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词句表述】
团队 团结 团规
B.【词义解释】
创业者对自己的创业队伍,应有清楚的认知,同时要有严格的要求,将一些不同的要素有 力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支能打仗并且善于打仗的队伍。这支队伍保持上下一致,前后协同, 既遵守社会与行业规范,又能够做出合理的变通;既能单兵开拓,又能组团进行大战;既能纵 横捭阖,又能多谋善断。拥有这样的一支队伍,创业才能成功。 三个“团”指团队的建设要求,一支讲团结、有规矩、能战斗的团队,才是有效的团队。创 业无论规模大小,必须要有合作团队,必须要有团规,不可以仅仅依靠原来的亲情和友情来维系。 具体来说,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做如下表述:创业需要团队,团队需要团结,团结需要团规。团 规是保证团结、维系团队、促进创业的基石。团队内部的团结若靠人情与关系维持,那企业就已 经非企业,而是成为了家族。严明而又人性化的团规,才是保持企业生命力的良药。团队成员以 实现创业目标的大局为重,尊重每个人的兴趣,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同舟共济。三个“团” 的最高境界是形成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使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统一,形成和顺局面。 团队 团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志同道合的个体,为了特定的共同目标,按照一定规则结合 在一起的组织。创业者自身即使能力超群,但终归精力有限,难免有分身乏术或是独木难支的 时候。而一个优良的创业团队,可以让创业者如虎添翼。因此,可以说,团队的建设和存在是 创业者事业的基础。 团结 团结指以相同的创业价值观去连接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创业者作为首领,要用情感、 约束和激励的方式,让团队能够凝聚在一起,产生一种共同的追求,共同配合去实现目标。团 队成员各有所长固然重要,团队内部的团结同样不可或缺,甚至更为关键。古人所说的“二桃 杀三士”即是如此,即便三位将军武力高强,令诸侯震怖,可要是他们互有嫌隙、各怀心思, 就轻易可以被人用两颗桃子挑起争端,互相残杀。反之,团队内部若能铁板一块,成员之间肝 胆相照、心意合一,则必将无往不利。 团规 团规指团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人人须知并遵守的规则、条款、法度等。团规不 仅要与国家的基本政策一致,也要与创业的基本原则一致。在执行团规的过程之中,团队成员 也要做到有规必依、有规必行。
C.【言论摘选】
◆ 搞好企业一定要有一个团结的班子 1983年之前,金箔厂曾经多年没搞好,就是因为人心不齐,领导班子不团结。为什么不团结? 就是因为有些人热衷于拨弄是非、挑拨离间,有的领导耳朵根子软,一听拨弄话,马上就信以为真。 我要求,任何人不准在我面前讲其他领导的坏话,讲了我也不听。如果有人在我面前讲别人坏话, 那就等于在别人面前讲我的坏话。 ◆ 要建立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 没有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要想打胜仗是不可能的。 全厂干部都要加强团结、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干部之间特别要强调能够“同享福、 共患难”。我们各级干部都要有全局观念,敢于负责、敢于挑重担、敢于承担责任,遇到问题 首先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不足之处,千万不能把成绩硬往自己头上拉,而把问题全都扣在别人 头上。干部都要肯吃苦、肯流汗、肯做艰苦工作、肯当无名英雄,绝不能光玩嘴皮子,整天说 空话,华而不实。当干部一定不能计较个人得失,绝不能不放心思在工作上,而专门研究人事关系、 个人待遇。干部都要加强学习,要挤时间多学习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要学习别的企业的先进 经验,使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不断增加。 ◆ 拧成一股绳威力就大了 员工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相互之间的团结协作格外重要。 职工都要与左邻右舍、上上下下搞好团结,搞好关系。团结的基础是一切以工厂的利益为重, 能忍的就忍,能让的就让。我们鼓励职工助人为乐,提倡职工学技术、学本领,掌握一两手绝技, 练就一身本事。不管你干哪行,都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万一有机会换个岗位,那就再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只要人人都掌握了重要技能,加上全厂拧成一股绳,我们厂的威力 就大了。 ◆ 不能说“我解决不了,你去找江总” 企业领导对相对分工的认识,要树立两个观念:一是任何分厂部门,都要有“一级管一级” 的观念。分厂部门的干部对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能推诿,在自己手上要把问题和困难处理、 解决好。如果不能处理、解决问题,试问,要你干什么?以后,任何分厂部门我只认一个主手说话。 只有主手才能有直接向我报告的权利,我都不能轻易接待其他人。当然除主手以外的员工和我 谈一些与工作或与组织无关的话题,或在一起娱乐,这都是可以的。部门的主手,遇到问题无权处理时,可以说“向江总请示以后再答复”的话,不能说“我 解决不了,你去找江总”。干部不能随便做主,要按组织规定办事。作为一名干部,一定要 清楚地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凭感情办事。凡是感情用事的人,最后都难以收场,双方都受 不了。 社会越复杂,我们办事越是要规范化、制度化。有问题向上推,向下推,或擅自做主,越位办事, 或不讲感情,这些都是管理大忌。人都有七情六欲,一名没有人情味的干部也是当不好领导的。 在工作中,恰到好处地投入一些感情因素,往往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D.【案例一】
