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EN
首页 /江宝全著作/上金山

第四章:梁山聚义(3、小不忍则乱大谋)

2016年01月05日
01.05

2016

>2016年01月05日

3435

3435
分享至

金东县是一个大县,有七十多万人口,1500多平方公里,有23个乡镇,有1500多名部委办局干部和乡镇负责人。

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党对各级干部实行轮岗制,减少干部队伍滋生腐败,减少干部队伍滋生腐败,以防少数干部培植亲信,结党营私。因此,常常有部委办局干部到乡镇任职,乡镇干部到部委办局任职。这些干部的交流,属于部委办局下到乡镇任职的,一般都是单人走,全家留在县城不动;而乡镇干部调部委办局任职的,则连家搬迁县城,住房由政府办负责调剂,有现房就安排,无现房就先租房后盖房分房,小孩上学也由政府出面解决,都不难。而最难的就是家属工作,政府部门再多,也难以安排这么多干部的亲属工作,只好由政府出面,往公有企业各家各户安插。在计划经济年代,包括改革开放五六年来,在金东县所有人眼里,干部家属分到哪个单位,都是“公事公办”、“组织决定”,没有出现什么“异常”现象,一切都也顺当。

这金东县有一个农业局,紧靠金陵金箔厂只有一里多路,走路只有十几分钟。1985年底,谷阳乡乡长调到农业局任副局长,他的家属也随行进入了县城。关于家属工作的安排,在征求副局长意见时,他提出他老婆什么单位都不想去,就想到金箔厂上班,因为靠家近,便于照顾家里。县劳动局接到安排任务,立即将调令开到工业局,工业局立即转了一张介绍信,分配到金箔厂上班。

没想到,这个副局长老婆抓着介绍信到金箔厂报到时,金箔厂人事科长童华告之:我们厂何书记说,你这样的人不属我厂需要的人,不能收,必须退回去。她的爱人又陪着她来了一趟,找到何大福,回话还是不收。

县工业局人事股长戴仁带着钱局长的口信,找到何大福,说明此人是县委决定调农业局当副局长的家属,是组织的安排,希望金箔厂顾全大局,服从县委的决定。

何大福仍是不答应,对戴仁股长说:“这个人已经四十多岁了,既不能打金箔,也不能切金箔,其它辅助岗位我们早已安排好了人,不能叫人家下来让她干啊!”

戴股长说:“你们厂现在不是正在招兵买马嘛?你们的‘金箔梁山聚好汉’不是刷满大街小巷了嘛?”

何大福说:“我们说‘金箔梁山聚好汉’是指人才,聚人才,不是什么人都要,我们的原则是‘是人才不受限制,是关系严格控制’。这个人年龄大,没有文化,又没有什么特长,我们要她来干什么呢?”

戴股长说:“那么,县委的决定、局长的面子和我们的面子,你都不给了?”

何大福:“实在给不了,希望给予谅解。”

戴股长怏怏而归。很快,金东县城像滚开了锅,何大福拒收农业局副书长老婆工作一事成为特大新闻。

社会舆论对何大福没有一点有利的地方。

有人拍桌子骂他狂妄。一个集体企业的小书记,才当了几天,金箔厂是他的?算什么东西?竟敢对国家制定的人事分配制度说东道西、指手划脚,竟敢对县委组织的决定拒不执行,这是对社会主义人事制度的公开叫板,这是对县委县政府的极端蔑视,这还得了?何大福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无法无天!什么“十不查、十不分”?“是人才不受限制,是关系严格控制”?干脆说他想同意就同意,不想同意就不同意,一切由他说了算得了。你看看他狂得还有边了?他再这样狂下去,县里应当派人去查他!

