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新、活、快”的办厂经验——
总结一些办得好的企业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包”字当家、
“新”字发家、“活”字治家、“快”字富家。所谓“包”字当家,
就是每个单位、每个人、每件事都要搞经济责任承包;所谓“新”
字发家,就是企业要发展起来,就不断开发新产品,老产品要开
辟新用途;所谓“活”字治家,就是要有灵活的外交经营、外交
艺术,什么事都不能死搬教条;所谓“快”字富家,就是决定要
干的事,要立即动手,越快越好,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等到人家想干的时候,你的钱已赚到手了。我们要充分利用这四
个字,把我们的企业办好。
(1985 厂《全面改革意见》)
三条基本经验——
简要总结回顾我厂八年走过的道路,归纳起来,就是我们常
说的三句话:“管理体制好、经济政策好、领导方法好”。我们
实行以产品为龙头,建立总厂领导下的分厂经济体制;……确立
先富经营者、二富供销、三富科技、四富生产骨干、五富特殊贡
献者、六富全体员工的分配指导思想;……我们实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分厂放手放权的领导方法。……凡是束缚生产力发
展的所有条条框框、规章制度、长官意识、习惯势力都得冲破,
都得改革。一个企业要办得好,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三条:一个好
厂长、一个好产品、一套好办法。
(1992.1.22 五届一次职代会报告第 15-16 页)
“闯”字当头——
要说经验,我们只有一个字:“闯”。敢闯,企业才有出路。
(1992.5.27《南京日报》“部长与厂长共商改革”)
开展生动活泼的外交工作——
各单位都要善于采取各种方法,灵活多样地展开外交,选派
得力同志担任外交工作。在外面,他们谈工作、谈业务不仅仅在
办公室进行,有的则是摸清关键人物的家庭住址、门牌号码,上
门长谈;有的在酒桌上谈;还有的则是先解决有关人员的实际问题,
然后再请人家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是恰到好处地馈送土特产品
和礼品、礼物,供朋友、拉关系、讲友情、称兄弟,自己开订货会,
积极参加或钻进人家的订货会,邀客人进厂热情款待,参观厂区,
陪同旅游等种种策略及方法,逐步使我厂外交工作开展的生动活
跃。
(1986.11.14 二届二次职代会报告第 11 页)
八八年前的几项改革措施是对的——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厂在管理体制上搞的一套“划整为零,分而治之;产、供、销,责、权、利承包”的改革方法是完全正确的;
在产品结构上制定的“发展金箔、巩固铝箔、恢复铜箔、联合贴花、
扩大塑印、争上真空镀、稳上复合、开辟工艺”的战略是完全正确的;
我厂在用人上采取的“广泛收罗人才、大胆起用人才、积极培养
人才、热情照顾人才”的方针政策也是完全正确的。
(1987.12.29 三届一次职代会报告第 9 页)
精简机构的原则要求——
凡是一个人能干的事决不设两人;凡是能合并为一个岗位的
决不分成两个岗位;凡是能兼职的一律不设脱产人员。我们要求:
每个管理人员,都要既当领导又当办事员,手中都有实事做。凡
是手上没有实事的人都是最早精简和撤并的人。我们需要短小精
悍的办事人员队伍,需要有较高素质的办事人员,不能滥竽充数。
我们的宗旨是员工要适应岗位职责的需要,不能让岗位适应员工,
凡是不称职的员工都要随时更换。
(1991.1.13 第四届职代会第二次会议工作报告第 14-15 页)
关于机构设置——
关于机构设置问题,我的观点是:一个萝卜几个坑,强调满
负荷、高效率。我们厂现有 1400 多名职工,下属 14 个分厂,按
常规可配备管理人员百余人,按上级对口要设十多个科室。我们
不搞这一套,我们厂学习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管理方法,只成
立了三部一室,即生产管理部、财务管理部及行政管理部和办公室,
管理人员压缩在 20 人左右。全厂除我和党总支书记两个人不兼职
外,总厂和分厂的党政工团干部全部兼职。
(1992.5.27《南京日报》“部长与厂长共商改革”)
关于产品广告宣传——
我们一贯强调我厂产品,不好销的要宣传,好销的也要宣传,
