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EN
首页 /江宝全著作/创业三字经/第五章 创业人文

三个“历”

2024年11月28日
11.28

2024

>2024年11月28日

44

44
分享至

A.【词句表述】

学历 经历 阅历

B.【词义解释】

三个“历”是对创业者的素质要求,指创业者对创业中知识、见识、感悟的兼顾融合,不 偏废一方,从而学习自觉领悟。尽管学历、经历、阅历三者各有不同,但是,在创业者学习、认识、 感受的历程中,这三者殊途同归。在创业的路上,这三者相互支撑,彼此形成有力的支持和拱卫。 单独依靠哪一方面,要想获得创业的成功,都显得单薄,三种合为一处形成合力,能发挥出更 强大的力量。这里三个“历”实质上指的是创业者在学习、经历、阅历这三个方面所具有的最 优秀的能力。创业者们经历过人生各种挫折,体会到了人情冷暖,而不丢失初心意志,百折不挠, 大度宽容,在各种挑战面前,能够从容应对。 学历 学历一般指的是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经历,并获得经教育权威部门认定而颁发的 证书。它是学习程度的认证,比如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等。有了一定学历的人,一般也 就会具有这个阶段的知识。然而学历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学习的经历。学习是一件贯穿终 生的事情,不管是不是在校,学习的历程是不应当中断的。对于创业者来说,更要树立终生学 习的观念。 经历 所谓经历,就是见识程度。一般指的是亲身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或是通过自 身与他人体验所总结出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经历本身是客观的,但是,作为参与者,虽有切 肤之痛,却是具有强大的主观适应性和拓展性的。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在某些人那里一潭死水, 但是对于一些有心的创业者来说,却可以成为命运的基石或是转折点。能够从经历中观到真理, 收到裨益,得到支持,是创业者的必经之路。 阅历 如果说,学历在知识、在信,经历在见识、在行,那么阅历就在省悟、在心。所谓的阅历, 是指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达到了一定程度的见识及理解。古人说“苦 辛厌奔驰,忧患饱阅历。”不仅仅是读了一些书,有了学历,也不仅仅是经了一些事,丰富了经历, 更重要的是在跌宕的人生中,随着时间的累积,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然后, 再由此出发去观察世界与人性。唯有此,才可以称得上有足够的阅历。

