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EN
首页 /江宝全著作/上金山

第八章:你死我活(9、林三爱一郎教授)

2016年01月04日
01.04

2016

>2016年01月04日

3096

3096
分享至

在世界范围内,生产真金箔的地方,共有五大中心:德国的纽伦堡市史瓦巴哈镇、日本的金沢市、法国的里昂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市、中国的金陵市。

在世界范围内,这真金箔究竟是谁最先发明的?又是谁传给谁的?现在都无从考证。

在世界的版图上,人们随处可见到出土文物的金箔痕迹,无论是埃及的图坦哈蒙贴金面具、还是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现伊拉克境内)出土的黄金神树,甚至于古巴比伦第一王朝时期(现伊拉克境内)的牛头竖琴、比布鲁斯的“方尖碑神庙”(现位于黎巴嫩滨海地区)、古埃及出土的贴金人物雕、古印度锡克教的阿姆利则神庙、古希腊出土的皇家墓室贴金面罩、中美洲的玛雅文化古城都有金箔的遗迹在灼灼闪光。据传,第一片人工金箔是埃及人打造的,他们从尼罗河中捞取浊金,与铅、盐、锡等装入密封锅中熔化,析出纯金,锤成扁平状。当时金箔的厚度为60微米,半公斤黄金的金箔,可覆盖0.6平方米。当然,比今天的金箔厚度要厚得多。

不过,在现代社会里,日本国金沢市的金箔生产和金箔深加工产品却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日本国不仅有大大小小几十家金箔生产作坊企业,而且他们将金箔的深加工产品运用到每一个领域,他们开发的金箔茶、金箔咖啡、金箔酒、金箔糖果、金箔大餐、金箔服饰、金箔装饰品、金箔工艺品,还有金箔墙纸、金箔瓷砖、金箔马赛克等豪华建筑装饰材料,都堪称世界一流。他们每开发一个产品用途,都使金箔需要量猛增好几成。

在改革开放前,日本以世界金箔老大自居。

可谁想到,改革开放后,沉寂了多年的中国金箔突然崛起。日本金箔界通过各种渠道得悉,中国的金陵金箔已经销往世界上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德国、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都直接和间接开始进金陵金箔的货,而这些市场原来大部分都是日本控制的。

这就牵动了日本人的神经。这是日本人最不想看到的事。日本人什么客气话都能讲得出来,就是客气事做不出来。

日本金箔协会相当厉害。他们攻守同盟是世界最严密的。经过多次密谋商量,他们决定要对金陵金箔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而就在金陵金箔崛起之前,他们早已认为中国的金箔已经偃旗息鼓,是厕所挂门牌,不是户了。虽然他们的史料明明白白写着:日本的金箔是明治年间从中国大陆传过去的。

日本金箔协会决定全面对金陵金箔进行 “考查”的当儿,正是“中日邦交正常化”时期。两国的宣传,特别是中国的舆论宣传,仿佛历史上两国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中国的老百姓都被这“友好、友善”忽悠了,信以为中日双方真的“亲如兄弟”了。

一天,一位台湾的商人,叫肖里平,是与金陵金箔厂做金箔生意的老客户。改革开放以来,台湾商人可以随意转机到大陆来,而大陆商人却不能随意进台湾。所以肖里平一开始就与金陵金箔厂有交往,金陵金箔就是通过他间接销往台湾的。这回他带来了一位日本人。何大福、刘恒与何亮等一班人都热情接待了这位不速之客。

“这位日本先生,叫高岗,也是我们的金箔同行。金陵金箔通过我们,再转卖到日本,已经有一定时间了,他们始终不相信,非要来考察一下你们厂,所以这回我带他来了。”肖里平向金箔厂各位介绍了这位日本人及此行的目的。

“欢迎欢迎!”何大福代表中方表示了对客人的欢迎,双方递交了名片并作了人物介绍。

日本客人叽哩呱啦讲了一番话,肖里平忙着做翻译。肖里平的父亲在日本统治台湾期间,被抓到日本做工,后一直留在日本。肖里平也是在日本出生的,长大后被父亲安排回台湾故土,所以肖里平懂日语。

日本客人说,“久慕名金陵金箔大名,今日有幸得以亲临,承蒙贵公司热情接待,深表谢意。由于日本目前生产金箔成本过高,买金箔比自产金箔便宜,所以很想扩大在中国贵公司采购量。日本金箔公司都计划将任务转向中国。故本次前来,想察看一下现场,不知能否得到准允。”

何大福立即用中文与肖里平说:“从我们厂多买金箔,我们当然高兴和欢迎。但是,作为同行,到车间参观一般都是不允许的,能不能劝客人不要参观现场呢?”

肖里平说:“他这次来,就是要看现场的,如果不让他看,他回去难以交待,再说,他们也知道金陵还有另外一家金箔厂,如果你们不让看,那另外一家万一给他看,以后业务跑到另一家去了怎么办?”

