的认识水平,还要有经济学家的头脑、政治家的风度、艺术家的表演技巧。”

何大福的这篇文章在金陵产生的反响还没沉寂,陆铁军就被抓起来了。他是金陵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他的“消失”,企业家中不可能不议论、不商量。最后,大家一致决定采取几条措施:“第一条,以市企业家协会名义写个报告,希望市司法机关从宽发落,结果‘泥牛入海无消息’,人家理都不理;第二,企业家联合会和企业家协会两位会长以个人名义找到市里分管‘政法’工作的那位‘权贵’,得到的答复:你们替罪犯求情,责任能担当得起吗?你们光晓得要我们为企业家创造宽松环境,要我们为企业家保驾护航,可是你违法叫我们怎么保护?宽松环境怎么创造?!”

在强大的政治权势面前,在震天响的“反腐倡廉”口号下,企业家们个个束手无策。他们中许多人只是经济运作的高手,却是政治场中低能儿,他们还不懂“政治经济学”,不懂政治永远是第一位的。何大福属于少数几位对政治略知一、二的人。他对陆铁军的为人、秉性了如指掌,他知道陆铁军被抓之事肯定有“背景”。但他和陆铁军一样,都是“没背景”的人,他们原以为只要凭个人苦斗总会有“好果子”吃的,谁知许多事他们也太幼稚了。现在这个时代,不搞“官商结合”,不搞“挂靠”后台,哪有好果子吃呢?因此,陆铁军被抓以后,何大福整天闷闷不乐、愁眉不展,他仿佛有预感:自己的这一天可能也快了!

本来,这件事何大福再气、再愤慨、再难过,你人微言轻有什么办法呢?!只得听天由命,眼睁睁看着政府对陆铁军如何发落吧。谁知道,这陆铁军一家,老婆、儿子、女儿一家人,却将何大福看成是“救命稻草”。有人对他们家说,这个时候,你们还是盯住何大福不放,他这个人为朋友肯“两肋插刀”,他还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而且有经济基础,花几个钱能花的起,你们盯着他没错。正好平时他们家就与何大福比较熟,因此,从陆铁军“出事”那天起,全家人几乎轮流找何大福,把何大福当成“营救”陆铁军的“总指挥”似的。何大福那阵子,逢人便说:“你们看,你们看,我说落难的人喜欢我吧?!”

陆铁军家人的乞求,几十年养成的敢为路人打抱不平的秉性,誓为改革开放做一点事业的信念,使何大福豁出去了。他向陆铁军家属子女承诺:“我一定尽力而为,即使救不出来,也要让世人知道,陆铁军是冤枉的!”

何大福很快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他立即撰写了一篇文章《想念陆铁军》,向社会各界寄发,刊登在金箔报头版头条,内容摘录如下:

陆铁军到底受了什么“贿赂”?又到底利用了哪些职?行使了哪些权?陆铁军早就是一个集体企业老总了,集体企业跟政府部门到底有没有区别?在金陵这个特定的城市,有些事要不要具体分析对待?“模糊奖金”到底在中国算不算违法?陆铁军接受下属的模糊奖金有什么动机?有什么目的?陆铁军的“模糊奖金”用到什么地方去了?等等。人们都大有质疑之处。

文章说,扳倒陆铁军,各界反应不一。对手们有胜利感:“看你狠还是我们狠”;装饰集团员工们有惊奇感:“怎么该抓的没抓,不该抓的抓了”;司法机关有成就感:“又查出了一个重量级人物”;企业界有伤心感:“金陵成功的企业家越来越少了”;政府高官有自慰感:“抓腐败怎么错”;“保护企业家是保护那些没有违法的企业家,你违法谁保护?”

文章说,无论何种反应,从局部、侧面来看,都是有理的。但是有一点事实应值得当地高官思考:金陵企业家生存环境如何?为什么名企、名家大多在外地出现,本地为什么稀有?如何创造金陵企业家生存的环境?保护、保护,如果没有过错,还要你保和护什么?

文章说到,企业家应该学法懂法,并严格依法经营,但大部份企业家是逐步成长、成熟的,在未成熟之前,我们如何去提高他们?

文章说到,象陆铁军这样的企业家,早期经营一个小企业,他成功了,后期规模大了,企业出现了膨胀期,他原有的水平跟不上,加上激烈的竞争,致使企业出现严重滑波,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如何引导他们,培养他们,教育他们,提高他们?

