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EN
首页 /江宝全著作/上金山

第十章:泪洒金山(5、金箔城里的梦幻)

2016年01月04日
01.04

2016

>2016年01月04日

2848

2848
分享至

有梦幻的人是有希望的,用几十年的拼搏而实现了梦幻的人是幸福的。2005年5月19日,金东县城张灯结彩、满街横幅。横幅上面写着“热烈庆祝金东县荣膺中国金箔城称号”、“中国金箔城,让世界金光灿烂”、“中国金箔城,金东人民的骄傲”。

上午十时整,中国金箔城命名大会在中国金箔纪念馆五楼会议大厅隆重举行。来自全国500多名黄金企业的代表和国家黄金公司的领导,以及江南省、金陵市、金东县各级党政领导出席了这次命名大会。这是中国金箔史上乃至世界金箔史上极其难得的一次盛会。

当会议主持人宣布中国金箔城命名大会开始的时候,中国黄金公司总经理兼黄金协会会长成永金当场宣读了中国黄金协会正式行文的中国金协(2005)第7号文件。文件中写道:“中国黄金协会受国务院委托,授予金陵市金东县为中国的金箔城。并希望金东县将2000多年的民族传统产业真金箔及其深加工产品做得更大更强!”

成永金会长在会上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金东县在以金陵金箔厂为龙头的带领下,改革开放以来,将中国的真金箔这一特色产品弘扬光大,开拓创新,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将永远感谢你们!记住你们!”

金陵市副市长黎南琪在会上也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金东县被授予中国金箔城的称号,既是金东人民的骄傲,也是金陵市人民的骄傲。金陵金箔厂改革开放以来将金陵金箔这一特色产品做出了世界水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们要感谢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黄金协会对我们金陵金箔的关心和重视,我们一定不辜负国务院的期望,努力将这一黄金产业做得更好!”

接着,成永金会长和黎南琪副市长为《中国金箔城》揭牌,并举行了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举行完毕以后,进行了文艺演出。省内外著名的歌唱家登台献艺。

晚上,金东县县城举行了一场解放以来最大的,也可以说是有史以来的一次焰火晚会,庆祝《中国金箔城》命名。当中国的焰火之乡湖南醴陵烟花表演队用他们最新烟火科技打出《热烈庆祝金东县荣膺中国金箔城称号》时,成百上千种烟花腾空而起,将整个金东县城照耀得万紫千红,足足有五十多分钟,有八万多人观看了这次烟火晚会。

一连多少天,金东县人民都处在这欢庆鼓舞的氛围之中。这时候,人们都在呼喊着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何大福。有人还即兴填了首《天净沙》,给何大福发来条短信:“大道华灯商家,舞厅广场酒吧,银座高楼大厦,世人惊讶,何大福绘金画。”

在金东县城有一条道路叫金箔大道,这条大道就是何大福搞起来的。

金箔大道自东向西,有四里多长穿过金东地区向金陵市中心延伸而去。

金箔大道目前是金东县最热闹的主街道之一。大道两旁,“金太阳大酒店”、“黄金海岸”、“中国女人街”、“金天广场”、“金城体育公园”、“金箔信用社”、“金东大市场”、“金碧豪华装饰广场”、“中国人民银行”、“金东区工商局、法院”,“金盾汽车行”、“金蓝旅行社”,一个个个性十足、精神抖擞地排例在金箔大道两侧,大道上白天行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数不清牌子的小车整日在车河内游弋着,一刻也不停歇。晚上华灯齐放,金箔大道商业繁华,似乎流金淌银。

这金箔大道原来叫三号路,十多年前,何大福找到了县城地名办领导,对他说:“三号路叫得太落后了,犹如过去穷人家,无文化,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只好起个小猫、小狗、铁蛋一样,与金陵古城不相称,能不能改个名字?”

“改什么名字?”那位负责人问。

“叫金箔大道。金箔是有二千多年历史的传统产品,又是国家名牌,与金东相匹配。”何大福建议说。

“那各家各户换牌号太麻烦,钱又要花不少。”负责人为难。

“全部换牌子的钱我们厂出,估计要多少?”何大福说。

“三十万!”那位负责人直说,一口价。

“就这么定了!”