肖里平的一席话,让何大福一班人为难了好半天。他们几个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互相议论着。最后的结果,只好同意高岗在生产车间走马观花走一趟,但不得细问,不得照像。

“这样行不行?”何大福问肖里平。

“我看行。他主要想看看规模、人数、场面,其它都是同行,估计不会问什么。不得照像,估计他会不高兴,但这也没办法,这是你们厂规定。”

“那就请你向高岗先生通报一下,如成,那我们立即去车间参观,回来再吃饭。”

肖里平与高岗叽哩呱啦讲了好长时间,高岗脸上一阵不自然的笑,然后两手一叉,点了点头。

“只能这样了,走吧!”肖里平站起身来,大家都跟着站起身来。在何大福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金箔生产第一线。

配比、化条、拍叶、做捻子、落金开子、沾捻子、打开子、坑坑、装沾、打了细、出具、切箔十二道工序,何大福等陪着高岗、肖里平一道工序都不漏地快速走了一遍。半个多小时的参观现场,何大福一行一句话也没说。高岗、肖里平也一句话没有问。何大福只发现高岗眼睛不时一惊一乍的神情,唇边不时想动什么。

当他们走出生产车间的时候,何大福仿佛在医院里拨出氧气管那样轻松了许多。高岗一声半吊子中文:“谢谢!”使何大福如释重负,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何厂长,你们让高岗参观,他说太高兴了,告诉我,从这个月开始,每月从你们厂购货十万张,常年不断。”肖里平告诉何大福。

“好!好!谢谢!”何大福有点激动。

因为这是日本客人第一次造访,午宴的时候,金箔厂领导都到了场。双方推杯换盏,席上酒香扑鼻,俨然似久别的亲戚上门。

……

高岗前来参观考察的大半年后,金箔市场好象什么事也没发生过。金陵金箔每月固定十万张通过台湾肖里平转销日本,也从没反馈有什么质量问题。金陵金箔厂干部职工似乎忘记了,在世界的金箔舞台上,还有日本这个强劲的对手存在。

“喂!喂!你是金陵金箔厂何大福厂长吗?我是省外事办周主任。你在厂里吗?我明天上午带几位日本晚稻田大学教授来,希望你能出面接待一下。”1997年9月19日,江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打来电话,通知何大福说有几个日本大学教授要来参观。

第二天上午一见面,周主任就告诉何大福,这几位教授是国务院外事办介绍来的,有正规大印盖在上面,说这几位教授是中日邦交正常的促进分子,国家领导都接见过了,他们这次到中国江南省来,要参观考察好几个企业,拍一些资料片,作为大学教材,宣传中国,扩大影响,其中也有你们金箔厂。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只能接待好,不能出差错!

何大福记不住日本人长名字,只知道为首的那位叫林三爱一郎。

寒喧。递交名片。端茶。毛巾把子抹脸。瓜果。一切都按接待程序进行。

林三爱一郎先生通过翻译,说到:“我们一行都是大学教授,不是从事金箔行业的人士,这次慕名前来贵公司,主要是贵公司属于中国传统产业。我们日本金箔就是从贵国在明治时代传过去的,现在我们正在编辑一部资料短片,作为学生们学习的教材,同时也在日本电视台播放,让日本了解中国,让中国产品进入日本。现在日本资料已经有了,就是缺少中国资料,希望得到贵公司的鼎力支持。”

何大福听到此番来意讲话,立即将周主任拉到一旁,轻声问:“我们厂是省政府确定的保密单位,你知道吗?”

“知道呀,这事我怎么能不知道呢?”周主任面有不悦之情。

“那他们来参观考察,还要录像照像,这妥当吗?”何大福问。

“这几个人又不是生产同行,怕什么?他们又不懂生产工艺技术,我看不可能出什么事的,这几个人受到中央和省里热情接待,晚上省领导还要在金都饭店举行盛宴招待他们。这是正规渠道来的日本客人,出什么事谁会找你呢?”周主任让何大福吃定心丸。

何大福无话可说了。

在生产车间里,日本客人对金箔生产十二道工序都进行了录像照像。何大福派人连喊几次去吃午餐,日本客人都说稍等。几百名金箔艺人们从没见过日本教授手中抓的新型摄像机和照像样,许多人都在他们的镜头面前神头鬼脸。

……

好长一段时间,日本的金箔在国际市场上品质都不如“金陵金箔”,自高岗和几名教授来过以后,日本的金箔品质迅速改观,与金陵金箔放在一起,几乎分不清“真假美猴王”了。

第二年,日本从中国的购金箔订单也取消了。其实从一开始,何大福就对日本的不速之客是心存警惕的,并多次向外事部门提出保密要求。可是这些人竟然客观上纵容了日本人的“情报”活动,让金陵金箔厂蒙受损失。何大福还想以前中国的宣纸生产,“六神丸”的生产莫不被日本人“友谊”过,这些人其实就是新时代的女间谍“川岛芳子”。


用户登录

同意 用户协议 或 注册协议
我要用验证码登录
还没有账户? 点我申请
Copyright © 2024 南京金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05008524号-1    

Copyright © 2023 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686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