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EN
首页 /江宝全著作/大江随笔/第五辑 漫谈修心修志

我的一次“要饭”经历

2024年11月26日
11.26

2024

>2024年11月26日

28

28
分享至

每年春节前夕,看到单位员工家家忙着备年货,再看看自己家中 那丰厚的春节食品,我都会回想起 1960 年除夕,妈妈“逼”我要饭的 那段往事。 四十年前,我的家乡安徽省和县一带,究竟是五八年浮夸风带来 的“后遗症”,还是三年自然灾害的“天灾人祸”,还是苏联逼债造 成的“恶果”,反正是百姓民不聊生,尸骨遍野,我们家也到了“垂 死挣扎”的地步。 这年除夕,妈妈一早将我喊到面前,对我说:“伢子呀,三十晚 了,我们家什么都没有,连粒米都没有,一点野草也不够你两个妹妹 吃。你还是到外村去要饭瞧瞧吧,可能三十晚有人家要烧点好吃的, 能要一点吃吃也好啊!” “要饭?我不去!” 听妈妈说要我到外村去要饭,我一时愣住了。这一带前村后村, 左庄右庄,谁不知道我是江家的独子?爸爸四十五岁才养了我这棵独 苗,犹如掌上珍宝,家中命根,我从小就是骑在爸爸脖颈子上成长的, 爸爸在世时,每天钓的鱼,再好卖也要留一条给我,他们都知道我是 无鱼不吃饭的,自从爸爸五六年死后,妈妈一个人拉扯我们兄妹三人, 日子虽然一天比一天苦,可是总不能叫我去要饭吧?转眼我也是 13 岁 的人了,当地一带谁不知道我,万一人家认出我来,不羞死了?我实在不愿意去。 “伢子,你还是听妈话,出去要点饭吧。你是妈的心肝宝贝,妈 要是有一点办法,怎么舍得让你去要饭呢。也是妈妈无用啊!”妈妈 抽泣着:“我对不起你死去的爸爸啊!现在全家只有你能走动了,你 看你两个妹妹,估计也活不长了,她们俩要是在死前能吃上你要的一 点饭,也够了!” 妈妈声泪俱下,我屈服了。我拿着妈妈给我找的一根小竹棍,一 只破碗,穿上那件在老橱柜里翻箱倒柜找来找去,才找到的一件爸爸 在世时给我做的、过年才穿的苏联大花布对襟褂子,见到我一切准备 妥当,妈妈又反复咛嘱:“要饭时不要站在人家门当中,只能靠在人 家门槛外的墙角边,看到岁数大的要喊“爷爷奶奶”,中年的要喊“伯 伯大妈”,比自己大的要喊“哥哥姐姐”,比自己小的也要喊“小哥 哥小姐姐”,要饭时不能嘻皮笑脸,要装着一脸苦像,就象当年人家 上门跟我们家要饭一样!……”我嫌妈妈讲得太啰嗦。我要饭还用装 吗?我已经瘦得皮包骨了,家中一粒米都没有,我还能嘻皮笑脸吗? 我出门了!开始了一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要饭经历。当年 的唐僧取经是往西走的,我今天去要饭也从东往西走,为了不让熟人 认得我,我走了一村又一村,大概过了四五个村子,我便开始在从最 东头那个村子要起饭来,那个村子叫什么名字,我一直都不知道。但 是那个村子给我受的“气”,我一生都忘不掉。 记得进入村子第一家,我见这家烟囱在冒烟,心想,也许能要 到一点吃的,就按照妈妈讲的样子,倚在人家的门口墙角上,嘴里结 结巴巴地开始喊着“爷爷奶奶、大伯大妈、大哥大姐,给我一点吃的 吧!…………”我一边嘴上喊,一边脸却红到耳根,因为第一次要饭, 实在不好意思,弄不清这家有些什么人,只好一股劲地穷喊,可是, 我喊了半天,这家也不肯给。一位中年妇女走过来,怜悯地对我说:“小伢子呀,这年头,你还跟我们要饭呀,我们一家年还没法过呢, 要也要到城里去呀”。 我只好到了第二家,还没等我倚在墙上,一个比我大一点的孩子 就将门关上了,给我吃了“闭门羹”,任我千呼万唤,门也没开。只 好又跑一家,要了半天,出来一个岁数大的老大妈,迟迟疑疑地对我 上身看了好久,说:“啊呀,你这个伢子怎么要饭?”