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EN
首页 /江宝全著作/上金山

第七章:惹“事”生非(4、倒霉的“蜜蜂计划”)

2016年01月04日
01.04

2016

>2016年01月04日

3241

3241
分享至

1984年何大福陪钱仁德到北京拜访客户,在“全聚德”北京烤鸭店吃烤鸭的时候,就看到“全聚德”店招牌金光灿灿,当时并不在意,只觉得漂亮精致。后来时间一长,何大福方知,金陵金箔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制作金字招牌和各种牌匾、工艺品。时间到了九十年代初,金陵金箔厂已经发展成金陵市一个有名的重点企业,金东县第一利税大户。按理说,何大福大功告成,死马医成了活马,而且变成了强马壮马,何大福可以坐享其成了。

干事!干事!一直不停地干事,这就是何大福一生的座右铭,也是他之所以敢冒险取得成功的根本动力。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何大福为金箔厂亲自编撰了一段“金箔精神”:“敢于开拓,勇于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居安思危,永无句号!”这就表明,何大福这一生只能“在战斗中成长,在战斗中灭亡了”!

在干部职工大会上,何大福对他们说:“我们希望全厂职工都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金箔厂现在已经有了金箔精神,金箔精神要体现在每个职工身上。凡是金箔厂的职工,都要有一股宁折不弯的精神,都要有一股拼搏向上的精神,都要有一股敢于竞争不甘落后的精神,都要有一股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不能见到困难就躲让,跑到战场就害怕,输了一次就泄气。一个企业一定要有企业精神,企业精神要靠每个职工共同努力。国外著名企业非常重视企业精神,所谓的‘丰田精神’、‘松下精神’、‘福特精神’、‘奔驰精神’,莫不如此。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厂就无往不胜。”

就是这个“金箔精神”,就是这个“永无句号”,让何大福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始终充满着“热情、激情、豪情”的“三情”精神,在金箔事业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创造了十分骄人的业绩,当然也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和危险。

他想到了开发金字招牌。既然我们的金箔能卖给人家制作金字招牌,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制作金字招牌呢?

这天上午,晴空万里。

一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兴冲冲地跨上了金陵开往天津的列车。

他,就是当年金陵金箔厂工人、现任金箔厂贴金工艺车间主任戴永。

戴永身形消瘦,中等个子,一副和霭可亲的面孔里含着几分跃跃欲试的气势。他是金箔老艺人的后代,1979年初中毕业后,他本可以继续深造,可是命运却安排他继承父业,在金箔厂当了金箔工人。他像父亲那样,刻苦地磨练着。转眼五六个春秋过去了,他学就了一手打箔好手艺。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何大福会一眼挑中了他,让他去天津古建筑公司学贴金工艺技术。这天津古建筑工程公司是金箔厂的老客户,长期使用金陵金箔,对方听说金箔厂要开发金字招牌,满口承允,并选了一个最精通技术的老艺人做指导。戴永被何大福选中,他感到很幸运,可又觉得很担心。他决心不管如何吃苦,也要把贴金工艺的技术学到手。

在临到天津之前,戴永向何大福保证:“决不辜负厂长的期望!我是一个热血青年,应该有朝气、有魄力,明知有险关,也要冲过去”。

做金字牌匾要经过做沥子、做木坯、蒙夏布、做生漆、贴金箔等多道严格的操作程序,戴永都一道一道工序虚心学,反复做。

“头道工序是选木坯,这是金字招牌能否经久不损的前提。”老师傅从头教戴永。

一大堆木材堆在面前,有杉木、杂木、泡桐、梧桐。木匠拿起了斧头,每种木材开了一个坯子,师傅反复告诉戴永:“杉木木纹细,易开裂;杂木木纹严谨,又笨重;泡桐木纹细,体积轻,但油脂重,要处理好。”

“有了木坯,就用江西夏布平平地裹胶在木坯上,裹得越紧,木坯就不会开裂变形。”老师傅一边做一边教:“接着,就来上油漆。他们先用猪血与生漆搅拌,然后用生漆做沥子,再一遍又一遍地漆,直漆得木坯乌光发亮,光照见人。”

“贴金是最后一道工序了,能不能成功,就看贴金这道关能不能闯过了。”老师傅对戴永说。

“古时,贴金的方法很多,唐、宋时,用鱼鳔、胶水遍刷一层;关中则采用构树粘液(像桃树一样,树皮里有粘液)遍刷底子;有的地方用豆浆液、大蒜液、山药汁、冰糖液、金胶油”,老师傅对戴永毫不保留。

“现在,我们用熟桐油和胶水合在一起,做粘连剂。”老师傅告诉戴永这种方法更好。

那年,江南电视台新盖了一幢电视转播大楼,何大福上门说免费送他们一块金字招牌。接着,中央电视台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也是何大福送的。这两块耀眼显目的金字招牌,一下子使金陵金箔厂开发的金字招牌名声大振!

