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理论主要谈论的是分配 问题。针对云南玉溪烟厂老总褚 时健被囚之事而创作的一个土理 论。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后,经营 者报酬机制旧的已经过时、新的 还没出台,因而企业界缺乏明确 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造成了 “58 岁现象”、“穷庙富方丈”等不 正常现象。我的比喻是:主人(指国家)给鸡倌(指企业家)一个鸡蛋,要鸡倌 孵鸡养鸡生蛋。鸡倌起早贪黑把鸡蛋孵成小鸡,鸡长大又生蛋。这样蛋变鸡、鸡 生蛋、蛋再变鸡、鸡再生蛋,越来越多。鸡倌辛辛苦苦几十年,可主人老是“盖 着葫芦摇”,就是不告诉鸡倌该吃几个鸡蛋?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鸡倌偷吃了几 个鸡蛋,又不巧被主人发现了。这还得了!鸡倌竟偷吃主人家的鸡蛋!于是主人 报了官,鸡倌二话说不出来,因为他确实“偷吃了鸡蛋”。鸡倌本不想做没经批准 而偷吃鸡蛋的人,也不想做企业垮台的替罪羊,想做“阳光下吃鸡蛋的人”,想讨 一个明确的“说法”。可现状就没有明确的“吃鸡蛋法”,平时主人总是“盖着葫 芦摇”,全凭鸡倌自己“看着办”。无事时鸡倌“安然无恙”,有事时就说你“偷吃 了鸡蛋”。这一“鸡蛋理论”,在全国产生强烈共鸣,引起极大反响;被经济学家 及整个理论界广泛引用。后来,“工资协商制”、“年薪制”相继出台,都是得益于 “鸡蛋理论”的启发。
(1999 年 1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