小单位要做广告,大单位也要做广告,任何一种产品都必须有一
个舆论宣传的过程,“产品无广告,大家不知道,好货卖不掉”。
(1991.4.13 厂办公会议纪要)
企业管理不能停留在落后的水平上——
这几年搞改革,我们厂阵势已经拉开,但是我们厂的管理还
停留在非常落后的水平上。有的是手工作坊、土打土闹、凭经验
管理;有的是无章可循、有章不循、凭良心办事;有的是干到哪
是哪,无计划、无目标,过一天算两个半天;有的是无标准无要求,
按长官意志办事。概括我们全厂状况“操作无规程、生产无记录、
消耗无定额、领发料无手续、质量无标准、工艺无要求、工作无考核、
经济无核算”。说这些管理上的混乱现象在我们各个单位或多或
少地存在,并不夸张。管理的严重混乱状况使我们厂的经济效益
减少很多,质量提高难度很大,原材料消耗不断上升,铺张浪费
相当严重 , 在许多方面还给贪污、投机倒把者造成可乘之机,经
济漏洞很大。管理的薄弱还使我们很难参与市场与同行竞争。“质
量好、消耗低、价格廉”这是一个产品参加市场竞争的起码的条件。
这些条件必须靠我们通过严格的科学管理来实现。而我们厂现状
是无论老产品新产品,与同行相比,或者与先进企业相比,都有
很大的差距。这个状况如果我们大家都有清醒的认识,有足够的
思想准备,那我们就可以少费口舌,少花精力去大声呼喊了。遗
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厂许多干部都还没有清醒地看到这一点。
(1989.2.22 三届二次职代会报告)
认清管理现状——
目前我们厂管理状况可以用这样一个形象来比喻:一座高大
宽敞的大楼,框架全部竖好,内部装璜还没有搞或者说才开始搞。
如果仅是这样的状况还算问题不严重,只要抓紧搞就得了,现在
严重的是:搞内部装璜的人有了,但是这些人有的不知道自己是
来装璜的;有的不知道搞什么装璜;有的不知道怎么装璜;还有
的想装璜但没有必要的设备,也就停止在那里算了。而后盖的一
些大楼却在抓紧内部装璜。这样的状况怎么能算一个完整漂亮有
实用价值的大楼呢?
(1989.2.22 三届二次职代会报告)
企业管理不能放肆——
现在我们总厂对分厂是“放手”、“放权”、“放心”,大
家都要自觉严格地遵守社会法令法规,对企业负责,对总厂负责,
不能“放肆”。如果为了集体利益出于一项工作需要,需做些“放肆”
之事,必须大家商量,我们定要严格把关,一定要严守财经纪律。
(1991.10.2 厂办公会议纪要)
关于驻外企业的管理——
有人担心驻外企业天高皇帝远怎么办?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怎么办?那么国外的一些大企业在世界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难
道就没有办法管理了吗?我们过去的思维是在金箔集团内部,一
到外面就是一个新课题,好象解决不了,其实这就是一个思想观
念问题,只要这个思想观念一转变过来,那你只不过是“军区”、“军分区”这有什么管不过来的呢?
(1993.5.16 泰山会议讲话第 3 页)
上交利润反受批评——
有人讲,老江要我们搞一万,一万好搞,我搞五万肯定要表扬。
你能搞一万的有可能表扬,你能搞五万的,有可能不表扬,我这
个人看问题就是不僵化,就是“活”。你把钱交给我,我不表扬
你,你把钱用得很恰当,我还表扬你。我不要一个呆头巴拉的领
导搞点利润就往总部呼呼直交,自己要办的事办不起来,你这叫
会办事?但是,你把搞的利润,大家分分,又要受批评。所以说,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这就是一个“度”的问题。“我有利润往
总部缴,你怎么还批评我?”你不会办事,你有钱能不能把你的
办公室搞好点,把你的样品间搞好点,你有钱能不能在市中心搞
一个门市部,你有钱能不能先配一部卡车呢?你这些钱如果花在
正常的生产大发展上,你怎么会受到批评呢?你一定会受到表扬。
(1993.5.16 泰山会议讲话第 20 页)
关于兄弟企业的竞争——
……留着自己的资源不开发,等人家的开发完了,再搞自己
的,他就不晓得在自己打进别人窝子的时候,别人的腿也伸到自
己的地盘,你在外面找人家女人,你老婆也很危险,这就叫做“满
山打麻雀,家里不见了老母鸡”。这就是哲学理论。
(1993.5.16 泰山会议讲话第 39 页)
涸泽而渔”与“养鸡取蛋”——
有人讲利润总部不收了,我们干脆弟兄分分。涸泽而渔,那
是企业家的大忌。你把这个鱼塘里的鱼打得干干净净的;然后剩
下几条分分,你到明年就完蛋。只要把水放好,小鱼苗多养一些,