有人捂肚子笑他痴癫。牛皮筒子,整天只晓得吹。这个何大福肯定是想出名想疯了心了。国家的人事制度是多少专家的集体智慧,是多少代人的经验总结,凭他一个小学毕业生就想动、就想改,怎么可能呢?真是蚍蜉撼大树——太不自量力了……

那位农业局副局长的老婆手持介绍信三个月上不了班,心急火燎。本来,县劳动部门和工业局如果从中周旋一下,换个别的单位也不费吹灰之力,可是政府部门的“权威”是头等大事!你何大福的头再硬,也没有政府的“威严”硬,你何大福敢和政府“顶杠”,这是什么行为?中国人连小孩几乎都懂得“三不斗”:一不和老婆斗,真理永远在老婆手里;二不和上司斗,好汉不吃眼前亏;三不和政府斗,胳膊怎能扭得过大腿?可你何大福屙屎竟把胆屙掉了!简直是秃子撑伞,无发无天!

这件事情一次又一次的结果都通到了县委书记朱有才这儿,他火冒三丈。他没想到,他亲自选定的基层党的干部竟然不听他指挥。这天他将万庆彪叫到办公室来,对他说:“这何大福狂得不象话了,农业局副局长老婆至今安排不下去,县委的权威受到了很大的损害。你马上打电话叫他过来,我们俩找他谈一下,谈的妥便罢,谈不妥就地免职!”“好,我马上打电话。”万庆彪应着。

何大福跟着万县长很快来到了朱书记办公室。

“何大福,听说农业局副局长老婆调动到金陵金箔厂,你拒不收用?你难道不知道他老婆的工作安排,是县委的决定?你身为党的书记,为什么不服从?”开始,朱有才还耐着性子,比较温和

“朱书记,万县长,不是我不服从县委的决定,确实是我们厂太穷了,养不起闲人。她年龄大、文化低,没有适合的工种可让她干,书记、县长是不是给她换个单位?”何大福再度申诉理由。

“不行!现在就必须安排到你们厂,你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这是县委的决定,必须服从。”朱有才态度强硬起来。

“朱书记、万县长,现在改革开放了,企业应当拥有一定的自主权。政企不分的历史状况可能维持不会太久了。政府就是政府,企业就是企业。你们叫我到企业干,我能干好就是对你们、对政府、对同志最好的负责。因此,今后企业与政府关系应当严格掌握‘三不能’原则:第一,企业不能成为政府的附属物,不能成为政府的一个部门,企业一定要依靠政府,但不能依赖、依附、盲从政府;第二,企业不能成为上级安排闲置人员的俱乐部;第三,企业不能成为少数人搞名堂的场所。恳求朱书记、万县长支持我一点”。何大福据理力争。

“请你不要跟我上课好不好?!不管下一步怎么改革,我现在问你,副局长老婆的事,你是收还是不收?”朱有才终于忍不住,动了肝火。

“那这样吧,你们将我的位子让出来,让她来干吧!”何大福腾地站起来拉开门,义无反顾地走了。

朱有才气得手发抖、脸发青。他气愤地对万庆彪:“立即叫工业局下命令,坚决不能让他再干了!”朱有才后悔当初不该同意何大福去金箔厂,甚至还有一点埋怨万庆彪不该推荐他。

“书记你冷静点,你大人不计小人过,何大福才当书记,许多方面还不懂,你原谅他一点吧。我看是不是再做做工作?”万庆彪规劝地说。

“不行!坚决免掉他!实在太不象话了!”朱有才怒气难消。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威胁,他想到那晚两名来访者到他家说何大福的坏话,他反而将来人骂一顿的事,他真有些后悔早听他们的话就好了!

“那金箔厂才刚刚有起色,万一换个人又垮下来怎么办?”万庆彪提醒道。

这句话终于让朱有才冷静了下来。他想到,好不容易挑选何大福的那一幕,再不吱声了,气喘吁吁在一旁一言不发。

“我去再做做工作,要求他必须服从县委决定,收下副局长的老婆。”万庆彪递了一句。

“好吧!”朱有才象是同意,又象是无奈地说。

万庆彪亲自来到了何大福的办公室,对他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工作。

万庆彪:“小何呀!县委、县政府要你到金箔厂来是干什么的呀?”