这是金东县第一家以金箔命名的道路,从此带动了整个金东县地名的升级。以名企、名品、名人命名的道路开始盛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今很多生意人,都想方设法抢滩金箔大道,这里不仅在金东区流金淌银的繁华之地,还是金陵市特色工业旅游基地,更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各种黄金商贸业觊觎之地。在这条路上,曾走过共和国总理李鹏、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等等社会各界政要名流……

金箔大道的金光把很多人的梦照亮了。

在金箔大道8号旁,有一尊大型贴金雕塑,在五米多高的底坐上,一对雄伟健壮的打箔艺人,比真人略大,正在上下挥动打箔锤头,永远定格在锤打着金箔的精彩瞬间。底座的正面,雕刻着九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中国金箔故乡纪念碑”。雕塑的背面,有一段碑文,全文如下:

这是一尊以人工锤打金箔为模型的雕塑,从此金箔艺人有了自己的形象。

金箔是用真金锤打而成,纯金经过化条、拍叶、打开子、炕炕、做捻子、打了细、出具、切箔等十二道工序特别加工而成。金箔质地柔软、薄如肥皂泡,用途十分广泛与名贵。各种古老和现代的高级建筑以及寺庙佛像的贴金、高级工艺品和家具瓷器的贴金,高级中成药的配方和裹金,金银织物的原料,都需要金箔,凡贴裹金箔者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经久不变色。

相传在我国金箔锦线的生产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故乡在金陵市花园一带,百姓多以此为业,祖辈相传。明清年代,金陵就为宫廷提供金箔和金银线织物的传统。千百年来,金陵金箔历经沧桑、时废时兴。解放以后,金陵金箔在政府的帮助下,发展成为全国最大最有名的产品,国家重点工程,全国著名寺庙都点名使用金陵金箔。金陵金箔艺人,在继承和发扬金箔古老传统产品方面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金陵金箔厂创建于1955年,创始人梅长生、徐宏智、徐立旺等64人,原址在龙泉大象桥。1983年遭受水灾,迁至金东县城。目前厂内已有员工620余人。在建厂三十周年之际,全厂职工为继承前人传统,发扬金箔事业光彩,募捐筹款,特造此纪念碑。

何大福来到金陵金箔厂第二年,即1985年,就策划建造了这个雕塑。他说:“我们金箔人世世代代为别人贴金,却从来没有为自己贴过金。这回我们就要为自己贴一回金!”何大福亲自为雕塑写下了这段碑文。那年刚好是建厂30周年。多年来,生活在自生自灭边缘,手工作坊里的金箔手艺人,站在何大福为他们塑立的雕塑前,热泪盈眶,他们由衷地感激厂长对金箔艺人的尊重和信任。

这尊金箔雕塑,不仅使金箔大道名副其实,更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神韵。

那一年,何大福还亲自带队,将进厂二十年的金箔工人全部轮流到首都北京参观游览。

金箔艺人们亲眼看到自己生产的金箔,在首都北京如何金光灿烂。大家看到了北京故宫、雍和宫、新华门、人民大会堂等一些金陵金箔贴裹的建筑物,看到了金陵金箔在这些建筑物上闪闪发光的情景,大家为自己是一个金箔艺人倍感自豪。从北京回来后,全厂职工群情振奋,大家都积极支持何大福一系列创建金陵金箔的品牌活动。在何大福上任第三年,金陵金箔成为全国“四个第一”免检产品;上任第五年,金陵金箔成为部优产品,1987年荣获国家金质奖章,那可是金陵市建国以后获得的第一枚金奖。

在金陵金箔声名远播的时候,参观者络绎不绝,透过“金箔现象”,更多有心人关注起金陵金箔厂何大福有着怎样的改革传奇,他有怎样的魔力使金陵金箔这朵奇葩更加鲜艳夺目!

“我们要建造一个世界上第一的《中国金箔艺术馆》,宣传金陵金箔这一千古绝技;展现金陵金箔的广泛用途;表现金陵金箔艺人的聪明才智。”九十年代初,何大福就着手筹划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大的金箔艺术馆。

进入金箔艺术馆,等于进入了金箔艺术天堂,步入了黄金世界!

馆内再现了金箔古老的十二道工序流程,展出了金箔在皇宫、寺庙等多处的广泛应用。人们流连其中,令人叹为观止。这里不仅展示,还销售,中国金箔艺术馆成了金陵金箔文化历史的宣传窗口,也是金陵金箔廷伸产品的展销厅。

从金箔艺术馆建成之日起,这里便是中外伟人、名人、游人的神往之地。许多党和国家高层领导人都光临过这个艺术馆,每年都有几十万人前来参观欣赏。金箔艺术馆成为金东县最大的一个旅游亮点!金箔大道的诞生成就了这条路的专业特色。很多与金陵金箔厂产业服务相关联的单位企业,都纷纷在这条路上抢门面,一些没关联的企业也伺机挤进、挺进金箔大道。因为这条大道的地位太重要了,在金陵市金东县,这条道路穿城而过,在整个城区,居五纵三横中的中间地位。最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外地人来金东的必走道路之一。在这里吃有金箔大餐、逛有金箔大道、赏有金箔绝技、购有金箔工艺品,俨然就是一个用金陵金箔串连起来的金箔城了。

