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词句表述】
警示 警觉 警惕
B.【词义解释】
三个“警”提示创业者要为企业设防,从心理到企业设置防范预警机制,均不可少。事有必至, 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创业者应提,以警醒之心应不测之变。在创业的 过程中,从战略的角度着眼,为企业设防,必须设置有效的三个“警”机制,这对于有志于发 展的创业家来说尤为必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哀兵必胜,这些古语和三个“警”表达了同 样的意思,创业者一样要记挂于心。警示 警示指告诫示意,即对企业内的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苗头有预警机制,及时发现 或给予告诫示意。警示的作用要旨在于及时性、提示性和严厉性。它是一道重要的安全闸门, 将众多不安定的、危险的隐患挡在门外,消灭在萌芽状态。 警觉 警觉指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能敏锐洞察和预判。作为创业者,若想 取得创业成功,就必须事事做有心人。创业路上,有很多因素决定了创业者命运,生死攸关的 节点常常不是那么明显,但又是绝不能疏漏的。因此,创业者需要保持高度的警觉,对危险和 错误及时预见,及早防范。 警惕 警惕指对可能发生的生存环境或竞争对手保持敏锐的感觉和戒备。对于任何创业者 来说,“狼来了”永远不是一句空话和套话,因为在某一个谁也不知道的时间或者地点,“狼”, 真的有可能跟你不期而遇。这个“狼”是什么?这个“狼”就是创业者所处的生存环境和所面 对的竞争对手,还有一些其他风险,甚至天灾人祸。生存环境和竞争对手的任何变化,都有可 能引发蝴蝶效应,最终变成滔天巨浪。因此,创业者应时刻保持对生存环境和竞争对手的警惕 之心。
C.【言论摘选】
◆ 面对四大危机的对策 在比较好的发展形势面前,绝大部分企业干部是否始终保持着一个清醒的头脑,是值得怀 疑的。我们必须承认有的人有时是不清醒的,所以要找出不足。 在一次办公会上,我严肃指出金箔集团存在着“四大危机”:第一是观念危机,干部“小富即安、 小功即满”、职工贪图安逸的思想还比较严重;第二是人才危机,真正能把企业办成全国水平、 世界水平的高层次人才还很缺乏;第三是“武器”危机,集团现有的设备已普遍落后;第四是 管理危机,管理体制上的漏洞还很多,一些小单位负责人“胆大妄为”“胡作非为”的事还不少。 找出的这些问题也许并不十分严重,但市场竞争无情,千里长堤溃于蚁穴,我们必须要防患于 未然。 为此,我提出四点要求:一、彻底打破不良思想束缚,坚定不移地“富而求进”; 二、大胆引进高层次人才,所有下属企业的一把手必须竞争上岗;三、所有产品必须按 ISO9000 系列质量保证体系标准来搞,所有企业的设备必须达到当今国内最先进水平,集团 将加大投入;四、必须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所有的漏洞都必须堵住,所有的“疖子”“脓 包”都必须立即剜除。
D.【案例一】
神秘的“干部考评表”
一张包含“德、能、勤、绩”等内容的表格,在金箔厂使用了三十多年。金箔厂的 干部们对这张表很熟悉,熟悉到平时工作时,会想到其中的内容,年底总结时,也想到 其中的内容。这张“干部考评表”为什么如此神秘呢?神秘就神秘在这张表经常与干部 本人见面,从而起到无形的警示作用。按照规定,在干部考核表格中,德、能、勤、绩 几个方面有问题的地方,将由人事部门转到对应干部面前,有时还会作一些必要的组织 沟通,大多是让干部们心中有数,自觉注意。久而久之,这张“干部考评表”已成为一 种干部称不称职的标准,它富有魔性地警示着干部,要时时做好自己。 警示机制对大部分干部起到了保护作用,特别是培养了年轻干部,使他们养成了良 好的工作习惯,促进了他们成长。
【案例二】
会计岗位的警觉
海尔公司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人从原来的 1 800 人降到现在 的 260 人,整个财务部门中战略和业务财务人员达到了 70% 左右,专业财务管理人员为 10%,基础财务人数下降到 20%。 这一事件引起了金箔集团主办会计的警觉,他对自己的岗位产生了紧迫感。在金箔 干训班上,他对所有财务人员提出了转型的提醒。 10 年前,有人说企业可能不再需要大量的会计了,你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如果 5 年前,有人说未来大量的会计会被迫下岗或转行,你会觉得危言耸听;今天财务转型已 经势不可当,财务共享服务、人工智能财务机器人可能会让千万会计人失业。 传统会计在未来的可替代性越来越高,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更多企业财务共享的 建立、人工智能财务机器人的推出,使基础财务人员的需求量大大降低。大部分企业的 财务人员结构中,最底层的是大量的基础核算人员。一旦企业信息建设进入企财融合状 态以及未来 ERP/AI/BI 进一步走向业务核心,那么整个财务团队的结构就会发生变化: 顶端将会是极少数的战略财务管理层(约占 10%),中端是专业的管理会计层(约占 70%),底端是基础核算人群(约占 20%)。 金箔控股集团财务队伍中的每一个人,不能仅仅满足于做普通的核算型财务人员, 更要准备成为战略管理型财务人员;不能仅仅做企业财富的守护者,更要成为企业价值的创造者!未来的财务界将会是“互联网 + 财税”的时代,只有真正把业务、财务、税务、 服务、法务以及电子商务融合在一起的财务人,才能不被财务共享服务、人工智能财务 机器人淘汰。 岗位警觉促进能力提升,财务队伍就能适应企业智慧财务时代,与电子商务相结合, 把“四务”做好。
【案例三】
货款难收有原因
金箔集团旗下金海公司与客户惠州盛东建立业务关系长达 5 年多,历经 4 任总经理, 一直未结清过货款。到 2010 年 12 月末,盛东累计欠款达 81.28 万元,金海公司催收艰难。 盛东业务量逐年减少而欠款逐年增加(2007 年年末欠 38.98 万元、2008 年年末欠 62.83 万元、2009 年年末欠 74.23 万元……)。面对这种异常情况,金海公司仍然盲目发 货,出货多、回款少。2009 年 11 月公司加大力度,多次上门,甚至通过法律途径催要, 因客户财务状况受限,均无功而返。 这是金海公司销售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的损失,没有举一反三建立起管理警戒线: 我方公司没有赊销管理机制,收款责任不明;该业务经办人是公司领导,缺少内部监督; 存在麻痹侥幸思想,过度信任老客户,高估了对方的偿债能力。 经历了盛东的教训之后,总部财务管理要求金海公司健全销售货款清收机制,及时 分析,采取对策,形成谁销售谁清收谁负责等保障办法,以降低应收货款风险。同时, 总部要求集团内其他企业,根据产品服务特点,自觉对照建立健全应收款清收机制。杜 绝或减少同类事件发生。 一个企业要想在大浪中不翻船,就必须时时刻刻对风浪有警惕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