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词句表述】
仗后台势 仗兄弟多 仗资格老
B.【词义解释】
创业者,不可过度利用和依仗已有的、曾经为创业带来便利的条件,否则,必将自找麻烦, 影响创业进程与发展。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会最大可能地集中资源,借势、顺势、得势,在“天 时地利人和”上挖掘有利条件,为己所用。创业的过程就是搜集已知条件、挖掘未知条件、把 握变化条件的过程。然而,在企业的实际运营中,有些人会利用某些资源和力量,保护既得利益, 使一些公共资源变异成个人利益的保护伞,使负能量、潜规则破坏和影响企业制度与资源的优 化配置。其中三个“仗”的出现,就会贻害无穷。 仗后台势 指创业过程中无法摆正和处理好与有权力者的关系。影响企业关系的权力方 向,一般来自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企业要展现企业章程制度治理,管理企业,防止门外 之治,防止负能量、亚文化、潜规则掣肘和破坏企业制度的顺畅运行,干扰企业经营管理。 仗后台势违规,就是企业需要防范的现象。 任何时候,人有景仰,见贤思齐,依仗、依靠、依托更有能力、更有权力的人来为正当的 目的服务,乃是趋利避害的本能。但如果依仗有后台的庇护,不思进取或仗势欺人,则会使积 极上进的正能量受到打压,使制度公正的分配原则受到破坏。所以仗势为一己之利的行为是企 业的负面文化,必须予以清除。 仗兄弟多 仗兄弟多指创业者待人接物,不能处理好与自己平级、同级、关系密切的同 事和伙伴关系,拉帮结派。这里讲的“仗兄弟多”,与“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根桩” 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创业艰难,需要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是志同道合“举 亲不避嫌”,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心意相通、志向相同的人在一起做事就容易成功。 但这种家庭式的人际关系一定要融合,并且需要有更多的后来者一起营造良好的氛围。如果 当自己的名誉、地位、利益受影响或遭变化时,就把人际关系扭结成某种势力、造成某种势 头,并不断发酵,阻碍企业正常的制度运营,损害企业利益,那么这种关系就会成为企业的 负能中阻和肌瘤。对此,创业者要尽早注意及时防范,既要营造良好的企业员工关系,又要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执行。历史上多少农民起义的失败,大都是因为在这方面 出了问题。 仗资格老 仗资格老指在企业时间长、职务高、贡献大的人不思进取,依靠资格吃老本, 自己将自己的身份优越化、特殊化。资格有时代表一个人对企业的贡献、忠诚和在企业的地位。 企业需要有资格、有权力说话做事的人,但资格只在正确的象限内才能发挥作用。另一方面, 资格仅仅代表过去,只有不断升级、升格,才能越老而越有价值。如果不能顺应企业的大方向, 让出空格,使得更有能力、资历、实力的人来担当重任,那么过去所积累的资格就会转变成负能量, 抵消企业进步发展的速率。更甚者,当企业飞速前进时,有的人却躺倒不干、以自己的老资格 讨价还价,向企业索取,那么久而久之,这样的人将会把老本输光,最后被淘汰出局,这是令 人遗憾的结局。 因此,企业中有此三“仗”的人,是企业前进、企业“革命”中要打“仗”、要拿下的三种人。
C.【言论摘选】
◆ 三“仗”害人 一个薄利的企业,钱从哪儿来?金箔集团曾查处了一个三“仗”事件。1990 年,小 L 仗 着他和领导处得好,仗着一班弟兄们对他的关心、爱护,仗着他的叔叔和领导是朋友的关系, 胡作非为、胆大妄为,肆意挥霍企业财产,欺骗组织和大家,辜负了组织和大家对他的希望 和信任。 任职前几年,他工作搞得还可以,领导给予了表扬。于是他认为自己有了成绩,手中也有 了一定实权,遇事便不与领导商量,也不汇报。在集团总部加强对中小企业严格管理的气氛中, 他知道自己干不长,索性在错误的道路上加速了滑行。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厂的一把手,如果心术不正,那么他随时可能做出损害集体的事。我 们多年来一直主张仁慈为怀,可是,没有想到仁慈却被许多人利用了,也把一些对自己要求不 高的人给惯出了问题。事实上,任何人都需要用严格的制度去约束、去管理。没有约束、监督、 管理,是绝对不行的,放松对人的管理,不仅害了触犯制度、规定的人,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 的损害,而且这一点是更重要的。 管理是企业成功的根本,查处小刘的问题,也是集团加强科学管理的措施。为此,在处理 这个问题时,集团不仅对小刘加大了清查力度,对小金库、财务人员、仓库保管员等一些重要 内容也都进行了详细调查。
D.【案例一】
非法转让商标
2004 年 5 月,原花卉厂厂长预谋离厂,与财务主办会计在任职期内相互勾结,擅自 利用已失效的旧公章,秘密非法转让企业“时尚园丁”的注册商标,而此商标将直接关 系到企业生存和经营活动的成败。他们在外建立后方生产基地,以辞职的名义逐步疏散 心腹和亲戚到“自留地”工作,最终“金蝉脱壳”。我们投资 300 万元的花卉厂因此毁 于一旦。 这个厂长长期受到我们的培养锻炼,深得全厂的信任,他也仗着自己资格老,仗着 后台的势,将企业所有的经营资源,逐步转向个人私有。对这类创业者,如果我们能及 时地加强监管,那么投资者利益将不致损失。
【案例二】
华丰拒收一批货
2006 年 10 月,金箔包装一名资深业务人员,仗着自己在业务各个环节上“兄弟姐妹” 多,口头下计划生产了 24.5 吨 PET 银卡,发往华丰,价值 44 万元,成本 30 万元。 华丰见到货后,以没有下书面订单为由拒绝入库,不收货。此前,华丰刚知道国家 要求从 2007 年开始,烟包底纸全部更换为环保转移纸。这批货面临全部报废的结局,后 来果真全部报废。 这件事告诉我们,制造型企业在组织生产之前:第一,必须严格办理客户订单签字 确认手续;第二,掌握客户需求的真实性,必须要履行确认手续,签订正式合同。这两点, 绝不能因为客户资格老、合作业务的时间长、业务人员资深而被忽视。 尽管这次事件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不算大,但综合来看,一个企业还是经不起这样的 事情的。
【案例三】
“三仗”害自己
在金箔集团发展早期,20 世纪 90 年代,老一辈金箔艺人快退休了,第二代正在“顶 职”“接替”父辈们的工作。有些职工子女仗着父辈影响,不听从企业管理,自我感觉良好,享受着某些特权。 纸箱厂负责人就属于这类人,他所经营管理的厂经不起日常财务监管,导致经营管理混乱, 企业多年始终办不大。他找不到自身原因。集团多次提醒他改正,他不承认,也改变不多, 企业还是搞不上去,最后集团把他辞掉了。 后来,我也给过这名负责人一些再任职的机会。然而,市场形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虽然他已经不三“仗”了,但是由于他不注意学习,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将新摊子干上去。 五六年下来,他在销售岗位上工作出色,2018 年,被评为“十佳新闻人物”,但是总的 来说他仍错失了主政一个摊子、干一番事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