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就是要冲破长期以来旧体制套在企业头上的条条框
框——
为了使我们的改革意见坚持下去,我们就有个正确认识改革
和如何对待改革的问题。几年来,大家都知道现在要搞改革,可是,
什么叫改革?许多人不一定讲得清。在我们看来,改革实际上就
是冲破长期以来旧体制套在我们企业头上的条条框框。凡是束缚
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企业搞活的枷锁,我们都要设法改掉它,这
就叫改革。话虽这么讲,可是真正做起来,困难就大了。因为全
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大家都各自进行摸索,所以就五花八门了,
这就与原来的一套不同了,于是各种指责都来了。有些人习惯于
老一套,就指责说新一套不行;有些人看反对的人多,原来支持
改革的,结果又站出来反对了;有些人看改革的一套也有问题,
于是就说改革行不通了;还有些人就跟着报纸转,今天说步鑫生,
他就认为步鑫生不错,明天报纸说马胜利好,他又跟着说马胜利
好,又怀疑步鑫生不行了。实际上这些人根本没有研究步鑫生、马胜利的改革经验好在哪里,不足在哪方面,而是在穷叫唤。我
们认为这些都是不对的。既然搞改革,就应当积极支持和参加改革。
对于出现的问题,也不要大惊小怪。改革也是一次革命,也是一
次科学实践,出现问题乃至失败都是正常现象。革命和科学实践
既然允许反复的失改,为什么改革就不允许呢?难道照老办法就
没有问题了吗!因此,我们全厂每个职工特别是各级干部,头脑
都不能僵化,思想都不能片面。我们一定要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
对于改革出现的问题,我们共同想办法来完善它、改进它。
(1985.11.9 二届一次职代会报告第 34 页)
面对“六四”风波,我们的态度是——
针对目前社会上发生的事态:第一,要多看、多想,不参与、
不议论、不准罢工。第二,我们是企业,是生产单位,抓好各项
生产工作,提高经济效益,这是我们的根本任务。第三,中国需
要统一的政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
能抵抗外国侵略,才能领导各族人民实现安定团结。
(1989.6.5 厂办公会议纪要)
治理整顿,企业要适应国家——
总厂预感到治理整顿的局势已经严肃摆到我们全厂面前。因
此,我们带领十几名分厂厂长以上干部到浙江温州远游。名为考察,
实为将大家引出事务圈子,进行冷静思考。十几天时间,我们一
没有游杭州西湖,二没有看温州城里,只紧紧围绕一个题目:国
家治理整顿与金箔厂前途命运。讨论的结果,大家一致认为:第一、
国家不管制定什么方针,万变不离其宗,发展经济不会错;第二、国家政策肯定会经常变化,不能叫国家适应企业,只能是企业适
应国家。
(1990.1.6 四届一次职代会报告第 3-4 页)
正确处理廉政肃贪与企业交际需要——
我们必须在新的情况下采用新的更加灵活的经营手段,否则
我们也不能战胜困难。有些人见到国家提出廉政肃贪,连一些该
招待的起码的经营方法也不敢搞,连一些应花费的交际费用也不
敢花了,这是一种典型的糊涂虫。我们决不能忽视和放松经营手
段这项工作。……只要有利于经营销售,凡是别人能做到的事,
我们厂都可以做到;凡是别人做不到的事,我们厂都可以试着去
做。我们不能划一个杠杠、搞一个框框、定一个调调,我们只能
讲一句话:只要能把产品推销出去,只要有利可图,不管白猫黑猫,
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1990.1.6 四届一次职代会报告第 27 页)
要进一步改革开放——
过去在大家都不开放的时候,我们先起步了,因此我们前进
了一步,现在大家都起步了,我们如何办?能不能再胜利?过去
在大家都不搞活的时候,我们先搞活了,因此我们成功了,现在
大家都活了,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天天、时时、事事都在研究搞活
的时候,我们如何办?能不能再成功?
