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词句表述】
带着爱好和兴趣创办企业 带着亲情和友情对待员工 带着热情和激情对待工作
B.【词义解释】
创业者自身有一些潜力,在创业中不仅要自我涵养,而且要下力气发掘。三个“带”是创 业者对待企业、员工、工作所应有的良好态度和状态。这是企业持之以恒发展下去的重要推动 力量。这个力量是创业者凝聚团队、高效工作、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三个“带”要求创业者 将与创业直接关联不大的自身潜力发挥出来,积聚到创业中,在不断实践中,以之激励自我、 鼓舞他人。实践三个“带”、实现三个“带”,创业者会发现,一个崭新的亲人般的团队,也 会造就发展日新月异的事业。 带着爱好和兴趣创办企业 简单地说,带着爱好和兴趣创办企业就是指干一行爱一行。这 一点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爱好、兴趣是事业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爱好 和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行动中产生愉快的情绪,进而不断取得进步 和提高。 带着亲情和友情对待员工 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创业时期,创业者如果和员工之 间的关系仅仅是冰冷的上下级关系,那么他很难走过艰难的创业初期阶段。要让员工对企业有 归属感并愿意发挥出自己的最大力量,创业者就必须首先将员工看作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正所 谓“国士待我,国士报之”,你只有将员工看作手足亲人,员工才会对你不离不弃。 带着热情和激情对待工作 作为创业者,当我们具备了创业的高度、力度和广度的时候, 我们也不能放松与懈怠创业的态度,必须时刻保持“温度”。这个“温度”就是带着热情、充 满激情地投入工作。
C.【言论摘选】
领导心中有职工,职工心中有领导
牢牢树立职工是“战友、伙伴、兄弟”的观念,时时把职工利益放心上,处处多为职工谋幸福, 这是我们金箔集团的一贯宗旨。 我们一些有能力的人、有本事的人,遇到国家改革开放这一大好机遇,走到了重要的领导 岗位,有了权,干了事。但是,你是能人也好,是有本事的人也好,靠一个人能把什么事都办成吗? 你手下必须有一批精兵强将。 “人是生产力之要素中最最重要的要素。”手下没有一班人,你这个领导不论本事有多大 都将一事无成。不错,你有权招人,可是人招来了,你怎么带?怎么用?怎么征服他们的心? 你既无“言”,又无“钱”,谁跟你走?我们一切的工作和努力,都应该从广大职工群众的根 本利益着眼。可是集团旗下许多业务的经营承包者,却对这个基本道理熟视无睹。有的把手下 员工当奴隶、当差使,动辄训骂,对他们的冷暖漠不关心,恨不得自己的收入越多越好、手下员工收入越低越好;有的分厂竟然克扣工人的工资待遇,搞得上下级关系紧张,职工怨声载道, 这样下去怎么行呢? 改革承包,松绑放权。这几年总部对老经济实体放手、放心、放权,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 这也是必要的。可是,我们各级领导人的权力到底是谁给的?上是集团给的,下是职工给的。 古言曰:“民心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老百姓给的权力,你不可滥用,滥用了你就会垮台。 要知道,群众眼中有杆秤,有面镜子。你如果有了权就胡作非为、随心所欲,不为职工“谋”幸福, 只为自己“谋”财富,那么你的下场一定比别人惨。 鉴于这些基本认识,集团总部要求各级干部都要把手下员工当“战友、伙伴、兄弟”,处处、 时时、事事想到职工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共产党的宗旨和一贯要求,也是各级干部思想政治 工作的主要内容。只要当干部,就不能忽视这一条。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职工待遇,改善职工生 产、生活条件。集团总部设立了一个职工“心里话”室,或者叫作“牢骚室”,里面配名干部 热心接待来访职工,耐心听、详细记录职工的心里话,每天将职工的心里话转给有关领导阅办。 除年底红包可以模糊外,各分厂、单位的奖金和工资分配方案都要公开让职工知道,让大家心 中有数,而不能装在领导口袋中,让领导随心所欲。 领导心中有职工,职工心中有领导,职工与领导心连心,众心合为一心,共同奔前程,就 会无往而不胜。
