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还在响着,单晓春便跨着脚步从台上下来。
今天,来自全国一百多名客户单位的技术、供应处领导、分管副厂级领导,来到金陵金箔厂,参加由单晓春主持的金陵金箔厂最新镭射防伪铝箔纸质量咨询会。偌大的宴会厅,人头攒动,高朋满座。
少年得志给他带来这个盛大场面,着实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他自己。一向举止儒雅和不苟言笑的单晓春,现在的脸上洋溢着难得的笑容,脑门和鼻梁,在灯光下明显比别人光亮许多。大家在分享金陵金箔厂,不断进行科技进步直立潮头,而带来的喜悦,也在感叹何大福的大胆和眼力,称赞他领导的企业出了全国名牌产品,也培养出了年轻有为的一代新兴人才。
“单晓春同志的四大素质,即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工作素质和业务素质,在我们厂是一流的,他已经成为我们企业第三代领导的好代表,成为全厂青年团员学习的好榜样”。在十五年前的1993年,何大福就在全厂五四青年代表大会上,号召大家向单晓春学习。
单晓春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成长为金陵金箔厂的副厂长、七大股东之一,近二十年来,何大福对他的培养可谓呕心沥血。
1987年,单晓春大专毕业,被分配到金东县一个装饰材料企业工作。在准备报到的时候,一个朋友告诉他,何不上“金箔梁山”?金陵金箔正在“梁山聚好汉”。单晓春说:“我又认不得人,他们会接收我吗?”朋友告诉我:“我来推荐,何大福是我的朋友。”
没有费任何事,单晓春就进入了金陵金箔。何大福如获至宝。立即将他分配到刚刚成立的铝箔纸车间锻炼实践,并对他说:“日本和国外大学生都要经过十年以上锻炼,才能成才。你也在车间锻炼几年,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历+阅历+经历=能力。”
单晓春二话不说,一切听从何大福的安排。可是,这铝箔纸车间是专门为高级卷烟配套包装用的,对金陵金箔来说,仍是一个陌生的产品和产业。忙了一两年,企业还是处于试生产阶段。单晓春忍不住了,心想这样下去,我要锻炼到何年马月?青年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浮躁。何大福那时经常抽空到单身职工宿舍串门,这回让单晓春碰到了,对他说要求换一个岗位。说这个话的时候,他倚靠在宿舍的门框上,一脸苦像。
何大福帮他调整想法,对他说,“一个人能不能成功,关键看你有没有‘三坚精神’,即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只有用三坚精神走到底,就会成功。”
单晓春听从了何大福的意见,在铝箔纸车间扎下了根。
两年之后,铝箔纸车间从试验中走了出来,产品进入了成熟期。一时间,成了全国100多家烟草公司的抢手货,效益也一跃成全厂第一。单晓春也从一个技术员到技术科长、生产科长、生产技术副主任,成了金陵金箔厂年轻干部中的一颗新星。《金箔报》曾经头版头条介绍单晓春的先进事迹,题目很醒目,《少帅——单晓春》。
夜很深了,厂区路灯也好象有了些倦意,霜却在草坛上折射着匀匀的光。
何大福裹紧棉大衣,来到夜班中单晓春主管的铝箔纸车间,火车钢轨般的铝箔卷筒,锃亮锃亮的,它们有的在生产线上竞跑,有的在堆放区排队;车间内铲车伸着二只大钳子,穿行在生产流水线之间的绿色通道上;工人们在一个个方柜上操作流水线,车间里一派热火朝天。黑板上,排列着来自上海、云南、哈尔滨的订单序号和交货日期。
何大福看着这一切,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悄悄地,他转过身,推开半墙之隔的车间办公室,笔杆粗横式的荧光灯下,单晓春正在凝视手上的铝箔纸,只见该纸约十多公分宽,其中二侧是金色,中间是银色。在这十多公分宽的纸上满是斜斜地压印着“上海卷烟厂”字样。单晓春正在进行伸拉力观察,正在他准备再次重复试验的时候,一抬头见何厂长来了,先是一惊,然后搓搓手说:“我在测定彩色转移铝箔纸的伸拉力技术参数呢!”何大福说:“辛苦啦!”高兴地拍着单晓春的肩膀。他打心眼里感叹:“眼前这个年轻人,真是个栋梁之才,金箔以后的接班人,就是他了!”
为了给这样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更好的舞台,2003年何大福将内部一些有关联的六、七个车间进行整合、整组、整改、整顿,合并成一个大车间,全部交给单晓春一个人管理,同时进行一些举措:调出两个元老级人物,将凡是整合中与单晓春不合的人全部调出,凡是单晓春在大车间提出的任何经营上的要求,何大福几乎都是言听计从,至于所有的权力也全部给到位。
新整合的铝箔纸车间,占整个金陵金箔厂利润的半壁江山。单晓春开始有点受宠若惊,这样的大摊子,何大福敢于交给他来管,这是对他的无比信任,令单晓春感激涕零。当他接手这一把手高位的时候,前任“一把手”的一辆高级皇冠轿车,的刮刮新他不敢坐,坚持要交给厂部。何大福对他说:“不要交,你大胆坐!”
