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福娶儿媳妇了!
2000年12月1日,何大福身着西装,脖系领带,满脸容光,精神焕发,逢人就笑,点头哈腰。这是他二十多年来难得的兴奋时刻。他家将迎娶第一位媳妇进门!
金陵金箔厂自己创办的金太阳美食城灯火辉煌、高朋满座。金东县各界要人、名人、能人,以及亲朋好友;金陵市几位副市长及各界知名人士,连江南省新闻界、政界、高教界也来了许多显贵人士,仅金陵驻地部队将军就有七位,都来光临何大福儿子婚礼的现场,容纳七十多桌的宴会大厅座无虚席。那晚,金太阳美食城门口轿车黑压压一大片。
那天傍晚,金太阳真叫个喜气洋洋,华灯初上,花团锦族,各路宾朋盛装出席婚宴。走过迎宾地毯,大家在一面大墙嘉宾榜上,找着自己的大名,确认榜上座位,欢欢喜喜步入大厅。
何大福的大儿子何楠仪表堂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金箔厂有名的小帅哥,一米七八的身材,眉清目秀的五官,在主席台射灯的光照下,分外英俊潇洒。媳妇钱晓玲是金陵市人,一米六四的个子,俏丽动人,满脸喜气洋洋,与何楠真可谓是郎才女貌,珠连壁合。
道喜!赞叹!喜庆的笑语欢声充盈着整个婚宴殿堂。
“何厂长,恭喜啊!你现在是功成名就,厂兴家兴啊!”
“何厂长,恭贺啊!你现在事业家庭五谷丰登啊!”
“托共产党福!托邓小平福!托各位福!”
当金陵电视台主持人阿秋宣布何楠、钱晓玲新婚大典正式开始时,坐在主席位上的何大福已激动不已,眼眶中噙满了泪花。主持人在台上讲了什么话,进行了哪些程序,他脑海里被极大的幸福感充溢得模糊一片。
他想到了七十年代中期间,他与爱人周素琴成亲的那段往事。他记得第一次去和她会面的那个晚上……
何大福再也没想到,他能活到娶儿媳妇这一天,他的父亲母亲在他十多岁时便抛下他们兄妹不幸去世,而他这一生中六七次“大难临头”却能转危为安,这真是万幸万幸;再也没有想到他单枪匹马一个孤儿从安徽逃难到江南,从一个一贫如洗的穷小娃娃变成今日的亿万富翁,大儿子的婚礼能办得这样风光;更没有想到的是,他何大福能活到今天成为一个企业家,一位大学教授,一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活到了这个繁荣兴旺的太平盛世。
根据婚礼流程,轮到何大福闪亮登场。主持人宣布:“下面有请今晚的‘老公公’何大福讲话!”