大家活了,我们厂要更活!大家开放了,我们要更开放。进
一步改革开放,这是我们厂夺取今后新战役胜利的根本指导思想。
(1992.1.22 五届一次职代会报告 第 19 页)
我们不能过多地研究人家对我们改革的评价——
我们厂要进一步开放搞活,江宁县、南京市这个特定地区不
可能无动于衷、袖手旁观。江宁县人普遍的心理是:金箔厂效益
是最好的,但是条件、待遇应该是跟周围不相上下的。这就是老
百姓所说的“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多年来人们对金
箔厂的措施办法是持疑议的。这种心理状况我们当然是不能理睬
的。我们应当认准自己的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对待外界的评论
我们应当持着“无所谓、不计较”的态度。我们金箔酒楼进门大
佛两旁竖立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下
联是“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我们就是要具有这种“大佛”
风度。任何事情,前怕狼后怕虎,前盼后顾,前思后虑,都是不
可能办得好的。在我们打胜“平津战役”,正在进行“淮海战役”
新战斗的时候,我们不能过多地研究人们对我们战役的评价,我
们只能注意这场仗应当怎么打。“胜者王、败者寇”,“不成功、
便成仁”,我们还是让历史来评论吧!
(1992.1.22 五届一次职代会报告第 33-34 页)
任何指望不经努力和苦斗得来的幸福和富裕都是幻
想——
我们是大集体企业,一切活动都是属鸡的,没有任何人会从
天上撒一大把钞票来让我们拾,也不会有人叫我们不干活照发工
资。任何指望不经努力和苦斗得来的幸福和富裕都是幻想。我们
必须拼出命来进行奋斗,才能进一步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达到胜利的目标。
(1985 年我厂全面改革的意见第 1 页)
新形势需要新的工作方法——
为了要把我们厂办好,把经济效益搞上去,在新形势下,我
们的工作方法也要随之适应。……说起来我厂已办三十年了,
三十年有好的东西,也有坏的东西,习惯于旧工作方法,也是其
中的一个。办事老一套满足于一般口号,只提出问题,只认准一
条死胡同走,万事都不好商量,只相信自己和少数人等,都属于
工作方法问题。我们各级领导要十分注意改进工作方法,不要以
为做官,有了权,就能办好事。我们的头脑不能僵化,产品不能
认为只有一种用途,就不会再有其它什么用途;业务不能认为只
有这一家要,不会再有其它一家要了;原材料不要以为只有这一种,
再没有其它选择了。我们看问题、处理问题,在方法上,决不能
死搬硬套,什么事都要灵活,只要解决问题,怎么办都行,哪个
办都行,当然不能违法乱纪。在新形势下就要研究新的工作方法,
既然事物都发展了、变化了,而我们仍按一个模式方法去办,怎
么能成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开动机器,好好研究协商,具体情况
具体分析,果断作出决定,把问题解决得既好又快。
(1985.11.9 二届一次职代会报告第 37 页)
当前的新形势给我们带来的新情况——
由于我国承认并明确了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制定
的一系列政策使当前社会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新形势和新特点:个
体户的高收入动摇了低收入的职工队伍;开放地区的现行办法干
扰了内地的一系列制度;物价的高速上涨影响了靠工资吃饭人的
正常生活;商品流通领域获利容易打击了生产领域的积极性;违
法乱纪投机倒把的猖狂混淆了广大职工的是非观念,等等一切都反映到企业内部来。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干部如何看、如何干确