这单晓春真的是不负众望,接任几年来,效益一年比一年高,新品一年比一年多。单晓春的声名开始如日中天。
谁知,这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单晓春事业、家庭处于“鼎盛”时期,他年轻貌美的妻子查出患了直肠癌!这对他来说如晴天霹雳,儿子还小,家庭大事、小事全靠妻子照应。打妻子手术后,单晓春又忙厂里又忙家里,人瘦的就像60年代安徽大饿荒时的人一样。单晓春仍将一腔心血用在工作上,成就了一连串工作业绩。为了工作,妻子身患绝症也全力支持单晓春扑在事业上。何大福看在眼里,痛爱在心中。有一次,单晓春妻子病痛得厉害,何大福将自己妻子救命的药,拿来给单晓春的妻子吃。
这一天的痛苦局面终于来临了!2006年5月10日,单晓春的妻子终究被病魔夺去了生命,那天,何大福率领全厂中层以上干部60多人到殡仪馆,给他妻子送行。人们发现,此时的何大福心情象他自己家死人一样的痛苦难过!
然而,比死单晓春妻子更为沉痛的事竟然又更快地降落到何大福身上。
2006年10月中旬,何大福的办公桌上摆着单晓春的辞职报告:“我辞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的个人因素,多年来工作的劳累和纷扰,以及家庭曾遭遇的不幸已使我身心疲惫,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工作近况和精神状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难以集中精力去研究产品和市场。我知道,作为一名负责人,再这样下去,必将辜负领导和同事们的期望和信任,也会给公司带来不小的损失。因此,我想自己引咎辞职,也是一种负责的行为。”
看到这样一份报告,何大福感到自己恍如梦里。他不相信这是事实。
就在九月份,何大福为了让单晓春宽松心境,带着他与其他厂里几位干部一同去了一趟东北与新疆,前后有半个月,访客户、见朋友,吃喝玩乐,每日都朝夕相处,单晓春没流出一点辞职的迹象,怎么突然要辞职呢?
然而,任何人,即使是伟人、哲人,偏爱的延伸就会偏信,偏信的顶端就会受蒙骗。何大福过于偏爱单晓春,真的被单晓春骗了。
事实上单晓春在辞职报告中说的是为了休养生息和照料儿子,实际上他早已在与金东县相邻的一个县,办了一个与金陵金箔厂完全相同产品和技术的企业,并且在辞职之前,他已将自己的一个心腹先派过去,已在那儿运作起来了。
单晓春的辞职,令全厂震惊!更多人想不通、搞不明白,单晓春年纪轻轻,每年收入上百万,事业平台那么大、地位那么高,金箔厂第四大股东,关键还有金陵金箔厂掌门人如此器重他、栽培他,他究竟怎么啦?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单晓春声名鹊起以后,他的七姨妈、八舅母都找上门来,认他为亲了;他的所有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同学都凑在一起,经常搞什么同学聚会了。久而久之,单晓春交往的同学之中,只留下两三个最“出类拔萃”的人了,其他人都“望尘莫及”,自动“少啰嗦”了。这两三个人当中,一个是当地进入官场的副县长,握有权力,能力很大的侯华;另一个就是靠这位副县长而暴发起来的建筑工程大老板马大成。在单晓春还没有成就的时候,这马大成与候华经常串在一起。开始是因为各自的需要而联盟的。侯华很多费用无法开支,如手机费、交通费、招待费、私家装修费、送礼费等,都在马大成公司开销;马大成就靠候华出面解决业务从中赚钱。后来,小费用不在话下了,干脆心照不宣,直接给干股。不过出面的都是家属,侯华副县长不留一点痕迹,法律上找不到任何麻烦。在这个社会里,许多人都是这样,所以迄今也无人查问。自从单晓春靠金箔厂崛起以后,他们中间又多了一个同盟。
单晓春妻子生病以后,他们同学的聚会次数多起来了。在一次聚会上,候华问单晓春:“你决定一辈子在金箔厂干吗?”
单晓春说:“金箔厂是我成长的摇篮,不在金箔厂干到哪儿干?”
“你应该站出来独立门户。”侯华提出心中早有的想法。
“这……行吗?”