金字招牌开发成功了,而且生意十分火爆,业务做不完,经济效益直线上升。“永无句号”的何大福,突然弹起了新的“畅想曲”。他想到,现在的金字招牌虽然业务应接不暇,可是这些招牌都是做一家绝一家。老在本地范围内忙,这有多大前途呢?我们的视眼应当更开阔一些,站在全国范围内来畅想。现在全国有700多个大中城市,如果每个城市每年搞5万元金字招牌业务,那么全年就能达到3500万元产值;如果经过努力,将每个城市5万元产值改为5万元利润,那么就会有3500万元利润,产值就会达到1个亿的水平。而这还仅仅局限于大中小城市,全国还有2000多个县呢!如果也能做到5万元产值或利润,那会是多少啊?!“永无句号”的畅想使何大福无限惬意、彻夜难眠!

他酝酿了一套完整的“蜜蜂计划”,他要在全国所有大中城市都要创办“贴金招牌公司”。全国都办起来,金陵金箔就会用量猛增。他的意思是,将本地放养成熟的蜜蜂,放养到全国各地去采花酿蜜,然后将蜜运回总部,这就叫“蜜蜂计划”。

何大福说到做到。他立即在金陵市范围内“招兵买马”。当地报纸天天见到金箔厂招聘启示:急需招聘派到全国各城市工作的人才。那时,内地就业渠道很窄,金箔厂的招聘启示,吸引了成百上千应聘者。经过考核、培训,何大福从中挑选了八十多位驻外厂长和五百多位驻外员工,一下子在全国各省八十多个重点城市建立了分厂,每个城市给五万元开办费,剩下全靠自己想办法。

一下子派出五百多人到全国各地建厂忙业务,困难比想象还严重。1993年12月31日,何大福从西南边陲发回来一个传真:《推荐一篇感人肺腑的心中的歌》。

这是昆明贴金工艺分厂张亮自编自唱的“招牌公司驻外员工之歌”:

告别了亲人,远离家乡,

我们从江南奔赴云南,

匆匆忙忙登上了火车,

一路上好景色来不及仔细欣赏,

也顾及不了家中还有老婆孩子和爹娘。

哟嘿……

云南是块迷人的地方,

这里就是我们新的战场,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金字招牌,走向全国,

我们将白手起家建一个分厂,

让金字招牌在云南生根开花,闪闪发光。

哟嘿……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我们天天在市场闯荡,

误过了多少青春时光,

困难大,条件差,环境不适应,

想想创业的艰难,真想大哭一场。

哟咳……

我们都是英雄好汉,我们的意志多么坚强,

一心为厂多做贡献,

我们脸上洋溢着无限的春光,

到明年企业大发展,我们再把凯歌高唱。

 

张亮自编自唱的这首歌,用“辘轳·女人和井”的调子,唱得全体员工热泪盈眶,泣不能语。无论创业多么艰辛,无论对家乡多么思念,一想到心中的目标:让金字招牌走向全国!遇到天大的困难金箔人也不低头。

1993年,何大福发出通知,叫全国驻外分厂厂长都到山东泰山集中开会。到了泰山,何大福什么话也没说,只告诉大家,今晚先休息,明早爬泰山。

第二天清晨四时起身,何大福带领着八十多位分厂厂长从泰安城北明代修建的岱宗坊出发,下午四时爬到山上。

从山麓到绝顶,要攀登一万三千多台阶,行走十八里路,一步一重天,一阶一盛景。游玩二百多处。“一天门”是登山经过的第一道门。不远处的“天街”,意味由此攀上登天的阶梯。到了“石头”,又名“回马岭”,盘岩叠嶂,步履艰难。传说唐玄宗骑马登山至此,马再也不能上了,由此拨马而回。到了中天门,从此仰视高耸云端的南天门象一块金石,镶嵌在两峰衔接处。云梯从天而降,万仞千级,蜿蜒曲折,盘道奇险,峭壁排戟。过了慢十八,又爬紧十八,再攀不紧不慢的又十八。三个十八盘,一公里拔地升天四百公尺,攀登一千五百九十四级台阶。南天门是相对于北天门而言的,建于元朝,有六百多年历史。由此回视危峭崎岖的登山盘迭,实有置身云霄之感。天门两旁对联写着:“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漫步天街,而后就到玉泉顶,又叫天柱峰,刻有“极顶”二字的巨石,是泰山最高的地方。登上山顶,如天宫仙境,绝顶鸟瞰,顿时感到太阳近、云彩低、众山小、胸怀阔,一幅巨画铺展在齐鲁大地。泰山、风景优美、雄伟挺秀、巍峨博大,故以“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石”之姿而闻名于世。

从泰山顶下来,何大福问大家:“你们有何感受?”

何大福一言破题,道出了泰山会议的主题:“发扬泰山压顶不弯腰精神,誓叫金字招牌走向全国!”

这也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是啊!我们在外办厂,人生地不熟,新砌炉灶新开锅,现打柴火现烧窑,说困难,可以说上十个、二十个,讲上一天一夜,但光谈那些有什么用呢?现在,就是要发扬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挺起腰杆,冲破险关,险关过后是坦途嘛!”

一场攀登泰山,迎战困难,就这样“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很快各路都传来捷报:业务有了,厂办起来了,工作正常了,条件改善了,势头越来越好了!