C.【言论摘选】

学历 + 阅历 + 经历 = 能力 学历 + 阅历 + 经历 + 业绩 = 三位,即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经济地位。 我们企业讲文凭,不唯文凭。在有学历文凭中选用那些有能力的人才。◆ 金箔厂干部来源有“十大渠道” 金箔厂干部来源渠道主要有如下十种。 一是靠“毛遂自荐”。在我们这个厂,有句重要口号,无论什么人,只要你想干什么,都 可以报告,领导尽量满足你的要求。 二是“熟人介绍”。这不是开后门,外国资本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资本家,大 部分是靠托人介绍人,从中发现人才。这样做好处多,企业可以通过介绍人来实现对新人的 管理。对熟人介绍的任何人都要热情欢迎,对纯粹的“关系户”,要控制,对真正的人才不 加限制。 三是靠“政策引诱”。宽松的政治政策、经济政策和生活政策,吸引许多人改换门庭。 四是靠外单位支持输送。对特殊急需的人才,主动上门的,一律接收,或由本厂将其借来 或挖来使用。 五是靠“领导推荐”。老干部、老职工情况熟,关系多,可主动为厂里推荐人才。 六是靠“积极培养”。看到好苗子、有前途的人,有意将其放到基层锻炼或者送到哪个地 方培训,逐步使其成为一名成熟的干部。 七是靠“上级分配”。充分利用正常渠道早向上级机关“挂号”,经常盯,抓紧要。 八是靠“花钱购买”。对人家花钱培养的人才,或需付费的人才,愿出合理价格将其“购” 回来。 九是靠领导自己物色。领导在抓产品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及时发现能人,记在心中,到时 派用场。 十是靠“群众选举”。在改革承包中,群众自己推选领导人,或者由领导挑选助手,都是 很重要的。 无论哪种方法,我们的目的,就是多拥有人才,多要人才。只要是对厂里有用的人才,我 们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法对待。只要办法能行得通和不违法,我们都可以用来进行人才的选用。 ◆ 专业的对口和对口的专业 什么叫“专业的对口”呢? 用我的话解释,就是指你所分配的岗位正好匹配你所学的专业,而“对口的专业”则是指在你的岗位上学习与你岗位相匹配的专业知识、技能等。专业的对口和对口的专业,这个问题 也是辩证的,并且将始终伴随你们的一生。 你说我江宝全学什么专业的?我搞了 20 年化肥,按理应把我分配到搞化肥的单位。可 1984 年县里却调我去搞金箔。化肥是白色的,它的制作过程是化学反应。而金箔是金黄色的, 它的制作过程是物理反应。两个截然不同的专业,我一干又近 20 年。所以,千万不能把专业的 对口和对口的专业这样的问题,当成自己成功的绊脚石。随着时代的变化,什么专业都将不是 专业了。驾驶员兼职化,我们集团 50 岁以下的干部坐小车都不配驾驶员;英语已是国际上通用 的语言,每个大学生都必须会听、会说;现在会玩电脑也不稀奇了,小学生都在学……今后一 切的一切都不存在专业了。因此说,专业对口是相对的,不对口是绝对的。 无论叫你干什么,你都要拿得出来。没有本事的人,最终的结局就是下岗。我们要在不对 口的专业中寻找对口;要在专业对口时做好下一步不对口的准备。情况是随时变化的,只有先 适应社会再驾驭社会的人,才能算成功者。 若大家都想专业对口,都想选个好的专业,谋个好的工作,那差的岗位、辛苦的岗位就没 有人去。年轻人要站得高看得远,不能死抠着专业对口的问题不放。一天到晚寻找专业对口的人, 他总是觉得不对口的。年轻人只要能在每个不对口的专业中,把能力、智慧、应尽的责任释放出来, 就是对口。当年我第一次分配的工作是到供销社上班,我的任务就是打水、扫地、跑腿。为了 干好工作,我一次能拿 8 个水瓶,后来又发明了挑水的担子;十多个办公室要扫,怕早上来不 及就等到别人下班后晚上来扫,所以领导来上班时,办公室里永远是干净的。后来,我在县化 肥厂任政工科长,将劳动、宣传、工资、人事、保卫、办公室六大口子管理得有条不紊。你说 哪行是我的专业?做每样事情都要用劳动去创造它,用智慧去改变它。对口与不对口都是可以 改变的。同学们千万不要满脑子都在想对口。市场随时需要人才,不论叫你干什么,你都要能 干得比别人好。如果你认为我堂堂一个高级人才,干这个算什么玩意?对每个事都这样牢骚发发、 漫不经心,那么日后你就会一事无成。 我曾看到一位老朋友的儿子在端盘子,很认真,很卖力,我很高兴。在最基层干事,能够 这样认真的人将来肯定有出息。金箔集团是培养企业领导人的地方,按一把手的素质来严格培 养人才。但是,很多年轻人一开始就总是想入非非,却又不练好真功夫,最终一事无成。用农 村的老话形容就是:“天天做梦到苏州,醒来还在家门口。” ◆ 大学生要正确看待社会、正确看待自己 2009 年,我在世界金融危机高潮时期的新年贺卡上,写了段献词,内容是:“人生就是 六个字:如何看?如何干?这‘如何看’,就是认识世界、分析世界、研究世界、解释世界; ‘如何干’,就是改造世界、建设世界、创造世界、驾驭世界。”大学毕业生还不知道社会上是一个什么状况。社会庞大而复杂,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 生们,将会处于复杂的矛盾之中。可是,很多同学并不知道自己处在社会矛盾体中,不懂得在 复杂矛盾中生存,更不知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社会矛盾。 我们企业曾经与江苏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办了一个大专学院。在第一届学生毕业的时候, 我收到了很多学生的来信。今天我选一封给大家读其中一段:“几年前父母把家底拿出来, 送我到这儿来学习,我知道他们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那一夜他们仿佛又苍老了许多。我不 敢正视他们殷切的目光、他们满鬓的白发、憔悴不堪的容颜,不敢正视他们被生活日渐压弯 的脊背,我只能满怀负疚。在这个年龄,在这样的岁月里,我本该挑起家庭的重担,分担父 母的包袱。到了这繁华的都市,我不敢放纵,因为深知我花的是父母的血汗钱,是他们辛苦 一辈子的积蓄,我不能任意地挥霍。面对身边花花世界,我冷眼旁观,这一切都不属于我。 我是一个外来者,我还没有权利分享这一切。我要等待着那一天,等待这个城市接纳我的那 一天,再来享用。我幻想凭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回报,得到认可。但一切都出乎我意料, 我对这个世界认识得太少,我把这个世界想得太简单。我犹如一片孤舟漂泊在大海上,失去 了方向,找不到停靠的港湾。日夜狂风的撕裂、雷雨的惊吓,我迷茫,我不知所措,我四顾 企盼,希望能得到帮助。但周遭都是茫茫的一片,毫无反应。是不是我的选择错误?是不是 我的决定有些草率?但一切无济于事,我已经想尽了种种办法,但是得到的都是摇头。我不 甘心这样的学习就此付于东流,我不愿意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不愿听到他们无奈的叹息, 他们已背负重荷……” 这封信很令我感动,同时也令我深思:一个不会认识社会矛盾、分析社会矛盾和处理社会矛盾 的人,能当创业者吗?你们能成为社会的栋梁吗?从学校步入社会,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会充满着 矛盾,这就要看你自己如何对待了。一个不会分析和处理矛盾的人,不可能做到自我拯救,更不可 能成为创业者。 真正的创业者,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局面时,能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能在突如其来的 灾难面前,化险为夷、转危为安;面对天大的事情,都能做到泰山压顶不弯腰,能够镇定自若、 指挥自如。例如有一年,与我集团一墙之隔的乐超企业毛绒厂起火,漫天大火在屋顶熊熊燃烧, 现场有 200 多人,大多惊慌失措。唯有我集团金艺公司李总经理镇定自如,沉着指挥救火。这 就看出了什么是总经理,什么是普通人。如果你想成为总经理,那么你在面临突如其来的大火 和灾难时能不能泰然处之、镇定自若?想干成事业,这一点你能做到吗? 社会中很多具体矛盾,都严峻地摆在大学毕业生面前:如何进入社会这个战场?如何选择 事业的道路?如何解决自己的认识问题?这一切的一切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你可能永远只能自 卑、自叹、自惜。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如果不把自己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彻底解决, 那么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挫折就会退却、失意。