自从中国黄金市场2000年放开以后,中国黄金协会受国务院委托,已经将中国的黄金产业,照国际托拉斯的模式,逐步组织起来,建立了六大黄金产业城。山东招远的“中国金都”、河南灵宝“中国金城”、陕西潼关“华夏金城”、上海豫园“中国黄金珠宝第一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国金州”、吉林夹皮沟矿业有限公司的“中国黄金第一矿”……这些黄金城市每年累计生产加工黄金约1450吨。

2004年初,中国黄金总公司总经理兼中国黄金协会会长成永金,到上海黄金交易所视察,已是上海黄金交易所副会长的金陵金箔厂副厂长武亮,积极邀请成会长到厂里来视察。

在中国金箔纪念馆里,成会长眼睛炯炯发亮。他长期从事黄金开采,只见过金矿石、金条、金块、金饰品,还从没见过黄金在金箔艺人手中变得如此金碧辉煌,如此光彩夺目。

何大福对成会长说:“凡是带金字的成语,都与我们有关!”

“呵?!那金屋藏娇、纸醉金迷呢?”

何大福答到:“这金屋藏娇成语故事说的是,汉武帝刘彻自幼爱慕表姐陈氏阿娇,为讨其欢心,曾对其许下诺言,他日若能迎娶,一定要为她建盖一座金色的楼阁。武帝登基果然娶得阿娇为后,九五之尊不可食言。为了践行诺言,汉武帝当真命人专门为陈氏阿娇建盖了一座遍体贴饰金箔的楼阁。住进金屋之中,望着满眼的金光璀璨,阿娇幸福至极,与汉武帝更加恩爱。而这纸醉金迷成语故事说的是,唐代,京城有一位专治毒疮的名医孟斧,由于医术精湛,经常被请入皇宫治病。久而久之,孟斧竟对皇宫的奢华仰慕不已。等到孟斧家财充盈之后,他便学着皇宫楼宇的样式自己建盖了一座小屋,遍体用金箔纸贴裹装饰。每有客来,都要带客人前往观视。望着满屋的金光灿烂、光华夺目,客人皆为其迷醉,惊叹不已,一时传遍京都,这就叫纸醉金迷。”

成永金笑逐颜开:“你这个大厂长,知识面还满宽的嘛!”

何大福笑道:“成语词典上有着呢。”

成永金边看边说:“你们真不简单,将黄金文化弘扬得这么好!”

“这叫金碧辉煌源此处,锦上添花唯我家!”何大福借机自我宣传。

“好!好!”成永金连声称赞!

何大福乘兴积极向中国黄金协会会长提出设立“中国金箔城”,在中国黄金行业特色区域上给予正式冠名的构想,成会长当场表态说:“我看完全可以”,并要求何大福立即打一个报告,通过县政府、市政府签署一个意见,报国家黄金协会。第二天,成会长一行返京,何大福很快就将报告递到了国家黄金协会。他在报告中写了五大理由:

第一,金陵是中国金箔的发源地,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金陵金东是世界上五大金箔中心之一,与日本的金沢市、德国史瓦巴哈镇、意大利的米兰、泰国曼谷齐名于世。

第二,金陵金箔闻名世界,国家免检,销往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金陵金箔厂举办的世界金箔研讨会,世界同行都踊跃来参加。

第三,金陵金箔厂是世界最大的金箔生产基地,拥有世界唯一的展示其工艺的中国金箔艺术馆。

第四,中国乃至世界上金箔加工的极品精华都集中在金陵金箔厂,从业人员达到2000多名。这里开发的金陵金箔深加工产品渗透到各个领域,其涉及面和艺术性均代表了世界水平,千古工艺与现代生活结合,已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

第五,金陵金箔厂是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单位,年用黄金近一吨半。

如今,当这一切都变为现实的时候,何大福一方面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另一方面却回想到昔日的坟堆上发生的这一切变化的过程,他真想大哭一场!大吼一场!大跑一场!

