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革开放的新实践论
1966 年在我二十岁风华正茂的时候,碰到了中国史无前例的“文 化大革命”。在“文化大革命”最疯狂的时候,我曾熟读过毛泽东最 著名的两本书:《矛盾论》《实践论》。年轻时候读的书,怎么也难 以忘记。那时,我就想:什么时候我也能有机会参加革命实践就好了, 到时我也写几篇《实践论》。当年的梦幻想法,后来竟“梦想成真”。 这 个 机 会, 偏 巧 真 的 让 我 碰 上 了。 这 就 是 中 国 的 改 革 开 放。 一九八四年,当中国改革开放这场第二次革命进入成长期的时候,我 有幸参加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全过程,仗着我曾经当过十多年小秘书 的基础,我平时便将自己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亲身经历的人与事而写的 文章、讲的话,加以整理,打印成稿,存入企业的资料室。二十多年 前,1994 年,我开始编撰出版了第一本言论集《边干边吹集》,十多 年前的 2005 年,我又出版了第二本言论集《信口开河集》,六年多前 的 2011 年,我又出版了第三本言论集《奇谈怪论集》;这中间,我还 出版了一本管理论文集《鱼塘理论集》;一本散文诗歌集《想你的时 候》;一本以反映改革开放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上金山》;一本歌颂 改革开放的歌词集《金箔之歌》;一本影文集《风雨孤儿路》,等等, 最近还在出版新的随笔文集,都是正规出版社公开发行的。其中最有 代表性的理论著作即为《鱼塘理论集》。这些作品,渗透着改革开放实践气息,代表着关于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各种理论课题。社会上反响 激烈,认为说得准确、说得形象、说得传神。我将这些作品,自嘲地 说是“土理论”。我之所以讲是“土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特点: 第一,在这些集子里,我所有的文章、所有的讲话,都是土里土气的, 没有洋腔怪调,没有阳春白雪,没有弯弯绕。都是实话实说,直话直 说,真话真说,没有假话、空话、大话;第二,在这些集子里,我的 所有文章、所有讲话,没有一篇是抄人家的,没有多少是“引经据典” 的,没有一篇是请秘书代稿的,全是自己即兴演讲,即时撰稿而成的; 第三,我的所有文章、所有讲话,都是讲给老百姓听的,都是让老百 姓读的,使他们一听就懂,一读就通的。绝对不是为了对付上级,为 了哗众取宠,为了捞文凭。既然是属于“下里巴人”的理论,我才给 它定了一个名字就叫“土理论”。叫惯了也蛮好听的,我的这些土理 论曾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成为当地许多百姓茶余饭后的“菜谱”; 成为不少高等学府教学参考教材;成为当代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 等经济学家重视研究的史料。江苏南京许多新闻媒体曾经多次报道, 《人民日报》也跟着登起了:标题就是《江宝全的土理论》。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头理论。 当我们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艰难历程的时候,重读这些土理论,连 我自己也有无限感慨;这些土理论真是地地道道地讲真话、实话、直 话的历史篇章!也是指导我从事企业实践的指路明灯。每一篇、每一 节,都是那么真诚坦率,那么深入浅出。干的真实,想的真实,说的 真实,或许这就是一部改革开放年代的实践论,是改革开放年代,一 代企业家实践的真言集。 (201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