改革开放早期,许多人还处于朦胧状,陆铁军先行了一步,所以他的公司成为佼佼者。随着改革深入发展,大家都解放了,竞争激烈了,陆铁军跟不上了,所以他的公司出现了效益滑坡,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又该如何去帮助他们?去更新他们?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问一问:金陵装饰公司后期出现的重大问题,既有陆铁军本人问题,从某个角度看,当地的环境有没有影响?当地的“官员”有没有责任?也可以作一个深入的思考。

文章说到,如果真要创造一个金陵企业家自下而上的良好环境,不要光喊在嘴上,保护企业家,不妨就从陆铁军身上研究起。

陆铁军目前还关在铁窗里,等待着起诉、宣判、坐牢。

文章说到,由陆铁军我们又想起了金陵曾经涌现的许多著名改革风云人物:王步美、庄正平、刘丰、钟沛,不知他们现在怎样了?

由这些人物,我们又想起了金陵曾经有的许多好产品:钟山手表、大桥自行车、熊猫缝纫机、玉环热水器、蝙蝠电扇,这些产品不知现在怎样了?

快过春节了,我们想念陆铁军。想啊想!思啊思!特别是那些政府高官们,那些司法部门的朋友们!

 

这封《想念陆铁军》文章,象一颗炸弹,响彻金陵大地。

第二件事,何大福直接找到那位“权贵”,与他展开辩论。他问那位“权贵”:“装饰公司的年底‘红纸包’和‘模糊奖金’,公司其他人都拿了,为什么只找陆铁军一个算帐,而不找其他人?”

“权贵”回答说:“他是一把手,不找他找谁?”

“那照你这么说,如果参与了杀人放火,主犯查办了,协犯就可以算了?”何大福不饶人。

“……”‘权贵’无话回答。

他又问“权贵”:“这年底‘红纸包’和‘模糊奖金’,现在社会上家家都搞,我们金箔厂已搞了十几年了,为什么你非要定陆铁军有罪呢?”

“权贵”答到:“我们查办陆铁军,又没查办你何大福,你干嘛非要惹是生非呢?难道非要我下令查办你吗?!”

何大福说:“查办我是另外一码事,我猜你们早晚要查办我的,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我现在只管陆铁军这件事,你能不能手下留情,放他一马?”

“这不可能!国家法律哪能象你讲的这样随意,你不了解情况,希望你不要乱岔。”‘权贵’态度强硬。

何大福看看这位“权贵”不可能放人,只得做了第三件事。他直接上了北京,通过北京熟人找到了最高检察院一位懂案件的处长,他向处长讲了陆铁军这个案件全过程。

处长说:“如果这个案件照你这么说的样,陆铁军没有罪。”

何大福问:“有什么办法,能不能帮忙?”

那位处长说:“这样吧,我帮你介绍一位律师过去,帮他做辩护人,收费最多不超过5万元。”

何大福说:“太好了。”

北京来的律师王勇办理了委托辩护手续,很快进入角色。在法庭两次审判辩论会上,王勇的无罪辩护驳得当地法官和检察官哑口无言。辩完以后,他信心十足的说:“我因北京有急事要赶回去了,陆铁军的事你们放心,肯定无罪释放!”

王勇过于乐观了。过后“偷偷摸摸”宣判的结果:陆铁军判刑十五年!王勇听到后,搞不清怎么回事,说:“看来你们把‘权贵’得罪狠了!如果是这样,我们律师就不起作用了。”

何大福的尽力而为真的是“尽力”了,但是结果不好!陆铁军正式进入了“劳改农场”,开始了他漫长的“牢狱生活”。金陵装饰城被人贱卖了,500多号员工被“安置”回了家。原来陆铁军计划找他们“算帐”的两位“助手”,却安然无恙,“权贵”所要那块地终于“如愿以偿”,落到了“权贵“兄弟的手上。只有陆铁军的老婆急得、苦得、折磨得“死去活来”,多次自杀未遂,从一个昔日的“老总太太”,变成今日的“罪犯家属”。

通过这件事,有三种人记住了何大福。陆铁军的家人一生一世记住了何大福的“助人为乐”;社会有识之士记住了何大福为陆铁军的“仗义执言”;还有就是那位“权贵”,他也记住了何大福当面责问他的“那一幕”。


用户登录

同意 用户协议 或 注册协议
我要用验证码登录
还没有账户? 点我申请
Copyright © 2024 南京金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05008524号-1    

Copyright © 2023 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686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