在商海中身经百战的何大福,面对各种大场面一向侃侃而谈、游刃有余,今天却面带腼腆之情。超强的彩色灯光,照在他有些稀疏的头发上,不一会儿便被汗水浸湿了;胖胖的身体上,一向穿着得体自信的西装,今天像是大了还是小了,明显不那么熨贴,就连领子好像都看着有些紧;在工作中经常让人眼睛闪亮,让人充满信心的双手,这天像排练过似的只有四个动作:一会儿擦汗,一会儿向后背一下,一会儿交叉在前,一会儿垂下来放着;一向脚步持重的他,这刻儿也不停地调整着左右脚前后站姿,仿佛一直没有站稳。只见他抓起话筒,一时竟不知从哪儿说起,愣了好几秒钟,才说起了如下一席话:“我真的没想到,像我这样九死一生的孤儿,还能活到娶儿媳妇这一天!今天这么多亲朋好友能给我这么大面子,光临我儿子的婚礼,这是我们全家的荣耀!希望何楠、钱晓玲永远也不要忘记,你们能有今天是从哪儿来的?!你们要知道好歹!从我们老爸老妈身上,你们要看到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要吃尽人间千番苦!靠人不如靠自己!这就是我们何家传家宝……”何大福像做忆苦思甜报告似的,继续说道:“老爸老妈成家结婚的时候,哪有钱办喜酒宴?哪有钱买房子?哪有钱买家具?我在厂里废铁堆里找了几根废钢管,请焊工焊接成床。坐着大卡车,颠簸12小时到大上海,跑了十家买了十斤糖,回来发发糖,发两支烟,就算结婚了!”说完,何大福赶紧收起话筒,连说:“谢谢各位!”,走下台来。此时的他,犹如从水中捞上来一般。
后面再进行什么活动,何大福只管“听之任之”,不再搞什么“富不富在思路”了。他今天已做了思想准备,放弃一切“思路”,只听宴会“摆布”。主持人与“闹婚”的人给他一把贴金“灰耙子”,让他扛在肩上,然后用一个红绸子拴在耙子上,另一头让媳妇拿着,叫何大福牵着儿媳妇在婚宴大会场绕一周,他都全部照办。一场绕下来,何大福又是满头大汗,好像一直“惊魂未定”。因为一边绕,一边还有很多人起哄。金陵这一带哪家婚庆嫁娶,“三天不分大小”,最喜欢是拿老公公与儿媳妇取闹,很多地方甚至有点过份,叫老公公背着儿媳妇绕圈的、喝交杯酒的、同咬苹果的,什么都有。
金陵当地老公公扛灰耙子习俗,据说是传自苏东坡。当年苏东坡外出旅游,家中书房好久不进,落满了灰尘。这天苏东坡回来,路过儿媳妇房间窗前,见儿媳妇正躺在罗沙帐子午休。儿媳妇弯躬在帐子里,十分美丽,犹如一只琵琶。于是便在书桌上用手指顺手写了两句打油诗:“青纱帐里一琵琶,我欲弹它理太差。”写完就去客厅会客去了。
这儿媳妇起床后也喜欢到公公书房读书,见桌上公公两句诗,知道公公想动她的心思,于是,也在书桌灰尘里写了两句和诗:“愿与公公弹一曲,肥水不流他人家!”
后来来客人要进书房,苏东坡见书桌上自己与儿媳妇写的调情诗,怕露陷,连忙用双手将桌上灰尘连扒是扒,便是灰状,可是客人眼尖,还是看见了,这就是“扒灰”的来历。
这本是民间撰编出来的一段笑话故事,可是金陵一带却成为群众闹新房的一段笑料,哪家婚事,必演剧目。从小长到大,过去何大福只看到闹人家,没有想到今天却闹到他自己头上了!而且他扛的耗子还是他们厂自己制作的金灰耙子!
这一晚的何家婚宴的级别是当地最高档的,社会上广泛议论了一个多星期。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里,娶儿媳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何家香火兴旺,后继有人啊!四十年前何家的这根独苗“风雨飘摇”,大难没死,今天竟然“人丁兴旺”,添人进口,怎不令何大福及其亲朋好友“心花怒放”、“大庆特贺”呢?!
2002年的1月28日,又一个没想到降临到何大福的头上。这一天,他终于成了爷爷!他有了一个肥肥胖胖的大孙子!八斤一两!这一年,何大福正好是56岁。回忆他的父亲56岁吐血而亡,丢下他们孤儿寡母4个人,自己56岁不仅丰衣足食,而且已见到了第三代,有了爷爷与孙子的天伦之乐!你说何大福,能不乐吗?