何大福:“这还用问吗?打好金箔厂翻身仗,振兴金陵金箔,为金东县挑重担,做贡献!”

万庆彪:“那你现在的目标实现了吗?”

何大福:“没有,才刚刚起步。”

万庆彪:“那你打算下一步怎么办呢?”

何大福:“我准备带领全厂广大职工苦干实干三、四年,争取超过金东化工厂!”

万庆彪:“你有把握吗?”

何大福:“有十分把握,我已全面调研过了,保证没问题。”

万庆彪:“这个雄伟目标我赞成,也相信你有能力完成,可是因为你现在为一个副局长老婆这点小事,得罪了县委,县委不让你干了,换人了,你的目标怎么能实现呢?”

何大福:“那就不怪我了, 我只能表示遗憾了。”

万庆彪:“所以呀,小不忍则乱大谋啊,希望你两头考虑考虑,哪头重要呢?”

何大福:“这个嘛……”

万庆彪:“你想想,如果你将金箔厂办好了,超过了化工厂,那对金东县是多大的贡献啊!那时候,你将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呢?你不是毛主席语录学得好嘛,你记得毛主席有一段语录吗?毛主席说,要想消灭敌人,必须要保存自己,只有很好地保存自己,才能更有效地消灭敌人。所以呀,我劝你还是尊重县委的决定,将那位副局长的老婆收下来吧,这样你可以保存了自己,来实现你的伟大目标啊。”

何大福:“你说得有道理。可是,收下她来干什么呢?她是官太太,哪有快活岗位给他干呢?要不,我们厂现在缺一个全厂打扫卫生的,莫非叫局长老婆来扫地?”

万庆彪:“只要你们收下,干什么就是你们的事了。”

拖了半年的农业局副局长老婆的工作安排问题,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县委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大腿”终于战胜了“胳膊”。何大福终于“化险为夷”,闯过了一场“摘帽”关。那位副局长老婆也真是好样的,争了口气,扫地工作干得相当出色,一直干到退休,得到全厂干部的一致好评。

不过,从那以后,县劳动局、工业局再也没有直接下过调令,分配什么人到金箔厂,真是不打不相识啊!

这件事情以后,在人事改革方面何大福不仅没有偃旗息鼓,反而态度更坚决了。在厂里干部会上,他说:“过去的人事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现在要搞市场经济了,如果我们还用计划经济的老一套,那不就是刻舟求剑吗?怎么可能搞得好?什么叫改革?什么叫搞活?搞活就事要打破常规、破旧立新、不拘一格。他们也晓得我们金箔厂是个小小的集体企业。如果按照老一套搞,一批大学生来了,国家机关先挑、事业单位先挑、国有企业先挑、大企业先挑、赢利企业先挑……这个先挑那个先挑,等分到我们这个亏损的小集体企业的时候,哪里还有什么好人才?等、靠、要,等能等得到吗?靠能靠得住吗?要能要得来吗?没有人才,企业一潭死水,谈什么搞活?谈什么发展?谈什么壮大?算了,靠人不如靠自己,我们只有另起炉灶、另搞一套。正规军来不了,我们就找游击队。水泊梁山108条好汉哪个不是走投无路被逼上山的。走投无路不代表他没有本事、没有能力、没有绝技。今后凡是有本事却犯过错误,别人不敢用的;凡是有能力却没有平台难以发挥的;凡是有一技之长,却干得不开心、怀才不遇的;凡是有缺点,但优点更明显的……我们都要把他吸过来、抢过来、争过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当然喽,怎么抢?怎么争?怎么吸?这也要靠谋略。当然,我们今天还是一个资不抵债的小型集体企业,正是因为我们是一个资不抵债的企业,所以我们才必须打破常规,寻求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培养和造就一批敢于与我们在一起拼命的志同道合的中坚力量,否则我们怎么能够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呢?!


用户登录

同意 用户协议 或 注册协议
我要用验证码登录
还没有账户? 点我申请
Copyright © 2024 南京金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05008524号-1    

Copyright © 2023 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686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