实是一个新课题,只有保持清醒头脑,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当前新形势面前,我们厂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有些人“看
到个体户,想到万元户,实在憋不住,想辞职闯新路”,在厂里工
作摇摇晃晃,或者“人在曹营心在汉”;有些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就伸手要这样要那样;有些人对厂领导开始蛮横无理,不服分配,
不服从指挥;有些人工作不负责任,整天东游西逛,牢骚满腹,
这些现象对我厂都是不安定因素。
(1988.5.23 厂办公会议纪要)
有些事也不能怪企业家——
有人说见步鑫生要过四道门;有人说某某副部长以下客人不出
面,太狂妄了。对此,我不是为他们辩解,他们太累了。出名以后,
参观访问的人也太多了,什么人都接待怎么接待过来?见不到的
人就说他们的坏话,他们听到后也生气,这样时间一长,就形成
了鸿沟,时间再一长,搞他们的人就越发多起来,于是,他们暴
露出来的缺点一有气候,就被揪住不放。因此,我希望社会对名
人能人多理解多支持,否则,中国企业家下场也不会多好的。
(1993 年对几名新闻记者谈话录)
困难与机遇的辩证关系——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九〇年面临的困难呢?我以为:困难是事
实,但同样是机遇。……商品经济就是竞争,国家政策就是机遇。
在这个竞争机遇前,谁有本事谁生存,谁无能耐谁淘汰。我们在
思想上绝对不能僵化,绝对不能墨守成规。对待九〇年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关键在于我们用什么观点,用什么立场去看待它。
这个道理简单:一个家庭死了人,对死人的家属来说是一个悲痛
的日子,对卖花圈、开殡仪馆的人来说,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
两国发生了战争,对战争国的人民来说是一灾难,对于出售武器
的人来说是个发财的好机会;一个人生了病进医院,对生病的人
来说是痛苦,对卖药的人来说却是一个推销药品的机会。同样的
道理,治理整顿,对于那些依赖国家、产品单一、高能耗、投资
大、产品周期长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难熬的过程,对于我们这些
不靠市长靠市场、不是国有是集体、不走大路走冷门的企业来说,
说不定就是一个很好的机遇。第一、大厂船大难调头,我们船小
好调头;第二、乡镇企业缺资金、缺能源、缺材料、缺技术、缺
条件,我们已形成全县重点企业,可以得到相应的保护和扶持;
第三、由于国家宏观搞控制,难免形成撑开的手掌指缝大的局面,
我们完全可以因时制宜,乘势出击,干一番我们应该和能干的事业。
无论政局发生什么变化,无论各级领导发生什么变动,万变不离
其宗,办好企业不会错,发展经济不会错。
(1990.1.6 四届一次职代会报告第 23-24 页)
我们要努力以优良的、稀有的、冷僻的、新颖的产品,
良好的、周到的服务,发展生产,求得效益——
我们厂的产品和拥有的市场迫使我们要放远眼光,从战略的
角度去思考经营战术。我们希望全体员工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进
一步解放思想,如果经营上需 80% 的成本,只得 20% 利润的事我
们也要干。总之,我们要努力以优良的、稀有的、冷僻的、新颖
的产品,良好的、周到的服务,发展生产,求得效益。
(1990.9.22 厂办公会议纪要)
销售第一位的经营思想——
要在商品经济的海洋中遨游搏击,销售就必须放在第一位。
第一把手必须摸清行情,亲自抓市场开发,不然任何一种产品都
逃不出市场对你的威慑。我们每个产品都是“有心栽花”费尽心
血的,现在大家都要吃苦,但关键是吃苦要吃出成效。商品经济
市场竞争“胜者为王”,没有成效就“败者为寇”。
(1991.4.20 厂办公会议纪要)