D.【案例一】

王东宁的故事

王东宁是曾经那个小丫头片子吗?是的,1998 年王东宁大专毕业分到集团后勤劳动服 务公司,一年后又被送到金箔学院进行为期三年的企业管理专业学习。双文凭高学历了, 王东宁心想,应该要受到重用了吧,可是她每天接触到的、所做的还是一些跑腿干活的琐事。 2000 年 9 月 18 日,集团在金箔路上的江宁体育中心举办首届金箔文化艺术节。这 是一个大型活动,她每天除了例行的工作外,就是准备好活动现场需要的物料物资。活 动当天,她正美滋滋地想着看刘欢、李谷一、蒋大为这些大腕们的现场演出,突然接到 领导电话,问花卉怎么没到位。她到现场一看,原来花被人顺手搬走了。眼看着离活动 开场时间越来越近了,大家也很着急。王东宁想到离体育场最近的金宝市场“小翠花店”, 于是让老板娘赶紧将花卉准备好搬到路边上等她。 那一刻儿,她像一名雄赳赳的骑士,骑着载满花卉的三轮车,边骑边大声吆喝着:“哎 喂喂,请让一让,请让一让……”周围有人说:“这丫头骑得这么带劲,卖了这么多花, 真会赚钱!” 那一天,王东宁同金箔人一样,经历了身为金箔人的荣耀,想着金箔集团这样的企 业能办出如此精彩、影响如此之大的文化艺术节,在这样的企业工作,成为无数金箔人 中的一员,是多么的自豪!她在一次开会时说:“这次的经历让我终身受益。”一个做 事马马虎虎、对自己不严格要求的人,最终只会一事无成!只有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地 做好每一件小事的人,才有可能成就大事! 如今,王东宁已成长为金宝商贸集团的总裁,真的干起了大事。 从那以后,无论面临的工作是所谓的“小事”,还是有“重大责任”的工作事项, 她都是以最强的责任感和敬畏心去迎接它,在做好每一件小事的过程中,自己也逐步成 长起来,成了集团独当一面的管理干部。