小孙子何军给何大福和他们全家带来的全是欢笑。他笑起来甜甜的、美美的,仿佛次次都是特技镜头。他从生下来到长到15个月,从来不见他大哭大闹,家中好象不是在养育着一个婴儿,而是在养育着一名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他生下来就什么都能吃、都愿吃,甜的、咸的、酸的、苦的、辣的,他都无所谓,都可以尝,能吃就吃下去,不能吃就吐出来。10个月断奶时,有的小孩要嗷嗷哭叫多日,他一次没哭叫,犹如换了一道菜。他长得大头大耳、肌肤白嫩、五官端正。2003年春节,社会上做生意的人开发了一种儿童照片挂历,家人用他的照片特做了一份挂历,小孙子春夏秋冬的照片,不同造型,不同衣着,许多人看到了,都说是精选出来的娃娃模特,逗人可爱极了。原来家人嫌他美中不足,父母都是双眼皮,唯独这小家伙是单眼皮。后来一星期,他又长成了双眼皮,而且再也没有退回去。不知什么缘故,小孙子来到这个世上就好象给人间带来了干净纯洁。他的身上,他睡的摇篮,他睡的床,从来没有一点骚气、臭味。他见到家中地上有一点脏东西都要拣起来,正正规规地扔到垃圾桶中。他喜欢咬嚼瓜子,吐出的壳子都放到茶几上,然后集中放进垃圾桶中。他每天都要妈妈或奶奶抱着,挽着下楼逛金太阳广场,见到地上一根烟头,他都喊叫着要大人拣走,是一个很有教养的小孩儿。
爷爷喜欢孙子,爷爷爱夸孙子,这是人之常情。何大福家这孙子,不晓得哪来的那么灵气,他满脑子智慧。15个月的嫩娃,看3岁小孩的识字图画,茄子、辣椒、苹果、梨子、香蕉、西红柿、防盗门、汽车、房子、蓝球、橄榄球、乒乓球,你问到哪他指到哪。他喜欢玩球,抓起乒乓球板,握起桌球球杆,动作起来犹如大人。他抓起大人手机,懂得先打开盖子,接着按号码,然后放在耳边,喂喂直喊,前看他后看他,都跟在通话一模一样。他喜欢看天线贝贝,想看时,他自己先打开DVD开关,再按按钮,将盘子送进去,然后要大人打开电视机。他参加一桌生人吃饭,告辞时,一个一个向大人握手告别,漏掉一个人都不行,临出门再回头向大家拱手作揖拜拜,好笑极了!
小孙子给何大福和他的全家带来的全是欢乐。这15个月来,何大福将他和老祖宗没享受过的天伦之乐集中在一起享受。听到亲朋好友谈孙子,听到左邻右舍夸孙子,何大福都是兴抖抖,乐滋滋的。每天早晨,他都要逗他十几分钟才上班。临走时都要靠一下、抱一下、亲一下,然后握握手。节假时,何大福都是坐在家中沙发上,掏出一支烟,小孙子都是抢过打火机,双手死按,想给爷爷点火。一岁多一点时,小孙子开始会喊爸爸、妈妈、奶奶,就是不会喊爷爷,有时何大福很来气,硬逼着他喊爷爷,“来,叫爷爷!”可是何军始终没喊出来。每次见到大人要他喊何大福爷爷时,他都是喊“家!家!”,每次何军奶奶都是在一旁为他辩解:“你听到吗?小何军叫你早点来家!”何大福至今不明白,一身灵气的小孙子为什么不会喊爷爷,光会喊“家!家!”大概是嫌他在家时间少的缘故。“当然啰!你早上一早上了班,晚上到半夜才归家,只在早上见那么一刻儿,他怎么喊得出来呢?”老婆周素琴笑着说。
不知受什么人指使,小孙子来到这个人间,好象还赋有一个特殊的使命。2002年上半年,小孙子生下来不久,他的奶奶生了一场大病,动了一个特大的手术,术后身体相当虚弱。何大福与两个儿子整天在外奔忙,无暇照料。小孙子与他奶奶相依为命,天天凑到奶奶身边,给奶奶逗乐,神头鬼脸,挤眉弄眼,使他奶奶精神一天比一天好,身体一月比一月健康。前几个月,奶奶抱着小孙子下楼上楼还气喘嘘嘘,腰酸背疼,直不起腰。可近个把月来,他奶奶挽着、抱着小孙子上4楼,喘息没有了,腰也不酸了。小孙子的外太70多岁,前几个月不慎跌断了左膀,绑上石膏。小孙子天天粘着她,不断抚摸她断裂的手膀,40天下来,老太太就好了,好的速度比年轻人还快。何军的叔叔26岁女朋友还没落实,2003年5月节,叔叔的女朋友高兴地进了家门。全家人都说,有了这个小孙子,一切都顺:家顺、人顺、心顺、气顺。
可是,上天早就安排好了,大凡人生有顺就有逆,有喜就有悲,有笑就有哭,有甜就有苦,乐极会生悲!小何军可能是看到他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便计划着要与奶奶、爷爷、爸爸、妈妈、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告别了!2003年5月5日晚,小孙子扒在4楼窗口前,面对金太阳大酒店广场,大声高呼:“爸爸!爸爸!”全家人感到奇怪,这是少有的。开始全家人谁也没有多想,后来才想起,可能是小何军喊他爸爸快点回来,告诉他:我们马上要再见了!