把鱼养肥,明年就多了,应该“放水养鱼”、“养鸡取蛋”,不能“杀
鸡取蛋”。
(1993.5.16 泰山会议讲话第 40 页)
论集团经济和规模经济——
我想利用一点篇幅简要总结一下集团经济的优越性和一些特
点,使我厂某些头脑糊涂的同志在思想观念上来一个更新。有些
人总认为“宁愿做鸡头,不愿做牛尾”,寄人篱下不如独来独往好;
有些人总幻想企业最好没有任何约束为好;有些人总认为加入集
团企业管辖不如隶属某个行政单位管辖好;还有些人身在集团企
业,行动上老是与集团企业不能协调,离汤离水,各自为政。这
些错误的、片面的认识和行为都是对集团经济重大意义认识不足、
体会不深的反映。
集团经济是在商品经济成长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一
种经济实业组织。……世界上没有哪个闻名和特别大的企业,不
是走集团经济的道路,中国没有哪一个办得好的大型企业,不是
走集团经济的道路。……
我们厂近几年搞的“划整为零,分而治之”,以产品为龙头
成立分厂制的经济体制模式;内部搞的“五统一、五分开”,“分
厂抓现有生产,总厂抓企业发展”的管理形式,虽然比不上大型
企业集团那样的完善和完整,但我认为它同样已形成为一个行之有效、货真价实的小型企业集团。所谓企业集团,主要是指若干
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各自的得益,而组
合在一起,其基本特征概括起来不外乎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
隶属关系上,既然称谓为企业集团,那么,无论是紧密的、半紧
密的或者是松散的,它的分(支)公司(或分厂)必须接受总公
司(或总厂)的统一领导,不得自行其是,搞“诸侯割据”;第
二,在生产经营上,必须从集团利益出发,按照集团内部各自分
工,生产集团内部配套的产品或者集团指定的产品,包括有利于
集团的产品;第三,在经济利益上,既要保证分(支)公司利益,
又要保证总公司利益,在必要的时候,为了集团的整体利益,可
以舍卒保车。……
企业集团究竟有哪些好处呢?它的优越性到底在哪里呢?结
合我厂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其好处和优越性主要有下面几点:
第一、按照各自的分工,集团内各企业可以集中精力抓好现
有生产,用不着为企业生产以外的所有问题操心费神。……
第二、开发新产品,淘汰更新老产品,有后盾,有条件。……
第三、资金上可协调使用,可相互担保。……
第四、风险竞争有靠山。……
第五、辅助设施,可以综合利用。……
(1989.2.22 三届二次职代会报告第 9-12 页)
什么叫规模经济?——
什么叫规模经济?前年的职代会我明确说过,规模经济国内
外通常的解释是一定的标准下企业的职工人数、生产能力和固定
资产值。而我简单理解认为企业的产品在质量上、数量上均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影响和比例,经济效益在同行中比较领先,这就
可以称为具有一定规模了。
(1991.1.13 在第四届职代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第 28 页)
新形势下必须强调三条——
一是坚持改革,更新观念,从思想上有足够的准备,增强和
提高我们的适应能力;二是积极发挥集团优势,发展规模经济,
从经济上壮大实力,增强和提高我们的抗震力;三是按照国际先
进标准,积极采用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从基础上抓好,增强和提高我们的竞争能力。
(1991.1.13 在第四届职代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第 41
页)
进一步深化改革——
今后我们厂改革不是差不多的问题,而是要进一步深化的问
题。作为一个企业改革决不单是“放手放权、承包捞钱”,更重
要的是在如何搞活搞好企业上做文章。对长期以来束缚我们思想,
禁锢我们手脚的所谓传统、道德古训、哲理、家教、政策、办法、
制度、习惯、义气等都要加以分析整理,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一标准进行衡量,有利于解放生产力的就行,不利于解放生产力
的就改革。
(1991.1.13 第四届职代会第二次工作会议报告第 2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