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EN
首页 /江宝全著作/鱼塘理论集

17二十一世纪最紧缺的是企业家

2016年01月18日
01.18

2016

>2016年01月18日

3652

3652
分享至

21世纪到底缺什么人才?各种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都很缺乏。但是,我认为最紧缺的人才是企业家。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国有企业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培育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党中央的这个高瞻远瞩的决断,正是抓住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同时我认为,不仅国有企业需要大批优秀企业家,非国有企业同样需要大批优秀企业家。

企业家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21世纪我国整个经济的命运。

关于企业家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是伴随着企业家阶层在西方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强而提高的。在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以前的诸多经济学派、经济学家那里,“企业家”还远不是一个统一的概念,更不是一个成熟的概念。自英国人阿弗里德·马歇尔在19世纪末期创立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后,企业家理论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逐渐成为西方现代经济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理论分支。

21世纪最需要的是企业家。这是由我们所处的时代所决定的。战争时代最需要的是军事家,和平治国最需要的是政治家。而现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世界地位的关键,因此经济建设成为当前中国的首要任务。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企业,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家,所以21世纪最需要的就是企业家。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力量,是中国经济建设的坚实基础,是中国赶上发达国家的希望所在。

什么叫企业家?企业家不是一种职务,我认为企业家应该是一种称号,就象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文学家、艺术家一样,是一种特别的人才。企业家是成功创办和经营管理企业的专家。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都存在社会分工:工人是执行性劳动;科技与管理人员是组织性劳动;企业家是决策指挥性劳动。企业家的这种劳动具有全局性、复杂性、创新性等鲜明特点。因此,企业的基本劳动者是工人群众,决定企业成败的是企业家。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时髦,把一般厂长经理都称为企业家,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不是所有的厂长经理都能称为企业家的。企业家不是什么人随便封的,而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生的。国外有人说我们中国现在还没有真正的企业家,即使有的话,也是极少极少。这听起来偏激的话细想想确实有一定道理。长期的计划经济,使我国缺乏产生企业家的环境和土壤。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厂长、经理,都是某一级政府任命的,他们与国家干部一样,有行政级别之分。实际上,他们仍然是国家干部,是政府派来管理企业的代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他们中有的当了厂长,犹如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吃、喝、拉、尿都指望保姆照顾。如果离开了保姆,他们就活不成,成为“襁褓婴儿式”的厂长;有的坐在岗位上,上面有什么批示全文传达给下面,下面有什么情况,全部传报给上面,自己不动脑筋、不花力气、不会处理,成为“传达室式”的厂长;有的坐在岗位上,好似一个算盘珠子,上面拨一下就动一下,不拨就不动,成为“算盘珠子式”的厂长;有的管理一个摊子,多少年下来,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无变化、无发展,成为“保管员式”的厂长;有的坐在岗位上,掌权不推、享福不推,没干好出了问题,全怪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成为“嘴歪怪茶壶漏式”的厂长;有的坐在岗位上,心怀鬼胎、打小算盘,有奶就是娘,搞吃里扒外活动,成为“人在曹营心在汉式”的厂长。这些所谓的厂长经营没有勇气、没有斗志、没有智谋、没有责任,他们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凤毛鸡胆、贪污腐败,这样的人能称为企业家吗?中国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计划经济养懒汉,更养了一大帮庸将。好在卖方市场时,生产什么都赚钱,谁都能当厂长;企业产权不清晰,赚了赔了无所谓,谁都敢当厂长。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尽管他们一百个不愿意,但这样的“好”时光是再也不复存在了。在今天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浪淘沙,那些靠门子、路子、票子上台的“厂长经理”们无一不被市场经济的云波诡谲、刀光剑影惊飞了魂、吓破了胆,也无一不被逐下了台。市场经济需要真刀、真枪、真功夫、真本领,溶入世界经济大潮的中国呼唤真正的企业家。

怎样才算真正的企业家?我认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必须是具有相当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并在企业运作上取得特别成功的厂长或经理。企业家是企业之魂。他是一面旗帜,是红旗还是黑旗,企业家是颜色;他是一名号手,是冲锋号还是撤兵号,企业家定号音;他是一名舵手,是左满舵还是右满舵,企业家是指南;他是一列火车,什么马力,开向何处,企业家是发动机;他是一块磁铁,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周围金属全部都要被其吸引。再讲实一点,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必须是这样的人:没有企业能创造条件办出一个企业;交给他一个小企业能把它发展成一个大企业;给他一个差企业能把它变成一个好企业。这就决定了企业家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和能力。

由于市场经济的变幻莫测、残酷无情,我认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应该比其他的“家”要求更高。他不仅要有军事家的指挥才能、思想家的分析能力、理论家的认识水平,还要有经济学家的头脑、政治家的风度、艺术家的表演技巧。我把这些素质要求概括为八种精神、八大能力、八个方面的知识。八种精神,就是吃苦精神、牺牲精神、忘我精神、求实精神、学习精神、开创精神、负责精神、冒险精神;八大能力就是决策能力、指挥能力、说服能力、

综合能力、判断能力、凝聚能力、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八个方面的知识就是哲学知识、文学知识、经济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社会学知识、历史知识、军事知识和专业知识。

在这些素质中,最重要的是两条,第一是创新。创新是民族之魂,而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正是民族创新的最集中体现。企业家的创新包括观念的创新和实践的创新。一个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企业家,首先必须是一个观念的领导者,看得远、看得高、看得准;其次还必须是一个市场的领导者,干得早、干得先、干得实。企业家的创新贵在永无止境,就象吃肉,嘴里吃着第一块、筷子上夹着第二块、眼睛盯着第三块、脑子里想着第四块,永远不“满足”,始终保持“饥饿感”。第二是求实。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不能好高骛远、不能妄自菲薄、不能虚头虚脑、不能夸夸其谈。那些假话、大话、空话、套话,他们应不屑一顾;那些“从上往下,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从下往上,层层加水,水到渠成”的事他们应深恶痛绝。他们成功了,不能老是赞“在上级正确领导下,在什么方针指引下,在各兄弟单位大力支持下……我们取得了成功”。他们挫折了,也不能老是怨,怨领导不支持、怨班子不配合、怨群众不争气。错了就错了,对了就是对了,他们必须敢作敢当、实实在在、光明磊落。

企业家的最高综合能力我把它归纳为“八能”干部:能文能武、能大能小、能高能低、能远能近、能虚能实、能精能细、能软能硬、能苦能甜。

只有做到了这些,企业家所领导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笑傲江湖;只有做到这些的企业家数量更多,中国经济才能腾飞、中华民族才能更加富强。

 

(注:本文已在《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经济学研究” 2000年5月第136期上公开发表。以本文主要内容为主体的论文《浅论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2000年5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中心城市企业家论坛第一次会议作为交流材料,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


用户登录

同意 用户协议 或 注册协议
我要用验证码登录
还没有账户? 点我申请
Copyright © 2024 南京金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05008524号-1    

Copyright © 2023 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686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