【案例二】

傅明忠犯懵

20 世纪 80 年代,傅明忠是金箔集团有大专文凭的老知识分子,现在已经退休。在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五周年时,他写了一篇《副厂长修机器遭批评》的文章来感恩企业, 说明知识分子在实践经历中成长的必要。 文中有一段,他这样写道:“有一天晚上,我在厂部值班,有人告诉我一个分厂的真空镀膜机坏了。我及时赶赴现场,看到技术副厂长正汗流浃背、满脸油污地检修机器。 见此情景,我十分感动,大晚上的,副厂长亲自动手干,我傅明忠何德何能一进厂就被 领导安排在厂部工作?不过就是有一张大专文凭而已。 我要向人家副厂长学习,要苦干、实干,干好工作以报厂领导的知遇之恩。后来与 江总谈及此事,我的赞赏之词溢于言表。江总只淡淡地说了一句‘精神可嘉,行为欠缺’。 我好生纳闷,这么好的典型事例,厂领导怎么一点不重视呢?在后来的办公会上,江总 针对此事说:‘副厂长亲自动手修机器,精神可嘉。但对副厂长,我不但不表扬反而要批 评,因为你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自己的职责,没有管理全厂的领导能力。你现 在的水平只配当一名机修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你不迅速提升自己管理全厂工作 的能力,明年这时你就真会成为一名机修工。我要向全厂的干部职工郑重宣告:如今的 金箔厂,各级干部的产生必须要有一个新的概念,不再单纯靠任命、恩赐,所有干部特 别是主要负责人,要靠水平、靠能力、靠真才实学。’” 副厂长修机器遭批评这件事,傅明忠记得清楚,难以忘怀。 

【案例三】

两首打油诗

20 世纪 80 年代,社会上有一股“文凭热”。我却想,学历很重要,但在某种意义上, 阅历和经历也同样重要。 那时,我对“文凭热”就深有体会。我虽没上过大学但由于我天生好学,在长期工作实 践中,边工作边学习,经验不断增长,理论水平不断提高,逐步进入了企业高层。可是,正 当我“三十七八,等待提拔”的关键时刻,社会上突然掀起了“文凭热”。一夜之间,我这 个没有文凭的“小学生”被淘汰出局,我亲自招来的一名大学生,竟然一夜之间当上了副县长。 后来,还是因为文化水平低,被调出化肥厂,前往金箔小作坊任职。我当时就编写了两首打 油诗。一首为:“生产工作当骨干,文化学习靠边站;现在一切凭文凭,将我逐步当废品!” 另一首为:“你有文凭当县长,我无文凭到小厂,干个三五年再讲,看看谁有好下场?” 如今,很多有着高学历文凭的人,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我带领着一代代金箔人, 拯救弘扬了金箔事业。这一切都在说明,成功的创业者,除了要具备相应的文凭,还必 须具备丰富的经历和阅历。 文凭标志的学历,只代表学校学习的经历。有人在这个学习经历结束之后,学习就 结束了,专业知识不断退化,实践中又拒绝学习,比好学上进的没有学校学习经历,也 就是没有文凭的人并无优越性。创业者这个身份本身就决定了你必须终生学习、刻苦学习, 一日不学,吃老本,就会落伍,就会抱残守缺,就会被滚滚前进的社会洪流所抛弃。

用户登录

同意 用户协议 或 注册协议
我要用验证码登录
还没有账户? 点我申请
Copyright © 2024 南京金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05008524号-1    

Copyright © 2023 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6862号
登录