企业的工作必须以经济效益来衡量——
我们厂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以来,从没有仅以产值来衡量一
个分厂的工作如何,七、八年一直是以经济效益来考核的。今后
我们将继续坚持“联利计奖”法,继续坚持以效益为宗旨来组织
生产经营活动。
(1991.10.26 厂办公会议纪要)
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市场发展的形势在不断地向企业提出新的要求,对产品要敢
于畅想,不断谱写产品畅想曲;谈发展,论成绩,坚决反对“回
忆对比”;要向市场看,同搞得比我们大的好的厂对比;发扬务
实精神,敢想敢说敢干。在我厂管理体制好、经济政策好、生产
效益好的气候下,在上级政府部门不断给予支持的有利条件下,
面向市场、面向生产,继续务实兴厂。
(1991.11.23 厂办公会议纪要)
必须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
中国目前企业的竞争有些不平等,必须纠正。据我匡算一下,
现在我国有十多种不同经济性质的企业,什么独资的、合资的、合
作的、股份的、全民的、集体的、乡镇的、村办的、个体的、联营的、
街道的、学校的、福利的,等等,这些不同性质的企业都在一个
市场上竞争,犹如一个鱼塘,许多不同类型的人在一个塘里捉鱼,
有人允许带工具,鱼叉、鱼钩、鱼网都有,有人只准赤手空拳;
有人捉到鱼有专人收购;有人只能自己到处卖;有人卖出来的钱
可以自己得;有人卖出来的钱必须交给鱼老板。这种不合理状况
叫人怎么干法?所以我反复提出要建立市场经济秩序。
(1993.3 对一些同志随言录)
市场经济就是竞争——
一九八八年我们面临的新形势,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认为,
第一个新形势,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更加激烈竞争的形势。产
品不竞争就没有生命,企业不竞争就不能前进。我们厂不少同志
至今还不完全理解商品经济就是竞争这个基本特点,仍在厂里指
望吃安稳饭,吃等、靠、要的饭,吃人家剩下来的残渣剩饭,思
想上缺少竞争意识和准备,行动上老是跟不上趟。这种看不到竞
争形势、拿不出竞争办法,缺乏参与竞争的勇气的人,是我厂前
进道路上的障碍,必须坚决与其斗争,促其猛醒。
(1987.12.29 厂三届一次职代会报告)
市场经济与打牌牌规——
我的业余爱好是打打跑牌。我发现中国打牌的制度、体制、政策是最完善的,对于如何出牌、哪些要领、事先都讲得清清楚楚;
对于违反要领、牌规的人如何处罚也规定得清清楚楚;执行的人
都很自觉,决不轻易违反牌规;监督的人也很秉公执法,毫不留情。
从打牌我联想到改革,市场经济如果也制定一个相应的法规,
而且事先公布于众,人人都必须执行,个个都能监督,这样肯定
好得多。
(1993.8 在有关同志面前讲话随录)
市场经济竞争的主要手段——
商品经济竞争一个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千方百计搜集情报、
保密技术。我们的同行们、我们的对手们、我们的捣乱者们利用
我们队伍内部一些昏官,一些贪钱、贪利、贪权的小人,一些麻
痹松懈、丧失警惕的“善良的人们”,一些牵牵连连、沾亲带故、
七拉八扯的姨妈舅母、表叔表哥、狐朋狗友们,采用各种非法手
段进行拉拢腐蚀、阿谀奉承、吹牛拍马,从而挖我们的墙角,搞
我们的产品,出卖我们的利益,最后企图将我们打进地狱。其手
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打着参观学习的名义;二是通过上级要
求下级汇报情况的名义;三是以搞横向联营,技术协作的名义;
四是以购买产品的名义查问数据;五是请客送礼;六是重金收买;
七是结交朋友;八是派内线监视;九是收买用户;十是打进有关
业务部门。无奇不有,五花八门。面对这种竞争形势,我们要向
全厂职工大声疾呼:同志们!清醒头脑!丢掉幻想!提高警惕!