我一看,她家 屋子里有两个小男娃,那衣衫褴褛,破旧的样子还不如我。“看你穿 的比我家伢子还好呢!”她说。 我只好悻悻地离开这家,又到了另外一家。可是这家却更“凶”, 冲出来一个狠腔腔的男人,用歧视的目光盯着我,劈头就对我说: “滚!滚!只晓得要饭,跟鬼要去吧!” 我差点被他吓哭了。看看快到太阳西下了,我也没有要到什么东 西,一想到家中还有一个瘦骨嶙峋的妈妈,还有两个快要饿死的妹妹, 我伤心得哭了,泪水止不住往胸前淌,淌湿了那件苏联大花布的对襟 衫。看看实在没指望了,我只得掖紧大褂往家走。 就在我快到我自家村子时,路过那堆我们村坟堆时,我忽地见到 不远处一团毛绒绒、血糊粘拉的东西,急忙跑近一看,原来是一只野 兔,被什么东西咬死,只吃了一小半,一大半留在坟堆旁,好像是特 意留给我的,我喜出望外!忘记了大半天被人奚落的要饭情景,拎起 来就往家跑。1959 年的除夕,我的妈妈和两个妹妹就是这样在临死前 和我一起吃上了一顿不知是狼还是狗嘴里留下来的那点“野兔肉”! 大年初一,我不再出去要饭,我开始动脑筋想办法,千方百计去 “谋生”。我在人家秋天扒过的胡萝卜地里重新过滤一遍,找“残渣 余孽”吃;在蚕豆地里“创根问底”、“顺藤摸瓜”找未烂的蚕豆吃, 在田埂边、池塘边找冬眠的“青蛙”吃……最后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只是我那可怜的母亲和两个妹妹,都先后离开了人间。以后的年代,国家发生了重大变化,一年年好起来,我的生活也 发生了急剧变化,一天天好起来,从此,我也再没有要过饭。可是那 段要饭的“历程”,却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不断“迫使”我下定 “永不要饭”的决心,激发着我彻底改变“穷面貌”的恒心,时刻鼓 励着、增强着我的“为更多的妈妈妹妹不要饭”而拼搏的斗志。老实 说,我一想到要饭时,那受人冷落、歧视、怜悯的情景,我的心里便 情不自禁地生出一股奋发图强、励精图治的热流。 1962 年,我在当地政府的关照下有了一份工作,有了微薄的薪水, 我一方面十分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本着“靠人不如靠自己”的坚强 信念,把工作干得出色再出色,另一方面,只要碰到要饭的,我都会 想到当年我要饭的寒酸情景,毫不吝啬地施舍一点,并希望这些人以 后永远也不要再干要饭这行当。 后来,我开始当上小干部了,有了一点小职权,只要碰到有人在 我面前流泪叹苦,我也会跟着流泪,千方百计为别人解决一些力所能 及的困难;再后来,我当了企业负责人,我认为,光靠我们施舍点钱 已经不够了,我应该发展更大的事业,能养活更多的人,帮助他们一 起走上富裕之路。今天,当这一切,都成为现实的时刻,我常常痛苦 地希望──我那善良的妈妈和那两个可怜的妹妹,要是活着的话该多 好啊,我会骄傲地告诉她们:妈妈!妹妹!我们再也用不着要饭了! (2017.9.12)

用户登录

同意 用户协议 或 注册协议
我要用验证码登录
还没有账户? 点我申请
Copyright © 2024 南京金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05008524号-1    

Copyright © 2023 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686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