他太累了!倒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他朦朦胧胧地进入了梦境中。在梦中,他看到了一大班金箔先辈们的形象,在他的视觉中晃来晃去,这些人都一个个伸出大拇指在他面前道喜称赞!他首先看到的是1955年5月,走村串户组织64名打箔艺人成立的“金东县金箔锦线合作社”的创始领导人梅长生在向他伸大拇指;接着他看到了17岁就投身金箔工艺,从1955年建厂直到1990年退休,整整为金箔事业奋斗35年,成为中国金箔工艺第一道工序中,身怀绝技的拍叶王牌王正春在向他微笑;看到了一辈子在切箔岗位上勤勤恳恳培养出三十多个徒弟,成为金箔工艺最后一道关键工序中身怀绝技的切箔状元张厚鑫在向他招手;看到了21岁就学得一身打箔绝技,为金箔事业工作了32年,培养出一批批打箔工人的打金箔能手李建忠在向他点头;看到了精通金箔工艺整个流程,出身金箔世家,通过“看、听、摸”便能治好工艺毛病的治病专家夏隆源在向他眨眼;他还看到了一大批帮助他完成弘扬金陵金箔艺人和一同改革创业的前辈们在互相热烈议论。这些人他都熟悉,他刚上任的时候,他们都被他请了回来,帮他重振金箔雄风,可他们现在都告别人世,不在人间了,在梦中他们都来了。他对他们说:“今天大家都是来庆贺金箔城授牌典礼的吧?应该来!老实说,金陵金箔能有今天的荣光,全是你们的功劳啊!虽然出头露面的是我何大福,埋头苦干的却是你们大家。正是你们的无私奉献,才使我何大福今天这样堂堂正正做人,像模像样做人,理直气壮做人!正是你们的汗水和心血,才铸就了金箔事业今天的辉煌!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你们的丰功伟绩!你们的创业精神,永远是我们金陵金箔的传家宝”!

当何大福向他们说完这些话的时候,这些老艺人们陆续地笑着踏着祥云远去了!只有老厂长梅长生还在他面前笑嘻嘻地伸出大拇指,想跟他再说些话!……

就在《中国金箔城》命名大会召开前夕,老厂长梅长生这位中国金箔的顶级人物,金陵金箔厂的创始人,不幸身患癌症离开了人世。在他的弥留之际,何大福含着泪哭泣道:“老厂长啊,你为金箔事业奉献了毕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你才是真正的金箔传人啊!我们一定将你们老一辈开创的金箔事业继承下去,决不辜负你们的希望……”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五色土上残墙断垣,金箔人守着石砧打不了金箔。日本鬼子更是残无人性,他们到处砸石砧,烧乌金纸,张贴通告,禁止打箔,违者杀头。梅长生清楚地记得,父亲把两作乌金纸揣在怀里逃难。

然而,闪光瞬间即逝。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有关部门一次抽走三分之一金箔工人,去烧小高炉炼铁。剩下的金箔工人,咬着牙顶着一次次压力,坚持生产金箔。

六十年代初,自然灾害与政治风云交织,金箔业务十分清淡。金箔厂一次就被强行裁下一百零八名艺人并将其下放农村。本来就苟延残喘的金箔事业,霎时间陷入了冰窟炼狱。守着仅剩的乌金纸,人们的心在滴血。梅长生和他的伙伴们,矢志自找出路。打箔工用打箔的铁锺,锺制圆钉;切箔女工用切箔的双手,搓捻起麻绳……维系着金箔事业。

到了“全国一片红”的年代,在一些造反派的眼中,金箔成了“四旧”,他们把大铁锅支在院中,点起了罪恶的烈火,将一作作乌金纸、一迭迭金箔投进了烧红的锅堂,转眼化为灰烬。那些串出的火舌,舔在金箔人痛苦的心上。

老厂长梅长生被隔离靠边站着,他痛不欲生地向造反派呐喊:“那是国家的财富啊!你们是在犯罪,是对后代子孙犯罪啊!”

在梅长生的授意下,老工人把所剩无几的乌金纸锁进了仓库,自发地组织起护厂队,手持梭标,日夜值班,守护着金箔的种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金箔厂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983年7月13日,一场几十年未见的洪峰,从长江上游呼啸而下,冲决了龙泉乡花园元子桥边上长江堤坝,处于决口下的金箔厂顷刻淹没在茫茫一片的洪水之中。

就在这风雨交加的深夜,老厂长梅长生脱下雨衣,包起一作作乌金纸,将它们转移到房顶。

……

突然,梅长生改变了手的姿势,用食指指着何大福大声的责问道:“何大福,我问你:这改革开放的一切成果都让你们这一代人享受了!你们真是幸运的一代啊!可是我们多少代人创下来的金箔事业,你们能够继承和弘扬下去吗?”

我再问你:“无数金箔艺人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荣誉,你们能保得住吗?”

 

何大福的梦幻被老厂长梅长生的责问一下子惊醒了!他吓了一身冷汗。当他完全清醒以后,他的喜悦之情,已被一种沉重的责任感所替代,大脑更加清醒了。他凝视着挂的那幅自己撰书的顺口溜《醒字歌》,不禁口中念念有词:

 

做人要做好,醒字最重要。

褒时不飘飘,诽时不气恼。

败时莫躺倒,胜时切莫骄。

过时快检讨,功时忌狂傲。

穷时莫丧志,富时莫称豪!


用户登录

同意 用户协议 或 注册协议
我要用验证码登录
还没有账户? 点我申请
Copyright © 2024 南京金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05008524号-1    

Copyright © 2023 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686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