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战场上创作出来的鲜活“产品”
从一九八四年到一九九四年,创作了大量的、全方位的带血带肉 的“时代作品”,使我的土理论充满活灵活现的时代气息、战斗风味。 正因为金箔厂的改革开放的思想明、方向正、广大职工看得清、摸得 着,所以广大职工始终团结在总部领导的周围,一步一个脚印搞改革。 不管社会上风浪多大,金箔厂每年都以 40%-50% 的速度递增,社会的 知名度也越来越大。 九十年代初上演的一出话剧,反映对越反击战的,叫《高山下的 花环》,因为有血有肉,曾热浪五洲四海。我的土理论也因为有血有 肉,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有人认为企业界出现了“江宝全”现象;许 多人将我的“奇谈怪论”作为“味精”,用于各种“菜肴”上。《人 民日报》曾以《江宝全的土理论》为标题,一次就宣传了我的五大土 理论:转移理论、抢喜糖理论、鱼塘理论、篮球场理论、扑克牌理论。 我的“十大土理论”主要是: 1.转移理论:1984 年,改革开放已经第六个年头了,可是究竟是 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于 是,我用改革开放前我们唱的《红灯记》作比喻,说几十年来我们都 是唱的《红灯记》,现在改革开放了,党叫我们搞转移了,不唱《红 灯记》而改唱《沙家浜》了。如果还习惯性地唱《红灯记》的台词、走《红灯记》的台步,那就错了,必须改过来,这就像《沙家浜》中 的郭建光“转移”一样。因而,1985 年起金箔厂对几十年来束缚人们 思想、禁锢人们手脚的所谓哲学、古训、道德、文化、政策、制度、 方法、习惯、家教、义气等,都加以认真地分析、整理。有利于生产 力的保留,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就改革。进而在先进评选、机构设置、 干部配备、人事制度、分配方法等方面,取消阶级斗争时期留下的传 统做法,同时建立健全与改革创新相适应的新办法和新制度,使金箔 厂一下子成为当地有名的“小香港”“小深圳”。 2.抢喜糖理论:一九九三年,改革开放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什 么是计划经济?什么是市场经济?在“双轨制”的情势下谁也搞不懂、 弄不清。于是,我用中国人结婚吃喜糖的形象做比喻。我说,结婚时 发喜糖与抢喜糖,可以分清什么是计划经济,什么是市场经济。计划 经济是发喜糖,每人十颗或八颗,大家一样多,不能多发、少发、重 发、漏发,严禁虚报冒领。发糖的人如果留下一部分,作为计划外的 机动,再另行发给少数人,这就是违法。而市场经济就不同了,同样 数量的喜糖往空中一抛,落到地上,谁抢到就是谁的。多抢多得,少 抢少得,不抢不得。当然抢喜糖也有几条规矩:一是哪里有糖哪里就 是市场,不分国界、省界、县界了。二是所有到场的人,不论何种身 份,都必须弯腰去抢喜糖,否则就得不到。三是在抢喜糖过程中,当 然难免跌跌撞撞、混乱一团。四是不能去抢别人已经抢到手的糖。五 是撒糖的人不能变相撒,也不能留一部分私下另发。六是抢到的糖吃 起来觉得分外甜。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在这一“抢喜糖理论” 指导下,金箔集团“不找市长找市场”的时间特别早、劲头特别足、 效果特别好。 3.爸妈理论:1990 年,国家把企业推向市场,但在实行厂长负责 制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上关于厂长、书记、工会三者关系问题一直糊里糊涂。理论界提出“什么厂长是中心、书记是核心、工会 代表工厂,越绕越绕不清。”因而党政工三方各自强调自己工作的重 要性忽视或贬低其他工作的重要性,在报纸电视就谁大、谁是一把手 讨论得焦头烂额之时,我创作并提出了言简意赅深邃明了的爸妈理论。 我说什么书记大、厂长大?