D.【案例一】
丁 梁 书 屋
1998 年春节过后刚上班,我召开一个关于宣传工作的六人会议,布置年后开工宣传 的具体工作任务。也许是因为感到有压力,宣传员王定良沉默良久后,拿起笔记本,愤 然离开会议室。 一时间,同事们私下议论:“这下可麻烦了!老王捅下天大的娄子了!竟敢乱骂江 总是昏君,这还了得?”也有人说:“老王这次怕是要玩完了!”王定良也因此后悔自责, 躲在家里想辞职不干了。 出乎人们的意料,我非但没有对他进行报复,还指派办公室同志前往他家中探望, 知道他生活有困难,特地为他送上了 2 000 元钱!后来,我有《改革之路》一书要出版, 特意派人前往他家,请他题写书名。 2008 年 2 月,王定良正式退休了。由于他的草书有功底,我两次请他吃饭,和他倾 心交谈,为了便于他进行书法创作,我甚至专门在金箔路上腾出一间房子,给他做书屋, 还兴致勃勃地为王定良题写了“丁梁书屋”几个字。希望他“好好写字,不随便议论别人”, 兄弟般提醒他“可以学习别人,但也不要失去自我,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从根本上说,我也是一个有文化功底的人。 王定良安度晚年,在感恩生活的同时,他的草书作品造诣提升,在市场上已被行 家看中收藏。
【案例二】
甘敏的一次工伤
甘敏是金箔企业旗下包装公司的高管,1994 年前的一次工伤让他记到现在,因为他 们有一个《亮剑》中李云龙式的厂长左国书。左厂长表面严肃冷峻,内心却很关心员工。 他是一个带着亲情和友情对待员工的人。 平常,只要左厂长走进车间,车间工人没有一个人敢坐在凳子上,基本上都是全体 起立。烟箔人做起事来非常能打硬仗,那时的烟箔材料入厂、产品出厂,上下货哪像 现在有什么叉车、抱车,连装卸工都没有。上货都是包装组来做,来不及时全厂人员 集体上。有时一连要发几十吨货,每车货从上货到给汽车扎好油布,也只花费二十分 钟左右,跟打仗一样,全体上货人员都自觉分工,有扛货的、有装货的、有专门扎油 布的,那种上货的热闹场面就像战争片中游击队员运送弹药一样,一路奔跑,大家都 是满身大汗。 有一年下大雪,烟箔要发大货。包括甘敏在内,总厂科室人员,全部丢下手上的事, 帮忙上货,左厂长讲什么时候发货,就得什么时候发走,所以市场信誉很好。 有一次下铝箱,中午时间拖得久了,大家肚子也饿了,于是左厂长特地要小食 堂烧了些好菜,与职工共餐,不时地嘘寒问暖,那是左厂长少有的一次与员工共餐的 机会。 甘敏有一次在设备上压到了手。在那个时候,烟箔还没有开始完全机械化、自动化, 每卷纸卷小的二百多公斤,大点的达到三百公斤,都要靠人工抬上设备。因为纸卷上去 的时候,他的手未来得及抽出,被卡在了纸座上,当时鲜血直流。他到医务室去看医生时, 苏医生打了个电话给左厂长:“你们厂里有个工人手压得不轻,赶快送医院治疗 !”左厂 长听后,迅速安排当时在打包组帮忙包装的司机,开着左厂长那辆黑色的座驾—皇冠 车,送甘敏去南京解放军 454 医院治疗,并嘱咐他一定要治好,不治好不许回来。甘敏 第一次坐那么高档的豪华车。虽然当时手很痛,但领导的深情却让他感动,心里暖暖的。 左厂长所领导的烟箔团队十分有性格,没有什么事能难倒烟箔人。 左厂长领导的烟箔开发了一代代新产品,企业在他的具体指挥下越做越大,成为金 箔集团的经济支柱并持续了十多年。
【案例三】
“业务员”小江
三十多年前的一天,一封发自汕头木雕工艺厂急需金箔的电报,摆在我的办公桌上, 我当时恨不得插翅飞过去。 那时候,汕头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听说那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了 汕头,我让业务人员说我是他的徒弟,是新来的“业务员”小江。 这么做是因为厂子穷,出来又没带多少钱,我要是以厂长的身份请人到摊档吃饭就太 丢面子了。我热爱金箔厂,觉得装作业务员事小,最多丢了自己的面子,万一丢了厂里的 面子而影响了业务,那就是大事了。这份电报意味着一票大单,做成了,可以扭转战局, 可以让金陵金箔走出去。 因为我们的金箔质量好,也因为我这个“业务员”一时激动,保证每年供应 30 万张优 质金箔,所以洽谈很顺利。第三天下午,供货协议就敲定了。晚上,我们又来到数日前就餐 的大排档吃饭。业务办得太顺利,喝起酒来,业务经理说漏了嘴,我也不能再“装”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