春训第一课
每年到了正月初八,金箔人集中在一起“过年”,开始上春训第一课。 除了相互之间拜拜年、送些祝福之外,三四天的时间内,大家主要是在听课、写论文。 大家的身份全部是大江创业讲堂的学员。春训第一课的内容如下:第一,听我作新春 培训开班讲话;第二,写论文,论文要求人人必须结合具体工作,撰写 2 000 字左右的 文章;第三,论文演讲,现场抽查上台演讲,由全体学员现场投票评选优劣。对优秀论 文奖励 2 000 元,对评选出的较差的论文处罚 1 000 元。 这样年年集中“过年”三四天,在金箔集团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有的干部认为这 是新年大考,心情紧张、太紧张;有的新人,因为能力好、手气佳,抽到上台演讲自己 的论文,博得大家好评,而崭露头角;还有的自认为自己论文好,鼓足勇气,自荐上台 展示才华。 在培训中,学习气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使一些人成熟,使一批人得到激励,使 一代人获得成长,真正达到了培训团队的良好效果。 通过年年培训,涌现了人才,发掘了人才,锻炼了人才,也为各板块、各企业的领 导团队人选奠定了基础。
【案例二】
处处讲团结
金箔企业在南京市一直屹立不倒,这与企业管理顺、制度顺、人心顺分不开。几十年来, 金箔人没有下岗之忧,没有发不出工资之忧。关键在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2004 年我提出:班子不团结,就是一把手的错。有的干部被调了下来,他说:“我在这还没干一年呢!”我说:“用不着了!管理 就如同打乒乓球,一上手就知道你会不会,有没有这个能力。”还有人讲与自己的助手 不合拍,我就讲:“如果助手是你最需要的人,怎么搞不来?”他说责任在对方。我讲, 问题不是这样的,如果他是主手,助手必须让步。我认为人与人之间是一个需要与被需 要的关系,不会处理这些矛盾,就谈不上是人才。 我用自身活生生的例子给大家讲:如果他们确实是为你创造财富的人,就要千方 百计团结这些会赚钱的人。 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就应把所有的人都团结在自己周围,包括反对你的人。毛主 席在讲什么是政治时,有过精辟的论述,希望大家找来认真研读。我讲“金箔梁山聚好汉”, 现在我又讲“金箔梁山出人才”,这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团结人才,就等于培养、造就人才, 我们的观念不能僵化,应把“活”字摆在第一位。 我们厂各级干部都懂得一个基本道理:企业好坏是要靠人干的,而人肯不肯干,主 要看他有没有一颗热心;职工有没有心干,主要看干部能不能对他关心。只要干部心目 中有职工,职工心目中定有干部。“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团结就是力量。
【案例三】
在温州阿外楼吃海鲜
“团结一致学先进,对标找差距”,是金箔团队最大的团规。金箔企业几十年如一日, 坚持向国内的广东、浙江、山东等地学习好经验,全国几乎每个著名地方都参观学习过。 1999 年,金箔集团的发展迎来高峰时期。我们决定到浙江学习,深入了解市场经济 高速发展地区的企业的真实情况,为此,金箔人组团向温州进发。 温州阿外楼海鲜楼迎来一支 60 多人的“吃货”团队。他们围着玻璃缸,在一字排开 的水盆边,对着众多叫不出名字的海鲜指指点点,个个人脸上洋溢着轻松快乐。这群客 人来自一个单位—金箔集团。他们沿着郦水走过雁荡山,一路从杏花村赶到温州开会 来了。这一行人,就要在这有名的温州阿外楼过把海鲜瘾,然后,回到下榻的酒店好好 休息,参加第二天将在这里召开的一年一度的企业年终董事会。他们要汇报情况,分析 问题,摆功论赏,学习交流,接受新一年的任务…… 一年下来,不管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如何,金箔集团都会在每年元旦前后,组织各实 体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到外地旅学一趟,借此机会,放松身心,学习交流……30 多年来, 这项活动从未间断。大家以能参加这样的会议而倍感荣耀和自豪。因为出席这样的会议, 就意味着自己有能力“参政议政”,主人翁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不仅如此,还能借此拓宽眼界,学习外地的成功经验,与“江湖”高手交流经营之道,因有所发现而自省、自警, 因见地略同而兴奋激动,可以使观念和认识得到更新和提高,也可以使日常纠结突然茅 塞顿开。 金箔年底董事会是金箔人年度杰出代表的会议,参加会议是金箔人修炼、学习的硬 性团规。会议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有肯定,也有批评。表彰成绩,找出问题, 把握并修正企业发展方向,贯彻企业新的发展精神。会上还将出台新一年的具体工作任务、 目标,实施思路以及办法、措施等。 金箔年底董事会,其实是金箔干部学习培训班。在开会期间,金箔控股各辖属企业 的创业者之间,可以就传承金箔精神、运用金箔理论经营各自企业的话题,互相学习交流, 取长补短,形成比学赶帮超、创业贡献的氛围。 这是金箔集团多年来重要的团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