回家问你爸爸和妈妈,究竟妈妈大还是爸 爸大?爸妈都是一个大家的领导成员,各自分工,各司其职,但分工 不分家,对什么工人是主人、厂长是仆人?我又说,厂长负责一个企 业倒不是主人?一个仆人服侍那么多主人如何服务得好?不能拿巴黎 公社当年的意识形态理论用来办企业。我认为厂长和工人都是主人, 工人是英雄,厂长是管英雄的,因此厂长必须是英雄中的英雄。不是 英雄的请自动下台。一连串复杂难断的企业问题,一下子就理清爽讲 明白了。爸妈理论理顺了企业厂长、党委、工会三者关系,强调政治 干部要与经济干部紧密配合,共同哺育企业这个“小孩”。 4.篮球场理论:这个理论主要是表达在市场经济中,在营造人才 竞争氛围,鼓励员工竞争上岗,体现“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原则。 1993 年,我用篮球场打篮球做比喻,我说在市场经济中,人才使用及 人才竞争好比运动场上的篮球赛。为了赢得比赛胜利,所有的人都要认 真地、全力以赴地投入比赛,用过硬的技巧和能攻善战的策略去击败对 手。发现哪个运动员不行应当立即换人,换下来的人经过体能休整、技 术补课等可以重新上场。按照传统的做法,“我积极工作态度认真, 一没贪污二没腐化三没犯错误,你凭什么叫我下场?”按照“篮球场理 论”,“叫你下场不是因为你努力不够,而是因为你能力不够!” 5.扑克牌理论:这个理论表述的是市场经济也并不是完全自由化 经济,而是大框架内的法治经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遵纪守法。 1993 年,我用我们日常生活中打扑克牌作比喻,说打扑克必须订出法 规,打牌人必须遵守统一的规则。一旦出错牌“吃苍蝇”,就得扣分,“多牌少牌自动下台”,“有牌不出发现倒扣”,老是脏皮狗赖“牌 风不好”,下次人家就不会跟你打牌。同样,我们在市场竞争中,一 定要有好牌风、好信誉,在法纪政策允许的条件下靠真本事,用技巧 和实力战胜对手。 6.鱼塘理论: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市场经济出现了许多混乱状 况,许多人不知所措,认为市场经济太乱、太复杂。于是,我用“鱼 塘理论”向大家解释中国市场经济特点。我说,中国的市场好比是一 个大鱼塘,隶属于各种经济体制的人,在这个大鱼塘中一起竞争捞鱼。 独资的、合资的、合作的、联营的、全民的、集体的、乡镇的、村办 的、股份的、个体的、私营的、还有校办的、军办的、福利单位办的。 可以搞同一个产品,可以办同一类企业。由于环境、区域、政策、办法 的不同,结果就大不一样。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带来三个明显的不同: 一是捞鱼人身份不同。二是捞鱼工具不同。三是分配不同。有的全部 上交,有的全部归己,有的只能吃到一点鱼骨头或鱼肚肠之类。由于 三不同,给公有制企业职工带来“里外里”“等”“捞”“糊”“推” 等复杂心态。我们应该根据在大鱼塘内捞鱼的现实,制定四条捞鱼规 则:一是凡参加捞鱼的人,不管你原来是什么身份,统统用捞鱼人统 一的“标准”来衡量,二是凡参加捞鱼的人,都可以使用同样的捞鱼 工具,并不断改进和创新自己的捞鱼工具。三是捞到的鱼采取基本相 同的分配模式。四是努力营造更好一些的捞鱼环境。我的这个“鱼塘 理论”,当年在中国一个高层论坛上发表演讲,受到高度评价。 7.鸡蛋理论:改革开放向深度发展时,分配制度没有跟上改革 步伐,由于经营者报酬机制旧的已经过时,新的还没出台,因而企业 界缺乏明确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造成了“58 岁现象”“穷庙富 方丈”等不正常现象。1999 年,我发表了一篇文章 :《鸡蛋理论》引 出的思考,说主人给鸡倌一个鸡蛋,要鸡倌孵鸡养鸡生蛋。鸡倌起早贪黑把鸡蛋孵成小鸡,鸡长大又生蛋。这样蛋变鸡、鸡生蛋蛋再变 鸡、鸡再生蛋、越来越多。鸡倌辛辛苦苦几十年,可主人老是“盖着 葫芦摇”,就是不告诉鸡倌该吃几个鸡蛋?