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厂第一天起,何大福就与工人一道排队打饭打菜。他想遵照革命老干部一样,与工人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尽量保持与工人群众打成一片。但是,他发现这里面还是不对劲。原来,每次打菜轮到何大福了,炊事员见是书记光临,打菜的勺子情不自禁往盆子里的深处抄,给何大福打的菜都是又多又好。何大福示意了几次,炊事员还是习惯成自然。厂里几个刁钻的员工背后议论说,排队打菜打饭要跟在何书记后面,炊事员给他打那么多,给我们也不能打那么少。何大福感到这样下去,不仅不能树立干部的形象,反而有损干部形象。他便找来司务长与炊事班长,要求他们立即改变打菜方法,开饭之前,所有的荤菜、蔬菜全部事先打好,用碟子一碟碟装好,员工来了就端或倒在私人饭盒里,又公平又快捷。大家都说这样好。
不知是从小在农村生活的原因,还是年轻时当工人养成的习惯,何大福吃饭的时候,左手能托起两只中号碗,一只碗装的是饭,另一只碗装的是菜。进厂报到连续好多天,何大福都不坐办公室,而是到各车间转悠,学习知识,了解情况,特别是每到中午和晚上吃饭的时候,他都是左手托着两只碗,右手抓着一双筷子,时而到单身工人宿舍里与工人边吃边聊,时而到双职工搭起的临时小家庭走东家串西家,吃吃聊聊。这个方法很是见效,干部职工多数人逐步看到这位新来的书记象个真心干事人。于是,何大福知道了不少厂里真实情况和办好金箔厂的良策。
这天中午十点多钟,从到金箔厂泥泞的雪土路上,来了两位身着褐色袈裟,右臂袒露着杏黄色锦僧衣的喇嘛,粗犷的肩膀缠着两个麻布制作的口袋,通过传达室找到供销科,供销科长刘如生说供应不了,于是他们径直往厂长书记办公室走来。
“请问,你们是不是厂里负责人?”两位僧人望着何大福与刘恒问道。
“请问你们有什么事吗?”何大福连忙迎上去。刘恒也紧跟着站起来相迎。
“我们是青海喇嘛寺的,特地到贵厂采购金箔的。”为首的喇嘛说。
“呵呵,欢迎!欢迎!不过……”刘恒连忙露出为难之色。因为他知道,现在国家改革开放,全国到处恢复寺庙,大量急需金箔贴菩萨,而金箔生产遭受文革洗劫,已气息奄奄。北京天安门维修急需四十万张金箔至今还无着落,哪有金箔供给青海寺庙?
“我们来你们厂采购金箔真不容易!”那为首的喇嘛情绪激动,讲了事情的原由:“我们的喇嘛寺在青海的深山里,多少年没维修了,亏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香火才旺了起来,善男信女看到寺庙年久破旧,就自发捐款、捐金银首饰给寺庙,让我们兑换金箔,为菩萨重塑金身!”两个喇嘛说着说着,立即从裤腰上解下两只腰袋,哗啦啦……向桌上倾倒了一堆钞票、硬币、黄金、白银……
另一个喇嘛解释道:“我们找你们找得好苦啊!从青海深山里的喇嘛寺出发,我们骑骆驼上兰州,走了二十多天,接着就坐火车上了北京,找了国家民委写了介绍信,然后又拜访山东孔庙、河南少林寺,顺着佛家指点,万里迢迢才摸到了你们金陵金箔厂。”
何大福、刘恒被两位喇嘛精神感动了。可是,生产不出金箔实情还得向他们解释:“两位僧人的心情我们能理解,可是……”何大福的话还没说完,只见一个僧侣突然从下腿绑带里抽出一把锋利无比的“藏刀”,往桌子中间一戳,深深戳在桌子中一动不动,大声说:“你们今天说一声,到底供不供金箔?”
何大福、刘恒一见此状,深怕事情闹大了收场难。于是,何大福连忙用缓和气氛的口气说:“两位法师不要生气,我们一定想方设法,争取为你们挤出一些金箔来!”
