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徒岁月
一九六二年元月二十二日,这是我人生首次最快乐的时刻。 这一天,我被江宁县供销合作社招为练习生(即学徒工),开始 了我人生之路的第一步。 一个小孤儿,瘦骨嶙峋,个子不到一米六。没有营业柜台高,哪 能到供销社学徒当营业员?原来,是当地居民、街道、湖熟镇委跟供 销社招工领导“磕头作揖”求来的。他们看到我无父无母,凄凉度日, 十分同情。便一而再,再而三,恳求上面有机会将我带出去。那时政 府谁有难就帮谁。记得第一次全县理发店添理发员,他们也将我推出 来,跑到理发椅旁一站,连理发人头都够不着,只得作罢。否则,我 有可能成为哪位“中央大首长”专职理发师了,因为我政治可靠,根 正苗红。 这回供销社招学徒,经不住当地政府的“苦口婆心”,加上招工 的供销社人事股长陶定向和东山供销社主任张彭达“善心积德”,竟 然了收留了我。而我并不懂得,为了照顾我这样一个孤儿,这些组织, 这些官员,是多么的“大慈大悲”和“功德无量”! 不料,当我与其他六名学徒工一起报到时,那六名学徒工一个个 分到这儿那儿,唯独我没宣布分配,我当场急哭了:听当地领导说, 工作了,要好好干,否则还会退回去的。现在我还没干,怎么晓得我 表现不好呢?呜呜!
负责安排供销社学徒工分配的人事经理张开祥对我说:小江,你 不用急。鉴于你的个子还太矮,站不了柜台,领导为了照顾你,决定 破例让你留在区社总部当通讯员。等以后面个子长高了再去站柜台。 不是将你退回去。 我破涕为笑。于是,我被安排了相当具体的工作任务:每天起早 将几个主任书记经理办公室清扫一遍,并要将每个办室热水瓶打好两 瓶开水,打水要到一里多路的茶水炉去。歇下来听候召唤,随叫随到, 叫叫人,送送信,还要帮厨师朱老头洗菜理菜杀鱼烧火,饭后洗碗。 身为农家子弟,干这点小活算啥?再加我寄养叔叔家一年多,家 务活我干了一大半,到单位更是得心应手。当时,江宁东山镇很小, 只有一条大马路,人口不多,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供销社来了名快乐的 通讯员,整天乐呵呵的,欢乐无比。 善于总结归纳好像是我的天赋。时隔不长,我回到湖熟,家人和 当地人问我在供销社干啥,我说通讯员他们搞不懂,于是,我将工作 任务归纳起来讲给他们听:“扫扫地,打打水,喊喊人,跑跑腿!” 他们说听懂了。说在部队叫勤务兵。 管他叫什么!那时候反正我天天有事干。我快乐得手舞足蹈。我 从不知疲倦,从不叫苦喊累。星期天我也想找事干。反正我是孤儿, 没有家。 天天扫地,天天打水,常常送信,我不仅不厌烦,越干越有劲, 相反,我还开动脑筋,如何将地扫好,将水打好,将信送好。我扫地 认真领悟老辈“扫地不扫边,够你扫一天”的古训,每天抓起扫帚, 从门口往中间扫,然后分四个角落,一个个往中间扫,低下头将办公 桌档也掏扫干净,所有椅子都提移开清扫干净,抹干净归原位。我打 水每天有十几热水瓶,为提高效率,我从双手拎四瓶到拎六瓶,后来 能拎八瓶,但我还是开动脑筋,制作了个挑子,一趟能挑十多瓶。当时,江宁区供销社辖管四个乡镇供销社,方圆几十平方公里。那时通 讯设备落后,每次重要文件信件,都要我骑着自行车送下去。开始一 圈转下来,要大半天。后来我摸索规律,寻找合理路线。结果,我送 信,早晨完成扫地打水任务后,开始下乡,送完信还赶回来吃午饭。 …… 满腔热情地工作,开动脑筋地工作,在领导与老前辈的关心帮助 下,我进步很快。 第二年,我的任务就开始发生了变化:由“扫扫地,打打水, 喊喊人,跑跑腿”,到“扫扫抹抹,收收发发,浆糊沓沓,来人呱 呱”了。这里面可以看出,我已经能担当供销社文书、秘书许多工作 了。…… 第三年,我个子长高一点,能站柜台了,于是,领导又分配我去 了调味品柜台,当了一年营业员,在这期间,我学到许多经营知识和 企业管理。 …… 后来,我又被抽调到了国营江宁化肥厂,当了四年最基层工人。 记得那些年,真是我最开心,最快乐的年代……没有那个年代的 “练习”,哪有我今天的一切? 快乐,快乐! 快乐地工作, 快乐地生活, 愿快乐伴随着每个人! (2016.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