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鸡 倌偷吃了几个鸡蛋,又不巧被主人发现了。于是,主人说:“鸡倌竟 偷吃主人家的鸡蛋!于是主人报了官,鸡倌二话说不出来,因为他确 实“偷吃了鸡蛋”。鸡倌本不想做没经批准而偷吃鸡蛋的人,也不想 做企业垮台的替罪羊,想做“阳光下吃鸡蛋的人”,想讨一个明确的 “说法”。可现状就是没有明确的“吃鸡蛋法”,平时主人总是“盖 着葫芦摇”,全凭鸡倌自己“看着办”。无事时鸡倌“安然无恙”, 有事时就说你“偷吃了鸡蛋”。这一“鸡蛋理论”,在全国企业界 产生强烈共鸣引起极大反响;被经济学家及整个理论界广泛引用传 为美谈。 8.树干树梢理论:这个理论重点阐述市场经济中,究竟是创办大 规模经济(即大企业),还是创办小企业?许多人认为小企业无前途、 无出息,轻视,怎么办?我用树干、树梢作比喻,我说大企业为树干、 小企业为树梢。有条件办大企业当然好,但无条件办树梢企业也是可行 的。怎么办?在树根钱、树干钱越来越难赚的“微利时代”,我们不能 忽视赚树叶钱、赚树梢钱。而且,不仅要赚自己树上的树梢树叶钱,而 且更要学会赚天下的树叶钱、树梢钱。一两棵、几十棵树的树梢、树叶 能值几个钱?但把天下的树梢树叶全集中起来,那赚的钱就非常非常可 观了。如浙江小商品、沃尔玛等都是树梢、树叶企业办成天下第一。树 梢理论在启发经营思路、开拓广阔市场上,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9.大老婆与小姨子理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总有许多 客户。但无论是本企业还是外面企业,都面临一个重新选择客户问题。 1996 年,我提出“大老婆与小姨子”理论,提出企业与供货单位是“原 配夫妻”,合作多年,应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不能搞有奶就是娘。我提出如何处理好本企业与新老客户企业的关系?最恰当的比喻是老婆 与小姨子的关系。如果说老的客户企业是“原配老婆”的话,新的客 户企业就可比作“小姨子”。大老婆因为长期为“丈夫”服务,可能 有点“人老珠黄”;小姨子因为年轻、漂亮,因而往往有人恋上小姨 子而忘掉了原先的大老婆。“大老婆与小姨子理论”告诫人们:不能 过河拆桥,不能喜新厌旧,不能有了小姨子而忘掉大老婆。所以金 箔集团与新老客户企业,几十年来一直亲如兄弟,如同一个战壕里 的战友。 10、搭牛屎巴理论:改革开放中,许多人开始出现浮躁、不肯务 实。特别是有些有文凭的人,怕干活,总想进机关,当管理人员,这 个结果会给社会和企业带来后患无穷。为了教导年轻人,我用农村搭 牛屎巴作比喻,我说乡下人经常起早贪黑扒牛屎,然后与稻草和拌, 搭在墙上等太阳晒干,拿回去烧锅。可是,就是搭牛屎巴这么个简单 的事,你不掌握技巧想搭得比别人更光滑更干燥更好烧,也真是不容 易的!你得了解牛屎,黑牛与黄牛屎巴是不一样的,水牛与旱牛屎巴 是不一样的,北方牛与南方牛屎巴是不一样的,老牛与小牛屎巴是不 一样的,病牛与健康牛屎巴也不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屎巴配的稻草、 麦秸是不一样的,搅拌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晒的光照也是不一样的, 必须配比要得当,多了捏不成巴巴,也不耐烧;草少了没筋骨,不粘 搭不起来。如果把牛屎巴搭得像煎饼一样,又好烧又好看,那就靠真 功夫了。如果你去搭牛屎巴,还没干就说干不起来,或者不研究、不 学习、马马虎虎的,那你怎么能搭得好呢?一个做事马马虎虎、不对 自己严格要求的人,不管干哪行都要出问题。“牛屎巴理论”推动金 箔员工克服困难、钻研技术、精通业务、在市场经济中磨练真本领。 (201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