两位僧侣这时才息怒为笑。戳刀的僧侣拔出“藏刀”,恭恭敬敬递给何大福说:“这把藏刀跟随我很多年了,今天我也不带回去了,就赠给你们金箔厂,作为一个纪念吧!”
“谢谢!谢谢!”何大福接过刀,连说两声谢谢。这时候,何大福一看手表,已到十一点半,连忙跟刘恒厂长说:“跟食堂说一声,备几个喇嘛吃的菜,请两位法师吃饭!”刘恒说:“金箔厂从来不用公款请客吃饭,今天如果请客,县里知道要批评的。”“没关系,先吃过再说,真正县里找起来,我们自己付钱。”何大福坚持招待喇嘛吃中饭。
一会儿工夫,职工食堂桌上,摆了几个僧人吃的菜:一盘油炸花生米,一盘炒鸡蛋,一盘干切牛肉,一盘芹菜炒香干,一盘木耳炒青菜心。两位僧侣开始不好意思,执拗不肯吃饭,经不起何大福诚意挽留,只得“尊命从命”坐上了桌。
那时候,工业企业是无权用公款招待的,不仅上级绝对不允许,连工人们也不习惯,工会经常发动工人群众实施“强化监督”。何大福、刘恒与两位僧人刚坐下还没吃什么,李雄关几个人通过行政科长曹庭知道了消息,他们立即煽动几个工人来到饭桌旁。李雄关背后挑动说:“现在厂里亏损成这个样子,工人工资都发不下去了。新来的书记还得了,竟用公款招待大和尚!”行政科长曹庭、保卫科长张荣生等与李雄关几个人都别有用心地来到吃饭现场。开始他们离何大福吃饭的地方还有十几米远,聚在一起七嘴八舌提意见、发牢骚,说得上劲了,竟然有几个脾气爆的人冲到饭桌跟前,一边指手划脚,一边责问何大福:“你们凭什么花公家钱请客?”说得何大福、刘恒与两位僧人顿时脸色骤变。其中一名胆大的,叫秦歪子,在厂里邪头歪角,不务正业,到处瞎混混,许多人都怕他,厂领导也拿他没办法。只见他跑到桌前,抄住一只角,死劲往上一掀,整个桌子上的几盘菜连盘全部掀翻在地。一边掀,他还一边说:“我让你们吃个屁!”这时候,正是工厂吃饭的休息当儿,近200号工人见何书记请和尚吃饭,而且用公款,被人掀翻了桌子,一起都来看热闹了!刘恒气得脸铁青,两位僧侣不知如何是好。谁知,此时的何大福反而一点不急不慌。他大声向前来观看的人群招招手:“大家都靠近,都靠近,我有话要说。同志们!今天两位大和尚从青海到我们厂来买金箔,他们到我们这儿来有一万多里路,事情谈好了,正好时间到了十一点半,到了吃饭的时间,我们能说,你们好好走,欢迎下次再来?下次鬼肯来啊?再说了,一万多里到我们厂,我们能叫人家背锅走吗?假如有一个朋友到你们家,到了吃饭时间,你能说叫人家好好走,欢迎下次再来吗?我们是企业,是做生意的,做生意的人就要热情好客,不能怠慢客人,所以我与刘厂长便留了两个大和尚吃顿中饭,而且也没有喝酒,你们看,我说得是否有理,大家能理解原谅吗?”
近200号人突然静了下来。何大福继续说:“请各位到金东化工厂调查了解一下,我何大福过去从不喝酒抽烟,但是现在到了金箔厂就不一样了。金箔厂是集体企业,是属“鸡”的,一切要靠自己找食吃。从今以后,我们必须要改变过去“属猪”的那一套,为了金陵,不喝不行;为了金箔,不得不喝!从今往后,只要是金箔厂的客人,我们都要热情招待,坚决做到来人就吃饭,吃过饭再谈判!我们一定要做到一边吃一边干,不能光干不吃,也不能光吃不干!”何大福越说越慷慨,振振有辞。这时候的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一个连一分钱招待权都没有的人。
不过,这场现场“申辩会”,却让大多数干部职工站到了何大福这一边。往后的日子,何大福在金箔厂吃翻了天,哪怕是吃出满身病,也不再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