“怎么不行?你看马大成,自己做老板、当法人,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多好?”候华怂恿他。
“何大福对我恩重如山,我背离他,说不过去。”单晓春犹豫不定。
“你父亲对你不更好吗?早晚也得父子离开。”侯华晓之以理。
“我原来还在一个局当局长呢,想想有什么当头?”马大成笑着说。
“你考虑考虑吧,是你自己干,还是我们一起干,你定吧!”
“让我考虑一下。”
“资金条件,我们同学之间都可以支持。”
“那我干什么呢?”单晓春动摇了。
“干什么?干老本行呗!开锅吃饭。”侯华其实早就为他想好了。
“我好好考虑吧!”
一番对话,让单晓春动摇摆了对金陵金箔的忠诚之心。原来他与金陵金箔厂一般人比,他已很了不起了,但是他与同学中这些做工程的、当官的人相比,心里就不平衡了。马大成靠着在政府当副区长关照下来的工程业务,很快暴发起来,不苦又不怎么累,更不需要什么科技进步,没有什么市场竞争。不几年功夫,就搞成了一个大的企业集团,资金实力很大,资产已上亿了,而且各方面关系也很多很顺。
当官同学的怂恿,做工程的同学不费气力的暴发,以及很多同学中可整合利用的资源,大大地诱惑着单晓春,甚至,让他深深感到在金陵金箔厂,勤奋敬业有点可笑,我们的企业要靠多苦多累的付出啊,而这些人钱来得多容易啊!
可是,同学聚会一结束,回到他熟悉的工作环境,单晓春又一下子折不过弯来。
在武汉业务洽谈期间,单晓春借湖北市场业务洽谈艰难的问题,借题发挥,向何大福试探性地表明他的新想法:
“现在的企业都要有后台,否则太难了!”。
“我们这么多年不都是挺过来了吗,过程是艰难的,但回味时是坦荡愉快的!再说,这官商勾结现象,早晚要扫除的。”
“可是眼前跟你这样没有后台的领导干,确实吃了不少亏啊!”
“我们靠的是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靠的是企业精神、科技进步、严格管理,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走得很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造百年名企!”
单晓春又换一个角度:
“何厂长,有一句话我想问你,在你眼中,我们这些青年人跟你干,难道就是为了多拿几个钱吗?”
“我知道,那你还想要什么?”何大福以为单晓春需要什么支持。
“以你为核心,只能听你的,青年人的意愿能发挥出来吗?”
“培养你们年轻人,给你这么高的位置,就是要将来发挥你的意愿和才干啊!”何大福依旧耐心温和。
无论单晓春怎么暗示,何大福再也不会相信,他的这个得意门生已是铁了心肠,要离他而去。
金陵金箔厂很多人愤怒了,发出了几乎是声讨的言辞:单晓春你——三抛啊!
抛弃了恩师何大福!
抛弃了栽培你二十多年的“金箔梁山!”
抛弃了众多追随你多年的兄弟姐妹们!
你---居心何忍啊?
正当大家感慨愤怒的之时,单晓春已在自己单干新办的企业里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
中国的法律还很不完善。单晓春的“三抛行为”,在法律上却难以找到有力打击的依据。从此,他将把在金陵金箔厂掌握的所有资源全部带走用进自己的公司,在金陵金箔厂仍享有8%的大股股权,别人创造的成果却仍要带他分。
“培养出的徒弟打师傅!培养出的儿子打老子!”何大福想到了中国的这两句名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话说出了一般自然现象,但人还有一个道德底线,如果为了往高处攀而忘了道德底线,是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再说,现在中国缺少的是直接生产产品的工厂企业,如果都去搞活,图发财快、赚钱多的行当,这个社会的心态还能平衡吗?
此时的刘丽娟也已经接到了电话,她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办公室急得直转圈,“这个赶紧烧掉,那个赶快撕毁,还有那个,快,快藏起来……”
门开了,调查组的人蜂拥而入。刘丽娟一屁股跌倒在沙发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完了,全完了!”
半个月后,证据全部查实。赵林兵和刘丽娟利用各种手段伙同贪污挪用资金380万元。面对这样的结果,何大福果断下令:立即免去刘丽娟金东市场财务主管职务,解聘回家;对金东总经理和财务主管限期交出所得脏款,否则立即移交司法机关;对该团体其余人员根据其表现及交待情况相应做出岗位调整;对该团体其余行为欢迎知情者检举揭发;更换有商业经验的财务主管;对金东所有账目进行清查并根据金东市场实际情况制定出一整套缜密完整的收费体系……正气一抬头,邪气站不住。几条措施一出,许多金东人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笼罩在金东市场上空多年的阴霾逐渐散去,一个清明有序的金东市场呼之欲出。不久,脏款被陆续缴回,更为可喜的是,在金东市场,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已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乱拿一块钱就开除回家”已成为响在每在金东人心头的警钟。2007年,经过风暴洗礼的金东市场雨后天晴,净利润比上年足足增长了3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