谨防上当!在激烈的竞争中,没有和平共处可言;没有无偿支援
可言;没有互恩互爱可言。商品经济竞争,就是你“死”我“活”
的斗争,你不想“吃掉”他,他就想“吃掉”你。我们再也不要充当“善良的人们”了,再也不能容忍“吃里扒外”的勾当了,否则,
我们不仅是饭碗保不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连性命也难保了。
(1987.12.29 三届一次职代会报告第 9-10 页)
要竞争就得有功夫——
商品经济就是搞竞争。要竞争就得有条件,小打小闹是早几
年的提法,所谓的“船小好调头”。如今认识不同了,在商品经
济这个海洋里,就是要“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企业不上
规模,经济实力不强,根本经不住风浪,随时都有翻船的危险。
(1989.2.22 三届二次职代会报告第 9 页)
竞争不能做“马大哈”——
我们面临严竣的形势,我们的许多竞争对手越来越猖狂,越
来越咄咄逼人。无论是新产品还是老产品,现在都有众多的竞争
对手。他们的产品、他们的技术、他们的设备、他们的管理、他
们的经营手段等许多方面都胜过我们一筹。但问题还不在于竞争
对手的存在,关键在于我们不少人是“马大哈”、“糊涂官”,
思想上松懈轻敌,行动上毫无防范,措施上缺少对策。这就给我
们厂带来了更大的隐患。
(1990.1.6 四届一次职代会报告第 21 页)
什么叫“雪碧”?什么叫“芬达”——
现在我们还没提出到泰国办厂,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创办招
牌厂,我们过去只会在国内搞,而人家“雪碧”、“芬达”在我国到处都是,什么叫“雪碧”?什么叫“芬达”?就是外国老板
纷纷到达你中国来了,要赚你的钱!就是“带着威胁逼迫你要前进,
不威胁逼你中国上不去,就逼你一定要上去”。这是“顾名思义”
瞎讲!那么能不能到美国办厂?我们就是要尽快地搞美国的金字
招牌,香港的金字招牌。
(1993.5.16 泰山会议纪要第 4 页 )
不要怕竞争——
金字招牌走向市场,有很多能人要开办这个行业,竞争嘛!
各人吃各人饭。现在有人抖,怕什么呢?独家经营搞惯了,视这
种情况为豺狼虎豹。你看果茶,“果茶还是大亨好!”这是广告词,
压倒了多少果茶,你生产果茶叫人家不生产果茶,你出了个“随
身听”,叫人家不生产?你不能指望金字招牌永远独霸天下。问
题是你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宣传自己是正宗的,创出牌子,到时候,
人家说这是金箔集团的,免检的。
(1993.5.16 泰山会议纪要第 19 页 )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给集体企业带来的不利——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必然给
我们集体企业带来莫大的难处。
处于开放地区的经济特区和我们处于内地的企业同在市场上
竞争。同样的市场,同样的产品,经济特区的优势明显优于内地
企业,这是特殊政策造成的优劣势,是难以扭转的。
全民经济、集团经济、个体经济等各种经济成分混在一起竞争,
如果生产一种产品,争抢一个市场,困难大的还是我们集团企业。
生存在内地稍微好一点的企业与差一点的企业,经常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好的企业竟然处处吃亏,差的企业竟然经常上算。
(1991.1.13 第四届职代会第二次会议工作报告第 24 页)
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也要办到——
我们常说,全民单位能办到的事我们也要办到,乡镇企业能办
到的事,我们也要办到。今后我们要添几句话:经济特区能办到的
事,我们都要办到。为了企业的命运,为了我们的生存,万一必要时,
宁愿超越现行法规也要干,上级不批准也要干,掉乌纱帽也要干。
谁要是不确立这样的思维方法与立场观点,谁就要成为我厂前进
路上的阻力和绊脚石。试问:当我们的企业被别人挤垮了,被市
场吃掉了,你再说你正确、伟大、老实、正规、正派又有什么用呢?!