没有任何预兆,悲剧降临了。5月6日下午4点多一点,小何军午睡醒来在床上玩,他妈妈将他起床换下来的衣服送到洗手间搓洗不到分把钟,只听到那边房间里卟嗵一声,接着只听到小何军大哭一声,便不再有声响。他妈妈急忙奔回来从地板上抱起小孙子。孙子已闭起双眼,不再说话。这一天天昏地暗,社会上流传很多迷信谣言,说这一天是灾难日。何大福家的楼道口一直到三楼台阶上,满地是水。晚上9点多,小孙子在手术台上心脏第一次停跳,天空开始下雨。接着雨越下越大,仿佛苍天在为小孙子落泪,大地在向小孙子致哀。晚上11点半钟,小孙子静静躺在手术台上,永远地离开了何大福的全家。他走的时候,身上没有一处伤痕,躺在手术台上安详得就象睡着一样。那神态仿佛在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所有的亲人们,你们现在都好了,我回去了!
当何大福赶到医院时,小孙子已经进了手术室。等他守候了几个小时见到小孙子的时候,小孙子已不再跟他说“家!家!”了!医生们悲伤地告诉他:跌伤了后脑中枢神经系统,没有办法抢救过来!
没想到小孙子就这样离开爷爷何大福远走了。何大福又一次尝到了人间最痛苦的悲创:小的时候,何大福最需要的是老人,而他却尝尽失去双老的悲伤;老的时候,何大福最需要的是小人,而今他又尝到了失去孙子的悲伤。别人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人间的不幸,现在是白发人送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孙子,能不哭断肝肠吗?能不呼天问地吗?那一阵子,何大福不断叨念:为什么我的命这么苦?为什么世间最痛苦的事都非要落在我的身上?那些天,何大福前后反反复复回想着与小孙子相处的日子,反复回味小孙子对他喊出的一句话:“家!家!”何大福忽然有所悟:莫非小孙子在告诉他:爷爷!你我都是有特殊使命的
人,将悲痛留给自己,将美好献给人间!爷爷现在还不是享受的时候,应当竭尽全力,为家人带来欢乐,为金箔这个大家庭带来欢乐,为祖国这个大家庭带来欢乐!
没想到小孙子真的走远了!人们都说,小何军把灾难带走了,将欢乐、完美、幸福留给了亲人,把生命的光华留给了人间!
苍天有眼,吉人自有天相。一年多后,何大福家又陆续添了两个小孙子,两个儿子分别安慰老爸:你给金东带来了繁荣,你为金箔厂带来了幸运的大转折;你奠定了我们这个家庭的幸福基业,你为人间带来了欢迎,我们一定要让你快乐!
而何大福却说:“小孙子叫我再为人间多创造一些欢乐!我自己没有乐的命,只有苦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