驻外分厂业务开展起来后,金箔的需要量突飞猛增。打箔车间天天加班加点也满足不了业务的需要,全国各地带钱提货也提不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没有黄金计划。那时,中国黄金市场还没放开。

何大福找到金陵市人民银行行长唐新春,希望帮助解决黄金计划不够用的难题,支持企业发展。

唐行长满脸堆笑:“我有什么办法?国家黄金计划也没放开。”

何大福说:“那深圳不是金首饰放开了嘛,可以任意买。”

唐行长道:“首饰是首饰,黄金又不是首饰。”

“那我们到深圳买首饰回来化掉,然后打金箔,你看这样行吗?”何大福突然想起来这个办法。

“唉?!这倒也是一条路子。不过你不能问我。问我就说不行。因为首饰仍然流落在人间,跑不了,你们打成金箔,一贴到哪就损耗掉了。”唐新春在银行界也是一个改革开放先锋,他的思想不保守。

有了行长的默许,回去以后,何大福就带着武亮奔赴深圳,一下子从首饰店里买了三十多万元的三个九黄金首饰坐飞机赶了回来,哗啦啦全部倒进1200多度高温的化金炉中,立即变成了金水,然后倒出来冷却变成金条,再通过十二道工序打成金箔。这个大胆的举动解决了当时的黄金计划严重缺口难题,成了何大福引以为荣的一个成功思维。

可是好事多磨,一封匿名信呼啦又寄到县委书记朱有才手中。有人检举何大福倒卖黄金,违反国家黄金法。朱有才喜出望外,认为这下你何大福跑不了了。他立即叫来公安局长邢雨和经案大队两个队长,对这封信进行认真研究,最后意见是:如果信中反映属实,那就是违法,可以抓人。

当朱有才与公安局长正在研究何大福倒卖黄金犯法的时候,何大福与武亮又飞到了深圳,准备采购第二批首饰回去。因为黄金非同一般材料,他生怕出事,所以还是亲自来了。谁知第二天,副厂长李小祥就赶到了深圳,告知何大福千万不能回单位了,因为有人检举何大福倒卖黄金,县里已讨论过了,一回去就抓捕,现在整个西山镇已山风欲来风满楼啦!

“消息可靠吗?”何大福问。

“绝对可靠,经案大队长是我的同学,他亲自对我说的,并叫我绝对保密。”

何大福眼含热泪,为企业呕心沥血最后落得如此下场,他没想到。考虑了半天,最后他还是决定回去。

“不回去到哪儿去?金箔厂是我的家,离开金箔我活着有什么意思?”何大福想了又想,“哪个伟人没坐过牢?我虽不是伟人,但我还没有坐牢的实践,他们要抓就抓吧,有什么办法?”当天晚上,他们就回到了广州,第二天就乘飞机回到了金陵。何大福先回家放下行李,刚一进门,岳父张礼贤端坐在客厅。

“爸,你来了?”何大福亲切地喊了声。

“噢!听说你今天上午回来,我就赶来了。外面传说你一下飞机就抓你,我是来看你一面的。”岳父声音颤抖地说。

“不知道。现在还没抓嘛。”何大福已有心理准备。

这边放下行李,要回到厂里,全家人都愣在那儿,满脸忧伤,妻子周素琴更是泪水直淌。“不要哭,我还没抓呢!”何大福转身,直奔厂里,刚进办公室,那边公安局经案大队两位队长就真的找上门来了,帽徽领章齐全,比较正规。

“何厂长,你要如实说,有人反映你们倒卖黄金,到底是怎么回事?”大队长说话腔调还不算狠。

“怎么回事?生产发展了,黄金计划不够用,金箔供不上,找银行要计划又没有,深圳特区首饰放开了,敞开卖,我们就去深圳买回来,化成金水,然后再打成金箔,虽然成本增加了不少,但比没有计划强。前面买了一批,共一公斤多,有发票,回来入库也有手续,我们也没有从中牟利,也是为企业。就这个情况,你们看着办吧。”何大福如实道来。

对照《黄金法》,倒卖黄金,是指金矿开采出来的黄金不通过银行,直接私下交易;或者走私黄金回来从中牟取暴利。象何大福他们这种行为公安局还是头一次碰到,算不算违法?经案大队也吃不准。所以他们口气软了:“啊?是这样?”查清具体情节、数量、金额、画了押后,就回去了。其实这两位大队长手铐都带来了,放在包里硬是没有拿出来。

回到单位,他们立即打电话到市人民银行唐行长那儿,咨询何大福他们买首饰化成金水打金箔的行为算不算违法,唐行长回答:“我认为不算犯法,私人都可以放开买,他们是公家,犯哪一条法呢?”

朱有才书记急切地询问公安局那边,何大福抓捕了没有?回答是否定的。挂完电话,他又一次将牙咬得紧紧地说:“总有一天要搞倒你何大福!”


用户登录

同意 用户协议 或 注册协议
我要用验证码登录
还没有账户? 点我申请
Copyright © 2024 南京金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05008524号-1    

Copyright © 2023 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686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