(1991.1.13 第四届职代会第二次会议工作报告第 26 页)
少拿钱多干活是难以持久的——
在绝大多数人还处在温饱型和既得利益型的当今社会里,硬叫
许多人少拿钱多干活是难以持久的,特别是那些有点本事的人才,
搞个体,既合法,又能多收入,何乐而不为?为什么硬要呆在集
体里既要我干活又要少拿钱?多种经济成份存在的结果,很可能
出现有本事的人都出去 " 混 " 钱了,最后留在集体企业里也许都
是无本事或本事不大的。
(1989.2.22 三届二次职代会报告第 29—30 页)
市场经济初期可能出现五大混乱点——
一、各种经济成份混在一起竞争: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全民、集体、乡镇、村办、股份、个体、私营等,还有校办、特
种行业的企业,可以搞同一产品,可以办同一类企业,由于环境、
区域、政策、办法不同,结果就不同,出现明显不平等现象。
二、政府机关人员下海办企业,出现了权力经济,官商官工,
给市场经济带来更为复杂的局面。
三、通货膨胀,人民币贬值,银行借向商业化过渡为由,自己
办企业,别的配套工作跟不上,造成国家控制经济的关键枢纽失控,
企业面临更加严重困难,资金市场出现了乱七八糟状况。
四、收入的不公带来了国家各种经济组织的不稳定。有本事
的搞个体、搞私营、收入颇丰,而干国有、干集体的收入却受到
限制,这就使有本事者不稳定,想出走,或者“人在曹营心在汉”,
留在企业的最终可能是无本事或本事不大者。
五、面对市场经济的复杂局面,真的假的;对的错的;合法
的非法的;规矩的不规矩的,全部交织在一起,说不明,辩不清。
(1993.5.18 厂办公会议纪要)
市场经济的“抢喜糖法则”——
搞市场经济就象一家有结婚喜事,往空中抛喜糖,一大群人
奋不顾身去抢,谁抢到就是谁的,不抢没有,即使有也很少。
不要小看抢喜糖,也有学问、有范围、有规矩:第一,哪里有
糖哪里就有市场,人们眼光就会瞄上去;第二,抢糖的人,不论何人,
必须放下身份,弯下腰,低下头,奋力去抢;第三,抢到的就是你的,
抢不到就没有;第四,没抢到的人不得再抢已抢到人手中的糖;第
五,抢的过程中,难免混乱一团,碰碰撞撞;第六,抢到的糖是甜的。(1993.6.28 在土桥乡纪念“七一”党员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正确处理企业和政府、和社会舆论的关系——
除了我们内部对改革、对办企业会出现一些片面认识,有些看
法、有些意见也会来自上面、来自社会上。因此,我们要有清醒的
认识。对上级,我们要特别尊重,“下级服从上级”,这是组织原则,
丝毫不能马虎。上级到我们厂的哪怕一般工作人员,我们也要热
情接待,不能怠慢。但是,我们对待上级的文件、上级的指示精神,
除指令性的以外,许多方面我们都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认真
消化,全面领会,决不能死搬硬套,机械执行。特别是上级不是
正式决议性的评价、议论,我们都不要过分计较,一方面虚心听,
另一方面要思考,决不能乱了我们的阵脚,动摇了我们的信心。我
们是经济实体,努力把企业办好,保证逐年提高经济效益,这就
是从根本上服从和支持上级领导。因此,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主
见,千万不能随波逐流,看风使舵,左右摇摆。对于社会上的议论,
更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人家说我们好,我们也不能昏头昏脑,
飘飘然;人家说我们坏,我们也不能气极败坏,自暴自弃,无所适从。
只要是我们认准的目标和集体讨论正确的决议,我们都要坚持披
荆斩棘,勇往直前,决不能怕社会上的闲言杂语。
(1985.11.9 二届一次职代会报告第 35 页)
企业不能成为政府部门的附属物——
企业就是企业,干好企业就是对党对政府对同志最好的负责,
因此,企业与政府关系要严格掌握“三不能”原则:
1. 企业不能成为政府的附属物。可以依靠,但不能依赖,不
能依附、不能盲从。
2. 企业不能成为上级安排闲置人员的仓库。
3. 企业不能成为少数人搞名堂的场所。
(1988 年在东山镇企业干部会上的讲话)
企业不能分什么级别——
什么级不级?企业不论级。企业就是企业,以追逐经济效益
为目的,不同于行政管理机关。要有,也应当是规模级、效益级、
信誉级,而不是行政级。那些把企业分为不同的行政级别的做法
是不妥的,从这点上说,企业无大小,企业办得好就有“级”,
要多大有多大,企业办不好,什么级也没有,试问:市长坐奥迪,
厂长坐奔驰,你说他们哪个级大?试问:别人买我的产品,要不
要问哪个级别的厂生产的?
(1992.9 杂谈)
企业的事自己应当做主——
我们厂自己的土地,自己的钱盖房子,为什么要计经委批?
我们厂自己用工,工资由我们厂发,为什么要劳动局批?承担责
任的人无批准权,有批准权的人不承担责任,这个不合理现象一
定要改。
(1992.11.13 市委组织部在我厂召开的学习十四大文件座谈
会上的发言)
发言也不能讲形式主义——
我在上级大会上发言,在给上级报告中,很少有客套话,有
些领导不习惯,说我傲。我不服气。有些人讲话开头只要讲:在上级正确领导下,在什么方针指引下,在各单位大力支持下,讲
了一大串不见正文,我嫌烦。一个企业如果亏损几十万呢?能不
能写上:在……领导下、指引下、支持下,今年我们企业亏损几
十万?其实都没必要。
(1990 年在一些企业界人士面前随谈)
“三不”干部是好不是坏——
各企业都有其特殊情况,一定要按照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
来办企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个下级对上级“不听话”、
“不正规”、“不上路”都是正常的。
——“不听话”。要知道,上级领导因为管的摊子多,对每
个单位表的态可能对也可能不对,特别是领导心情好与坏、喝酒
与不喝酒、今天与明天、这任与那任、这个与那个,讲话都可能
不一样。跟风跑,跟不了。实际上,搞改革就是听党的话,上级
领导将一个摊子交给你,千方百计将它搞好了,就是听领导的话,
这是最根本的听话,也是最整体的听话。
——“不正规”。不是完全按照现在的红头文件办,就是“不
正规”。中国这么大,改革开放情况这么复杂,红头文件要么很笼统、
很原则、很粗糙,要么有特定内容,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认真分析,不能照搬照套。那种机械照搬红头文件的人,没有不
失败的,处处事事等红头文件的人,更是注定要吃亏的。遵循经
济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办事,就是正规。
——“不上路”。社会上习惯的做法,一突破就“不上路”了,
那还要改革开放干什么?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上路;哪
条路能把事情办成和办好,就走哪条路,这就是上路。时间、环境、条件、内容都是千变万化的,病万变药亦万变,不能因循守旧。
搞改革开放,就是要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新路。
(1992.11.13 市委组织部在我厂召开的在学习十四大文件座
谈会上的发言)
厂是我领导的,如果我人不怎么样,厂能办好吗——
我看人就是跟一些人看人不一样。有些人说我是:厂办得不
错,人不怎么样。奇怪,厂是我领导的,如果我人不好、心不正,
厂能办的好吗?还有人老是说我是有争议的干部。“争议”什么?
不就是跟他的想法做法不一样,对他本人不怎么样罢了。如果这
个企业是我自己的,当你们在说我有争议时,我的口袋已装满了,
让你们去争吧!
(1992 年对取消劳模资格时的牢骚话)
上级领导机关不能站在一旁当观众——
现在有的上级部门,总以为自己是改革开放的号召单位,企
业才是改革开放的执行单位,习惯了高高在上,指手划脚。你改
革搞对了,他们就来肯定、承认、总结经验;搞错了,就来批评
教育、收拾残局、甚至敲你一棍子。搞改革,领导机关不能站在
一旁当观众,应该和我们一起“共同探讨”。
(1992.5.27《南京日报》“部长与厂长共商改革”)
希望政府部门都来唱“卡拉 OK”——
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大潮在全国掀起,许多政府部门,都说要为企业保驾护航,要为“先进单位”“培土”、“施肥”、“浇水”、“修
枝”,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政府部门一直把自己放在什么位子上?
进一步改革开放应该是政府部门直接参与之事,因此,我认为,
要让政府部门都来唱卡拉 OK。(1992.6.24 在江苏轻工学院 87 级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